Facebook/藏在時間軸背後的陰謀

我們想讓你知道…臉書不再只是臉書,馬克.祖克伯的野望從「時間軸」可見一斑...

文/黃郁棋

我就不客套了,直接說重點。臉書自從換了時間軸以後,許多人感到不方便;就連吳念真都火大的說:「廁所在哪都不知道。」這下可好,3月底開始連「粉絲團」都被迫更新成「時間軸」模式,究竟時間軸好在哪裡?為什麼臉書拚了命就是要推廣時間軸?

臉書絕對不是一個慈善機構,它很賺錢,不要懷疑!

有許多人認為,吳念真抱怨臉書改版沒道理;理由在於,臉書是一個「免費的服務」。在這裡必須糾正部分網友一個觀念,臉書「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產品」,它的廣告利潤極高!有多高?高到連Google都必須加入社群戰局,只怕未來版圖全被搶走。

▼臉書靠廣告就賺翻了!它絕對是營利機構。

「什麼都要貨幣」的網路時代早就過去了。仔細想一想,除了物質生活外,網路虛擬世界還剩下多少東西是要錢的?講電話過去以秒計費,漸漸地從亞太開始,越來越流行「網內互打免費」;隨著智慧型手機興起,What App、Viber與Line都打著「免費」的旗幟搶占電話與簡訊市場。從電信三雄的帳面收入看來,簡訊的確漸漸走向式微之路。

可能有人會問,免費的東西怎麼賺錢?最基本的,就是賺廣告費。你在網頁上停留越久、點擊越多分頁,對方得到的廣告費就越多;換言之,「你是用你的時間在幫他賺錢」。別忘了,時間也是一種成本!而網路上絕大多數的廣告收益,都集中在Google與臉書上頭。

有了這個基本概念,我們可以繼續說下去。不只是臉書,搜尋引擎也在賺你的時間成本;最知名的就是Google AdWords,它會依據你的搜尋內容而提供相對應的廣告。但是根據2011年第4季的Google財務報表我們可以發現,儘管Google的營收又成長了25%,但是最關鍵的「每次點擊成本」(cost per click)卻下降了。也就是說,越來越多人把時間花在臉書上,點擊分頁、點擊朋友的個人檔案,點擊粉絲團專頁。

社群網站不會消失,除非你想離群索居。

臉書跟Google不斷嘗試各種可能的改變,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社群不會消失,只要人類還存在。事實上,打從網際網路剛興起,社群就存在了;不管是最早以前的「話匣子聊天室」、「奇摩家族」還是「討論區」,這些都是「社群網站」的前身。電話也不會消失,但是它的「媒介」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變;社群也是,隨著時代的更迭,討論區與聊天室也逐漸被新的社群網站給淘汰。Google推出了G+想跟臉書打對台,介面乾淨漂亮,網站流暢度與穩定度都大勝臉書,為什麼卻被媒體喻為「鬼城」?理由很簡單,你在上面沒朋友。

臉書今天絕對不是一個多完美的社群網站,只要常常使用的人就會發現,它的問題非常多;包括「發文後會自動消失」、「圖片上傳後會自動消失或無法顯示」、「莫名其妙無法發文」、「訊息遺漏」等等問題。但是人們對臉書的耐心卻極高,因為朋友每在上面說一次話,臉書的重要性就更進一步;你根本無法離開它,除非你想離群索居。

話又說回來,臉書強推「時間軸」的目的是什麼?從最近的跡象看來,我大膽猜測臉書真正的目的是:「取代傳統網站、取代搜尋引擎。」怎麼說呢?一般而言,臉書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主要訊息串、個人檔案頁,以及第三方粉絲團。主要訊息串是社群網站最核心的「社群溝通」部分,臉書是不可能也不敢去動它的。而個人檔案頁則比較像是「個人網誌」的部分,人們會去點擊只有兩種可能:他第一次認識你,可能想加你為好友;或者是對你有興趣,想跟你深交或性交。(臉書的初衷,本來就是用來觀察「這個人是否有上床機會」的工具。)

▼新版粉絲團,將訊息都壓在底下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賭注,關乎整個網路生態的策略

當「時間軸」取代了原先的陽春個人檔案頁,你的「臉書網誌」功能變得更齊全了,就像一本書,就像...一個真正的網誌!有了臉書個人時間軸,你似乎可以放棄舊有的部落格;包括無名小站啦、痞客幫啦、樂多啦、或是網路城邦等等。如果你不是網路明星,在部落格發一篇文章可能有1000個點閱率就要偷笑了;但是在臉書上發文章,它的曝光率可大大不同!你從中得到的回饋也更多,無論是讚、分享還是留言。簡單來說,臉書雖然提供那些部落格「分享、按讚」的外掛按鈕,但其實打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給它們存活機會:有了時間軸,我還要你網誌幹什麼呢?更何況臉書一篇文章的文字上限高達6萬字!誰還敢說它是「微網誌」?

更可怕的還在後頭。到了3月底,所有的粉絲團都要變成「時間軸」粉絲團;這又意味著什麼?有了「時間軸」粉絲團,你根本沒必要再去獨立架設一個網站。從Google選擇整合G+到YouTube、搜尋引擎、Gmail等大動作,我們不難察覺一個趨勢;這個趨勢不管是臉書還是Google都十分重視:「未來所有的產業,都會變網路產業;未來所有的網站,都很可能變成社群網站!」

整合所有網站最快的方法是什麼?不是外掛,也不是做網站結盟;而是直接擊垮它們,要他們改在「臉書」或「Google」新創一個帳號,將品牌資訊直接建立在社群網站上!這並非不可能,你可以在臉書上玩遊戲、建立APP,甚至將整個新聞網站塞進去都不成問題。臉書今天推出時間軸,只是一個「測試意味濃厚」的舉動罷了。如果時間軸被證明是成功的,Google絕對會跟進!只要社群網站給的「客製化空間」足夠,未來社群網站上也能有花花綠綠的網路世界。

▼新版粉絲團十分不穩定,容易顯示不完全。

那麼,時間軸是個好東西嗎?

如果你同樣以「社群網站」的標準來看時間軸,老實講,它不是一個好玩意兒;但是你如果「同意」時間軸只是社群網站的「周邊商品」,一個讓別人更容易認識(或看透)你的個人網誌,那時間軸還真是個不錯的設計。只不過我認為時間軸還會改版,因為它的視覺權重不是太美觀;如果時間軸最近三天的文章使用「舊格式」方便閱讀,三天以前的文章再用時間軸的「切割模式」方便搜尋,恐怕會更討喜一些。

如同前面提到的,我們必須把「訊息串」以及「時間軸」看做兩種東西,前者才是社群網站的主軸,後者只是工具;對臉書而言,使用者是主角,粉絲團不該「喧賓奪主」,搶了主角的位置。3月30日的改版,臉書其實「貶低」了粉絲團的「人格」;新版粉絲團整體而言「更像商品」了!如果封面設計得宜,整個品牌的味道會更為濃厚。但有得必有失,我簡單分析一下改版後的粉絲團。(既然你都看到這邊了,怎能不轉下一頁?)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