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先前曾發生鐵路工人罷工示威遊行,引發警民衝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彭怡平 Yi-ping PONG/台大歷史系畢業,法國巴黎索爾邦大學造型藝術所電影電視系博士,專攻劇本、紀錄片拍攝與電影藝術的研究。通曉法、日、英、德、拉丁文。《風雅堂》藝術總監。著有十餘本攝影文學及藝術專書。多次應邀在國際舉辦個展。為文化部、國藝會、台北市文化局獎助藝術家。從事跨領域的藝術創作,兼具藝術家、攝影家、作家、策展人、紀錄片導演等多重身份。最新代表作《這才是法國》
2018年的五一勞動節,台灣有近萬名勞工上街頭,抗議蔡英文執政以後的勞基法二修。台灣勞工提出六大訴求—廢除勞基惡法、基本工資漲足兩萬八千元、勞保年金維持現制、保障公共服務受僱者權益、擴大工會組織效率及勞工董事法制化。每年的五月一日,變成台灣勞工集體走上街頭表達訴求的日子。這些卑微且基本的訴求,並未因2018年參與者達一萬人而促成任何改變,為什麼?
眾志成城的法國工會
相較於法國工會的罷工,少則數十萬,多則高達數百萬人,法台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天壤之別;此外,由法國工會所發起的罷工,影響所及,不僅限於該職業別的勞資雙方,更是遍及各行各業;且法國工會特別重視交通、能源及垃圾轉運等民生需求面,務求在發動罷工時,藉由癱瘓社會的正常運作,逼使政府或資方讓步。由此看來,參與法國工會的勞工遠比台灣工會人數眾多囉?
剛開始,我也以為法國工會的強大來自於參與人數眾多,後來卻發現:在法國,僅只11%的勞工加入工會,遠遠低於歐盟平均的23%;縱然如此,卻因為當地工會歷史悠久、從過往的抗爭經驗中學得如何與資方及政府抗爭以爭取身為勞工的權益,加上工會領袖深諳謀略,往往運用「以時間換取空間」、「堅壁清野」、「合縱連橫」等策略,兩軍交戰的結果,多是政府或資方讓步。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歷屆法國政府力圖振興經濟,無分左翼右翼,總想藉由剝削勞工利益以換取資方更大利潤,犧牲勞工權益以推動政府的經濟政策時,無一不遇上法國工會猛烈抵抗,最終並以失去政權作為代價。
左右政權的實力
不同於台灣,法國工會領袖從不入主中央,他們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這也是他們得以贏得勞工信賴的最重要基礎。而且,工會在法國,一直具有左右總統選舉結果、撼動法國政權的實力,尤以五大工會之一的「法國總工會」,或稱「法國勞工總聯盟(ConfédérationGénérale du Travail, CGT),實力最為堅強。
2016年為反對前總統歐蘭德強行通過勞工法改革,CGT為首的多個工會號召罷工及示威,即使最後未能阻止法案付諸表決,卻重創歐蘭德政府聲望,也是埋下社會黨2017年失勢的最主要原因。正因如此,歷屆法國總統每發動勞工改革,就得面對來自工會的誓死抵抗。CGT高層塞林‧菲賽勒提(Celine Verseletti)坦言,在其他國家,「罷工」往往是抗爭底線,不得不使用的最後手段,但在法國,卻是「入門款」。
自馬克宏上台前,他已矢志改革法國三十載以來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問題,尤其是點名要為法國勞工法動一次大手術──他稱此改革為「哥白尼革命」。2017年八月下旬訪問羅馬尼亞時,他更意有所指:「法國是一個不改革的國家。很多人試過,很多人失敗。因為,法國人討厭改革。」為強化法國的經濟體質,降低法國年度財政赤字至歐盟訂定的標準:GDP3%以下,馬克宏一上台便緊鑼密鼓地推動各項改革計畫,旨在復甦與改善法國長久以來積弱不振的體質。其中,尤以國營鐵路勞工法的修改所受的衝擊最劇烈:因而引發法國鐵路工會發動長達三個月,每三天罷兩天的全國鐵路罷工潮。
