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美國陸軍東亞增援作戰能力

▲▼美陸軍在亞太地區的陸航作戰能量受到地理因素限制,需和海空軍密切合作方能有效發揮其密接支援優勢。(圖/翻攝自美國陸軍)

▲美陸軍在亞太地區的陸航作戰能量受到地理因素限制,需和海空軍密切合作方能有效發揮其密接支援優勢。(圖/翻攝自美國陸軍)

●尤里安/現任軍事戰略評論員,淡江戰研所畢業。

受到作戰環境的先天限制,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前進部署主力皆以海空軍為主,也是在前蘇聯解體之後目前美軍所維持最大規模的海外常駐兵力。而從兵力部署位置來看,包括第7艦隊、空軍第5軍和第3陸戰遠征軍都是以日本為據點。

動員編實與本土協同

雖然美陸軍第1軍團的常備兵力寥寥可數,不過從指揮系統架構來看,美陸軍第1軍團絕對不是徒具其名的空殼單位。一旦太平洋陸軍司令部(USARPAC)受命派遣部隊增援日本,第1軍團前進司令部立刻可以編實擔任日本防衛任務。而如果狀況持續升高的話,第1軍團前進司令部指揮官由於同時也是第1軍團副司令官,因此當駐紮在美國本土的第1軍團派遣第二梯隊前來增員時,第1軍團前進司令部可以無縫接軌,省下多餘的行政交接時間。在戰時,駐日美陸軍第1軍團將由太平洋陸軍直接指揮。配合海空兵力執行聯合作戰。

即便美陸軍在美軍太平洋戰區構想中所佔比例不重,但是配屬兵力卻沒有因此減少,因此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兵力其實不容小覷。其中擔任前進部署主力的首推駐韓第8軍麾下的步兵第2師。其他還包括駐防在夏威夷的步兵第25師,總兵力可達10萬人。不過問題由於作戰責任區極為廣大,因此除了以地面作戰為主的韓國之外,為避免前進部署的陸軍單位遭到海空封鎖,因此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的主力多半駐紮在美國本土或相對安全的中太平洋腹地。又因為考量到作戰時的快速部署需要,因此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麾下都是以機步戰鬥旅和輕裝步兵旅為主。

至於陸軍第1軍團的主力則是駐防在華盛頓州的機步第7師,除了下轄2個史崔克機步戰鬥旅之外,還有負責快速部署整體後勤補保與戰鬥支援作業的第593遠征支援司令部。而且為了強化第1軍團的前進部署作戰能力。機步第7師麾下的機步戰鬥旅都會依照年度美韓聯合演訓時程輪調前往韓國,而且為了配合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各項計畫作為想定,參加年度輪調演訓的機步戰鬥旅並非直接從本土東岸前往韓國。執行此種大規模環太平洋操演的目的無他,除了減合現有後勤補保體制是否能因應第1軍團執行海外部署的續戰需求之外,同時也讓實兵單位能夠熟悉未來可能的作戰場域和盟軍狀況。

美陸軍東亞前進補給作需想定

由於作戰區遠離美國本土又缺乏戰略縱深可供大單位維持長期前進部署,因此美陸軍在東亞地區主要採取預置補給(APS)模式來應付作戰需要。美陸軍預置補給是以旅級單位的作戰需求為基準,而預置補給的內容又會依照作戰想定的不同加以調整。像是在歐洲戰區就分為重點威脅地區用的歐洲戰需補給(EAS)和配合增援第二梯隊的行政補給兩種。其中歐洲戰需補給是以快速部署部隊能夠立即取用為原則,因此是以備便完成的各式戰具、甲車和戰鬥支援補給物資為主。

▲▼美陸軍目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增援日韓前線的總預備隊就是具有空降能力的機步第25師第4旅,能夠在48小時內部署到東北亞戰區。(圖/翻攝自美國陸軍)

