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鎮海火箭彈」曝光 火砲在海防的運用

 

▲一般俗稱的ASROC正確名稱應為火箭助推魚雷,火箭只能算是助推。(圖/MNA提供)

●尤里安/現任軍事戰略評論員,淡江戰研所畢業。

在海巡署艦隊分署5月4日舉辦的海安演習中,首度公開陳展「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為當天地面陳展裝備中最受大眾矚目的焦點。隨後新聞顯示,海巡署後續22艘艦艇將配備鎮海火箭彈系統。消息曝光後引起正反兩面論戰,反面說法以執法過當、殺雞用牛刀來批判;正面說法是,鎮海火箭彈可以提升執法火力,在衝突區域增強威嚇力。

鎮海火箭彈

先前這套多管火箭系統曾於2015年8月的台北航太展中展示,當時名為岸防多管火箭系統(Steel Ball High Explosive Rocket System),為12個集束發射管,每個集束發射管內有7個發射管,內裝1枚火箭彈。每個集束發射管含7枚火箭彈重量為25公斤,可一次投放84枚火箭彈,發射完畢後以人力裝填,裝填時間5分鐘。

在武器系統外,另有光學追蹤、紅外線影像與雷射測距儀選配,使整套系統具備影像辨識、目標追鎖與彈道解算等功能;每枚火箭彈殺傷範圍7到12公尺,有效射程1.2公里,彈頭選配鋼珠彈或是高爆彈。這套系統後續曾配置於外、離島做實際驗證,當時另有傳聞海巡艦艇後續也會採用「海上版」的多管火箭系統。

這套海上版的多管火箭系統就是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經過4年的研改,海上版的多管火箭減為6個集束發射管,內含42枚2.75吋火箭彈,整體系統包括6個集束發射箱、武器載台(次區分機構、射控、伺服次系統)、光電指揮儀(次區分為雷測設備、人機介面、光電、伺服、砲令與砲控次系統),另有電羅經、航儀設備與導航雷達等,整體火箭彈系統較2015年成熟,之後被外界稱為鋼鏾火箭彈。

▲鎮海火箭彈於海安十號演習於地面陳展裝備中正式曝光。(圖/DIIC提供)

鎮海火箭彈據現場人員解說,系統具備遙控與集火射擊模式,搭配熱顯像系統,可全天候擔任艦艇警戒任務,降低人員臨戰風險,節省人力操作。在艦艇近岸防禦任務上,可對射距內目標具備威嚇與攻擊之能力,依據中科院提供資訊,鎮海火箭彈射程達到10公里。

火砲與火箭在海軍的運用

後續新聞指出,鎮海火箭彈很可能是世界上海巡單位配置的最強火力,但若從海軍火箭演進史來看,尚有許多層面值得我們思考。

過往海軍艦艇多半以火砲與魚雷當作主流武器,飛彈化時代來臨後,形成艦砲、魚雷、飛彈三大主流武器,火箭比較少用。若以含意較廣的定義來看,二次大戰海軍艦艇所用的K砲(K Gun)以及反潛用的刺蝟砲(Hedgehog, Mk-10),算得上是運用火箭的艦用武器-以火箭當作推力的深水炸彈。

二戰結束後許多艦艇也有運用火箭的案例,例如俄系艦艇所使用的RBU-6000系列火箭彈,或是美系艦艇所使用的火箭助推魚雷(ASROC),但整體來說並不是用火箭彈來擊毀艦艇,而是用於反潛。這牽涉到火箭與火砲的特性-火砲可以準確射擊,火箭雖不準確卻可以在短時間內投放,而且就戰史來看,水面艦艇有被火砲擊沉的案例,卻幾乎沒有被火箭彈擊沉的。

火箭彈的特性在於不準確,所以通常會於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火箭彈,希望以比較廣泛的彈著殺傷範圍彌補較火砲的不準確性,這種撒佈的彈藥又不具備砲彈的動能,這也是海軍艦艇選擇火砲當作主要武裝的原因。

目前也有軍火商將這類多管武器小型化,以更小的火箭彈頭配置於岸際,對付港區不名侵入潛水人員的應對武器,納入港區整體防護的一部份,這種小型化的多管火箭也有部份配置於艦艇,以投擲小型彈藥方式殺傷接近艦艇的潛水人員。

▲先前中科院研製的鋼鏾火箭彈曾於台北航太展中掀起熱烈討論。(圖/DIIC提供)

上段論述都是火箭彈運用於海軍的案例,但相對來說世界各國海巡單位似乎都採用火砲、機槍當作主要火力裝備,若以其他國家海巡單位沒有採用火箭彈的標準來檢視,確實這後續22艘裝備火箭彈的海巡艦艇可說是世界第一,但是火箭彈還有它的隱憂:若說要以火箭彈擊沉匪徒艦艇,很可能系統瞄準了卻打不到,打到了也無法擊沉;若說海巡艇只想發射火箭彈來威嚇,很可能的結果卻是火箭彈於匪徒艦艇附近爆炸,碎片卻殺傷匪徒的窘況。

先前海巡署大型艦艇選用了海軍40快砲當做主要武裝,後續22艘艦艇採用火箭彈的原因,一方面是海軍無多餘40快砲撥補,另一個原因很可能是火箭彈系統較便宜,22艘海巡艦艇只需6.6億元,建置成本較火砲便宜。

在世界海巡單位艦艇多採用火砲的主流思考下,鎮海火箭彈能否發揮海安演習時說明稿所說的性能,就待後續實際案例發生時的考驗了。

熱門推薦》

►強勢驅離? 空軍接戰規定與美蘇冷戰重現?

►看更多【尤里安】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全球防衛雜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