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理論」可能成為「臺灣共識」

劉國民

本文不認同這段時間以來一些評論對「海鷗理論」的解讀,並且認為「海鷗理論」是民進黨兩岸論述的重大突破,而且極有可能成為民進黨兩岸路線的共識和主流論述,甚至也可能成為臺灣島內對兩岸關係的共識,也即「臺灣共識」。

一、「海鷗理論」就是維持分治現狀但不再主動挑釁的理論

從表面上看,在民進黨兩岸路線論述之爭中,主張憲法各表的謝長廷最激進、最開明;提出海鷗理論的蘇貞昌最保守;強調繞開統獨意識形態加強與大陸經貿交流的小英則居中,態度含糊。但是仔細推敲就會發現,綠營內部獨派力量很強大,完全可以綁架民進黨,這和藍營內部統派力量非常薄弱且無力左右國民黨決策方向的情形截然不同。謝長廷對獨派的反感和自身的激進立場,早已引起獨派的仇視和反擊,謝想要主導民進黨兩岸政策大調整已經完全不可能。蘇貞昌在既不能放棄台獨基本教義,又不能不正視兩岸因素對臺灣大選影響的兩難處境下,創造性地提出了「海鷗理論」這一論述。

這一論述暗含了「和平不折騰」的意思在裏面,強調不刻意和大陸衝突。這和蘇在金門大學演講認為「臺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不存在獨立的問題」,是相輔相成的。這樣一來,在心照不宣地維持既成事實的情況下,就不聲不響地向臺灣獨立的目標邁進。這種實現獨立的方式並沒有挑釁對岸,以擱置爭議、營造和平氛圍換取臺灣人民的信任。這和陳水扁在位時期反覆用「正名制憲」、「公投入聯」等行為挑釁大陸的路線大為不同。主張兩岸相安無事、含糊共處的「海鷗理論」,沒再給大陸對台動粗、嚴厲譴責施壓的藉口。

只能做不能說的「海鷗理論」一旦落實,大陸對台工作的被動是可想而知的事。由於沒有合適的藉口和口實,大陸一旦對民進黨或臺灣動粗,就反而會背上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的汙名,而且還要再冒引起島內民眾反感和民意反彈的巨大風險。而民進黨則可能心照不宣地一步步變相實現自己的台獨目標。更可怕的是,這種不挑釁且維持現狀式的和平,也可以給對民進黨兩岸政策不放心的中間選民和經濟選民一顆定心丸。這一路線就算無法全部拉回2012大選臨門倒向國民黨的選票,至少可以挽回一部分此類選票。

二、「海鷗理論」因為和馬英九的兩岸路線近似而可能成為「臺灣共識」

國民黨馬英九主張「不統不獨不武」,說到底就是維持分治現狀+強化兩岸經貿聯繫。馬不是統派,更不會促成兩岸統一,只不過想用兩岸和平來換安全、用兩岸經貿聯繫來換政績。當民進黨的蘇貞昌和蔡英文超脫統獨意識形態看清這一點之後,就會有恍然大悟之感。原來馬英九的兩岸路線和民進黨並無本質的區別,那些所謂的重大差別都是綠營、藍營和大陸自己塑造出來並反過來束縛自己的繩索。

於是蔡英文幕僚林全等人對大陸的經貿訪問就順勢出現了。蔡英文也發現了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奧秘,她覺得這一點她也可以做到。但是民進黨要更好地響應黨內外爭議和統一思想認識,就需要一個思想理論上的概括論述。前面提到的「海鷗理論」就為蔡英文「擱置統獨意識形態爭議加強與大陸經貿聯繫」的政策轉向做了最好的注解和說明。所以蔡英文才會對蘇的「海鷗理論」表示歡迎。這一點正說明瞭蘇蔡在兩岸問題上比謝高明得多。

所以也可以說,蘇貞昌的海鷗理論和蔡英文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正在共同完成民進黨兩岸路線的轉型。從廣義上講,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也是在海鷗理論的範圍之內,可以說是蘇蔡兩人共同完成了對「海鷗理論」的論述。這樣一來「海鷗理論」就成為集思想理論路線和實務政策取向於一體的完整路線表述。

這一表述從骨子裏看和國民黨馬英九的兩岸路線並無重大差別。這一表述的彈性和適應性都極強,可以說深得馬英九的真傳,相信不難成為民進黨和綠營的共識。而且很顯然這也是名副其實的、內容豐富完整的「臺灣共識」。

●作者劉國民,湖北武漢,長期關注台灣的學者,也專研中國左右之爭和社會思潮。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