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經驗給台灣的啟示

劉性仁

日前在澳門舉辦推廣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高峰論壇,其間的經驗許多可以供馬祖未來發展參考,其利弊得失,殊值研究,亦可提供澎湖參考,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博奕並非是發展的唯一產業。

迄今為止,澳門的旅客已近三千萬人次左右,連帶影響及帶動澳門觀光業、酒店業、餐飲業及各項服務業等,使澳門的觀光業發展前景看漲。再加上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明確定位,使得澳門在未來發展有清楚的目標。2012年4月26日行政長官在立法會上提到要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創造更多的條件;大陸當局十二五規劃下使澳門也參與其中,北京當局特別明確表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目標,並從《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及《粵漢合作框架協議》得到印證。

可以預見,澳門未來為了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必將卯足全力,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必須要強化澳門的吸引力及競爭力,透過藉由澳門當地歷史及文化發展而開發相關旅遊資源,發揮創意行銷澳門,既要品質高,更要量精。

對於澳門來說,作為以娛樂業與觀光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新型城市,城市規模雖不如內地城市大,但澳門多元的娛樂文化,包括各項表演、藝術活動及展覽,卻為澳門帶來新的利基;要發展自然觀光,低碳、環保與綠能更是必不可少;此外澳門的建築業可謂是相當具有當地特色,中西文化融入其中,澳門的文化發展是兼容並包,並未產生強烈的住民間與文化上的互斥性,既有中國特色,亦有葡式風格,更充滿歐洲文化特點,這些是澳門所獨有的特色,應當充分發揮。以上這都是澳門的利基;對於台灣來說,也必須找出台灣發展的利基,以得到充分的發展及掌握足夠的機會。

然而,澳門亦深受挑戰的限制,這些經驗也值得台灣參考借鏡,筆者茲列舉幾點,包括天然條件的挑戰,如澳門面積小、馬路窄、交通緊張、住房不易、勞力不足、如何將粵港的遊客吸引至澳門、服務業品質仍有加強改善的空間、澳門必須吸引各方人才,以強化澳門的競爭力,配合不同產業需求,吸收不同的人才、設法降低當地失業人口、觀光業規模是否能夠容納超過本地負擔的承載量?行政程序可以儘量簡便、澳門公民意識及自我文化認同需要提升,以結合在地化特色、政策溝通需要花時間及耐心、旅遊過於平淡而缺乏深刻的內涵及套裝行程、有特色的紀念品缺乏創意及整體行銷策略、避免陸澳之間的衝突與文化上的差異等。凡此種種挑戰,都是澳門想要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必須克服的障礙,這些經驗也可以提供給台灣參考,相關單位、學者專家與民間人士應共同關心,不只是針對馬祖,對於全台都有重要啟示意義。

總之,澳門是一個以服務業為支柱的城市,以「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自詡,享有金融、交通、科技資訊等優勢,故應加強觀光業的品質與創意,配合素質及熱誠,以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但也應注意在發展過程中的挑戰與障礙,切勿貪速而不達。這次的峰會經驗,亦可對台灣產生啟示,期盼台灣能在觀光業上能夠精益求精,馬祖博奕公投雖過關,澎湖雖未過關,無論過關與否,澳門經驗都足以作為借鏡的發展經驗。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