為法國及歐盟經濟動大手術的哥白尼革命
2017年9月1日,法國百姓引頸企盼了三個月的改革方案終於出爐。馬克宏政府公布了他上任以來的第一項改革計畫,共計三十六項措施。法國勞動部長穆里爾‧佩尼柯德(Muriel Pénicaud)認為,這次修改勞動法旨在支持小型企業。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則表示,這次推出的改革措施既富野心,又很公平。但無論如何,本來就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
馬克宏形容這是一次「哥白尼革命」。他並於八月初即取得國會同意,將以總統令的形式推行改革──換言之,國會不再逐條審議,只在最後一次討論並表決「通過與否」。這樣一來,馬克宏的法案只要取得勞、資雙方的共識即可。
馬克宏的經濟改革方案主要從五方面著手:
一、寬減稅務,鼓勵企業加聘人手。
二、設不當解僱的遣散費上限。裁員更為容易,跨國公司遇到的障礙更少。但最低遣散費用從原來的五分之一調漲為每年薪資總額的四分之一。
三、開除員工的部分規則不再受國家級法律限制,勞資雙方可就個案個別討論合約期限、待遇等。
四、小型企業更彈性。公司員工人數少於五十人的僱主可以直接與勞工協商,不必再取得工會授權。
五、節省溝通成本,統一協商。將每家公司內負責薪水到員工健康的三大勞工委員會統整為單一窗口。
很明顯的,馬克宏的經改政策,表面上在給予勞資雙方更多的協商空間以增加就業機會,實際上,社會天平明顯向資本家傾斜,這當然引來一向以捍衛勞工權益為政黨基本立場的左翼各黨反彈。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一旦勞方失去法令給予的保障,將淪為資方剝削的對象。法國左翼報紙《解放報》(Libération)於2017年8月28日的頭版甚至以「馬克宏,是富人總統嗎?」(Macron Présidentdes Riches?)為標題,指責他的稅制根本是「最富有的,最被寵愛」。此報導一出,馬克宏以反對改革者是「懶鬼」與「極端人士」的說法加以還擊,招致法國總工會隨即表示:將號召群眾於9月12日上街示威。原先於2017年5月第二輪總統大選中,表態支持馬克宏的尚呂克‧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也表示將率領他的極左翼政黨「不屈服的法蘭西」於九月二十三日集會,向馬克宏的改革說:「不!」
支持與反對立場各半
但馬克宏的經改政策也並非遭工會全盤否決。在推動此經改政策以前,馬克宏用了三個月時間傾聽各工會組織代表的意見,與其磋商,使得立場溫和的最大工會「法國工人民主聯盟」表示:「雖然馬克宏無法改善與工人的關係,但也不會發起示威。」另一個主要工會「法國工人力量總工會」亦表明不會響應示威,甚至形容:「馬克宏總統乃是發自內心地『真諮詢』」。
另一方面,面對一波接一波的法國罷工潮,縱使法國人民因交通癱瘓而有嚴重困擾,卻有高達46%的法國人寧願以走路、騎單車、滑板、享受開車族提供的免費互助共乘等各式各樣的方式來通勤,堅定地支持鐵路工人罷工。然而,仍有76%的法國人認為鐵路自由化乃必要之改革。並且馬克宏的經改即便是在最後驚險過關,贏得歷史性的勝利,法國積弱不振的經濟赤字問題,卻未必可以迎刃而解。
歐盟的緊縮、東歐勞動人員不斷地大量湧入法國市場等問題,都將衝擊馬克宏的經改,並且挑戰史上最強的工會所能忍受的極限。這場政治哥白尼對抗地表最強工會的戰爭,不知未來將會如何收場,可知的是,結果必然影響整個歐盟的未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門文章》
►從「巴黎聖母院大火」看假新聞的傳播
●本文摘錄轉載自《這才是法國》商周出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