▲美陸軍目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增援日韓前線的總預備隊就是具有空降能力的機步第25師第4旅,能夠在48小時內部署到東北亞戰區。(圖/翻攝自美國陸軍)

一套歐洲戰需補給包括87輛M1主戰車、150輛M2步兵戰鬥車和1,750輛各式甲車和戰術輪車,另外還有足供1個重裝機步旅或裝甲旅持續高強度作戰15天的各式所需補給。因此美陸軍在狀況升高時並不需要比照沙漠風暴作戰(ODS)大費周章,只要把官士兵成建制空運前往預先規劃的地點領取裝備就能夠在72小時內投入作戰。

歐洲戰需補給雖然能夠有效縮短部署時間,但是在東亞地區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安全地點可以儲放同等級的大量裝備。加上美陸軍位於第一島鏈的主要前進基地都可能暴露在敵軍先制打擊火力之下,因此美陸軍在西太平洋主要依賴的是停靠在關島的大型預置補給艦隊。目前部署在太平洋戰區的預置補給艦隊下轄2艘6萬2千噸級的大型中速車輛運輸艦(LMSR),兩艘艦上共裝有足供1個機步旅使用的各式中備和持續作戰90天的補給,另外為了預防可供行政下卸的港口遭到攻擊而無法使用,艦上還備有兩棲登陸艇和組建人工港口所需要的裝備。

除了位於關島的預置補給艦隊之外,美陸軍在韓國和日本也各自設有預置補給基地。其中在韓國的預置補給基地是由第403野戰支援旅負責裝備檢整和維護,在日本的預置補給據點則是隸屬相模聯合補給基地。其中韓國預置基地比照歐洲戰需補給標準,是以能夠立刻動用的戰具和甲車為主,另外還有足供師級單位持續作戰90天的各式補給。至於日本的預置裝備基地則是以行政補給為主,另外比較特殊的一點在於日本預置裝備基地內還轄有陸軍運輸艦艇,包括20艘中型登陸艇(LCU)和18艘小型登陸艇(LCM),負責在需要時由工兵部隊提供跨海運輸支援日本和韓國境內的美軍地面部隊。按照美陸軍教範,凡是以戰需補給標準編裝的預置補給基地,不論是艦艇或地面基地都必須讓各式甲車和輪車隨時維持可動狀態,這樣部隊在空運前來接裝時只需要領取彈藥就能上場。

▲▼照片中右側為美陸軍麾下的後勤支援艦,在艦艏和艦艉都裝有大型跳板方便快速下卸車輛和補給品,是少數由陸軍操作的專用運輸艦。(圖/翻攝自美國海軍)

▲照片中右側為美陸軍麾下的後勤支援艦,在艦艏和艦艉都裝有大型跳板方便快速下卸車輛和補給品,是少數由陸軍操作的專用運輸艦。(圖/翻攝自美國海軍)

值得注意的是,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的運輸能量並非只依靠海軍和空軍支援,而是在編制內擁有獨立海運艦隊提供戰區運輸。這支陸軍運輸艦隊由第8戰區支援司令部管轄,主要使用類似戰車登陸艦的後勤補給艦(LSV)。每艘後勤補給艦最多能夠裝載24輛M-1主戰車或37輛史崔克輪甲車,而在行政運輸時則能夠裝載48個20呎貨櫃,相當於24架次C-17運輸機的運量。而為了增加運量,在2016年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增援日本的演訓中,駐防夏威夷的機步第25師第3戰鬥旅麾下的重裝備就是使用後勤補給艦裝載前往日本名古屋下卸。雖然後勤支援艦的航速較慢,需要15~20日才能從夏威夷增援日本,但是一方面可以節省寶貴的戰略空運架次,再者由於是陸軍直屬單位,因此可依照戰區內狀況提供地面部隊迫切需要的重裝備支援,可說是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獨有的後勤補給編制。

熱門推薦》
►亞太地區的潛艦競賽,台灣未來還會缺席嗎?

►看更多【尤里安】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全球防衛雜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