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貿易不能只看兩岸,更要放眼國際市場。(圖/達志/示意圖)
文/朱雲鵬
上月郭正亮先生在《雲論》發表兩篇文章,一是「斯里蘭卡的悲劇會在台灣上演嗎?」,另一是「台灣經濟可以脫離中國多遠?」,均引發了熱烈迴響,其中引起最多論辯的,是郭文其中的一段:「台灣出口超過GDP六成,出口近40%集中大陸...使台灣經濟具有致命弱點。一旦兩岸陷入僵局,大陸發動經濟抵制...企業可能爆發出走潮,引發資金和人才外流,投資和就業將跌到新低」。
本文的目的不在於加入論辯,而是提供最近幾年國際上相關研究的結果,讓讀者更瞭解事情的原貌。
最重要的,就是兩岸貿易不能只從兩岸的觀點來看,如果只看兩岸,那就是只看到了表面或者局部,沒看到全貌。這就像一頭象,只看到鼻子,會以為象的長相和蛇類似。
舉1960到70年代台灣的例子最清楚。在那個時代,台灣最大的進口來源是日本,每年有金額龐大的對日貿易逆差;同樣在那個時代,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是美國,每年有金額龐大的對美貿易逆差。如果那時候只看台日,會覺得台灣吃虧太大,外匯流失太多;如果只看台美,會覺得每年賺這麼多外匯,實在很歹勢,對美國有所虧欠。
這樣看雙邊貿易是錯的。真相是,1950年代日本大量出口紡織品到美國,幾乎把美國本土的紡織業摧毀;可是,到了50年代晚期,日本本國的工資開始快速上升,紡織品的利潤不再,是以必須外移,而當時主要外移的對象就是台灣和南韓。日本在台灣投資紡織業,大量雇用廉價勞工,從日本進口原料和機械,在台灣加工後賣到美國。我們可以把這個稱為「三角貿易」,也就是日本 ─> 台灣─> 美國。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對日永遠逆差,對美永遠順差。一言以蔽之,這就是「東亞分工鏈」。台灣在這條鏈上,南韓也在,所以韓國對日本也是大逆差,對美國也是大順差。
中國(大陸)從1979年開始改革開放,2000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此期間,台灣和南韓的工資大幅上升,所以,新的東亞分工鏈形成了,「三角貿易」變成了「四角貿易」,也就是日本出口核心原料和零組件到台灣(和南韓),台灣(和南韓)把這些加工為半成品,然後出口到中國做最後的組裝,最後再賣到美國等世界市場。在新的東亞分工鏈下,台灣(和南韓)對日貿易仍然有逆差,中國必然成為台灣(和南韓)最大出口市場,而美國是中國的最大出口市場。
舉個例子,日本賣面板的上游組件(玻璃基板、PET膜、ITO靶材等)到台灣,台灣製成觸控面板,然後出口到中國,用於製造手機等成品,然後賣到美國及世界各地。
一言以蔽之,今天中國會成為台灣的最大出口市場,最重要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兩者皆在東亞分工鏈的四角貿易上,而台灣是中國的上游。
▲國際大品牌決定供應鏈的成員及上下游位置。(圖/達志影像)
誰決定東亞分工鏈的成員和上下游的位置?當然是國際品牌大廠,像蘋果手機、Levis牛仔褲、Nike球鞋、松下電器等。而這些品牌大廠的決定,取決於市場競爭下的成本考量。基本上,這是商業運作的結果,和國際政治無關,更和台灣本地政治無關。這條分工鏈,造就了無數的產業、所得和就業;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國家打破頭想進入這條分工鏈,卻不得其門而入。
但這條分工鏈,如果單獨把其中一根鏈條拆下來看,也就是台灣和中國的兩岸貿易拿出來看,就變成了「台灣出口過度依賴大陸市場」。真相是:「台灣和大陸的經濟均大幅參與國際大品牌的供應鍊」,而在此供應鏈上,台灣為中國的上游,所以中國必然成為台灣(也是南韓)的最大出口市場。
或許有人說,2014年起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台灣的最大進口來源國,所以很可怕,未來中國將成為台灣的上游,而非下游了。事實不然,真正在取代日本成為台灣上游的是韓國,不是大陸。根據中國大陸統計,歷年來大陸對全球的出口中,有半數以上是由在大陸投資的外資企業所貢獻的,且相當大的比重為加工出口貿易。從大陸對臺灣的出口來看,則來自大陸外商的比重達六成,若只計算加工出口貿易部分,則比重高達九成。
所以,有不少台灣原先進口自日本、韓國以及其他先進國家的核心組件和原料,現在改成為這些國家在大陸所設的工廠供應。如果看2014年臺灣自中國進口增加的3,615項產品,集中在電機設備、鋼鐵、光學製品、化學品及機械就可看出,這些都是中間財或資本財,不是消費品,而且根據統計,非ECFA產品的進口成長率超過ECFA產品。當然,分工的日益精細,造成兩岸「產業內貿易」(平行關係而非上下游關係)興盛,是另外一個因素。
弄清了真相,就可以推論政策。如果一定要降低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有幾條路可走。一是發展自己的國際知名品牌,如此對於供應鏈有自主性;二是發展其他供應鏈,例如日本 ─> 台灣 ─> 東南亞 ─> 美國及其他世界主要市場,就是所謂的「南向政策」;三是用人為方法切斷台灣在現行東亞供應鏈的地位,例如對於出口到對岸的貨品課徵高額出口稅。
第一和第二條路可以努力,但必須走出一條商業上可以存活的路,而且其數量要大到足以支撐台灣的經濟成長;如果短期內無法做到,就只剩下第三條路。這條路對於資本家而言,會是一個麻煩,但不會是絕路──資本無國界,永遠可以把生產移到其他地方進行;但對於不容易向外移民的員工及其家屬而言,則會是很大的打擊。在大多數時候,就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而言,當非經濟力量的決策產生經濟效果時,最大的受害者,幾乎永遠是變化彈性最低的中低階層勞工。
●作者朱雲鵬,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講座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