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藍先茜/健康員工 幸福國家

文/楊志良、藍先茜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對39個國家的長期統計顯示,墨西哥是2014年受調查國家中工作時數最長的國家,年總工時是2,228小時,同是拉丁美洲國家的哥斯大黎加以2,216小時居次。韓國的年總工時雖然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相較2000年的2,512小時減少數百小時,成為降低工時最快的國家,但仍達2,124小時而排名第三。

與一般人認為悠閒成性不同的是,希臘以2,042小時位居歐洲國家工時最長之首,也是排名第四的國家,而德國是年總工時最少的國家,只有1,371小時,相較之下,美國的1,789小時還高出OCED會員國平均的1,770小時。

國內經常引用這項統計來比較我國勞動時數,但全世界工時最長的地區,是不在OECD統計內的新加坡及香港。新加坡以2,389小時,成為全球工時最長的國家,香港的2,252小時居次。台灣年總工時2,150小時,也是名列前茅,被戲稱是另類的台灣之光。

▼亞洲勞工好辛苦啊~(圖/編輯室製圖)

台灣、新加坡、香港、韓國等國家地區人民勤奮努力工作,被認為是儒家文化資產及價值觀的體現,老闆普遍認為付薪水請人,員工必須為公司賣命並聽命於主管。相較於西方工作文化,認為員工是為公司創造盈餘的資產,必須善待,有很大的不同。

除觀念差異外,各國法律對員工工作待遇及勞動條件的保障及嚴格執行,也讓身處海外的我國駐外館處特別有感觸,一方面必須遵守當地法令,善待當地雇員,該下班時間不能勉強加班,該依規定給加班費就給,該給補休就讓補休,以免讓當地雇員告上法院,勞民傷財又損國格;但另一方面,國內外派的駐外人員則像是打烊的便利商店,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沒加班費也沒加班補休,即便請休假但人在辦公室加班,也沒得抱怨,一樣為國家的外交努力。

根據報導,法國及德國已採取行動,禁止主管除緊急情況外,不得在早上9點前、晚上6點後傳電郵給員工;德國勞工局長接受採訪時明白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在下班後收發電郵確實對員工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更進一步地,瑞典的護理及資訊業推動起每日工時減為6小時的實驗式作法,結果發現縮短工時有助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減少不必要爭執,員工有更好的團隊合作,公司氣氛更和諧,也降低員工離職率。

不僅私人企業,比利時聯邦社會安全局為減少員工過勞(burn out),推動每週最多三天在家工作制度(working at home),搭配全面文件電子化、採用無固定式座位動態辦公室(dynamic office) 的執行,經採用這些創新措施後,減少70%的辦公空間需求,每年就能節省600萬歐元,節省紙張及通訊費分別高達55%及80%。現在的員工能自行決定何時、何地及如何工作,組織的吸引力大幅提高,因而成為聯邦政府最受歡迎工作單位的第三名,除了降低離職率50%留住員工外,還省空間、省紙、省電,一舉數得節省公部門的開支。

從統計可見,工時越長的國家,多不是生產力最高的國家,台灣就算不減工時,也至少可以作到鼓勵員工正常上下班,用更好的時間管理及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來達成原有的效率減少加班,更重要的是,當國民有足夠的時間從事工作以外的休閒,包括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對整體的社會發展會更健康、更有長遠益處。

從比利時的作法也可見,在家工作運用得宜,還可以減少員工的離職率及節省開銷,且為因應跨世代工作價值觀差異衝突的挑戰,對X世代的帶人帶「薪」策略,勢必要調整成帶人帶「心」,而給予員工彈性工作選擇,下班後不再打擾生活,正是貼近Y世代工作是為生活思維的作法,有利留住員工。

而且至少,如果有在家上班機制,颱風天時,地方首長也不必吵成一團,為放個颱風假而覺得愧對國家民族了吧!

●作者楊志良,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藍先茜,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的副司長。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楊志良專欄

楊志良專欄 楊志良

公共衛生學者,台大及亞洲大學教授,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著有《健康保險》、《分配正義救台灣》。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