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韓國瑜的「流寇式長征」危機四伏

●張宇韶/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韓國瑜的崛起有其必然與偶然性因素,更有結構性的群眾條件,要理解韓流效應的萎縮,必須從認識這些初始條件的社會現象開始。

全球民粹政治的興起,多與政治菁英無力處理經濟分配問題有關。當人們普遍對傳統政治建制與政黨政治厭煩時,所謂「救世主情節」油然而生,希望藉此填補無能為力的空虛感;當這股社會集結意識萌芽時,更容易讓民粹政客進行群眾動員。

為韓國瑜創造出場條件的社會氛圍

台灣版本的劇情邏輯大致如下:民進黨的2016年執政前提,大抵是建立在馬英九政府施政失敗的群眾氛圍,以及台灣公民社會的進步意識集結而來的政治動能。不可諱言的,太陽花學運與柯文哲外溢效果充分扮演導火線的作用,民進黨再次成為匯集推倒國民黨執政的旗手。

蔡英文就任後,必須用實際的政策回應參選時的政治與政策承諾。直白說,所謂的改革就是處理黨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各項政治遺緒,差異只在於步驟與政策的先後順序。

這些龐大的政治工程大抵含括了揚棄九二共識、建立轉型正義的價值理念、推動年金改革、逐步落實勞動人權、追求性別平權等面向。具體來說,這些改革的對象直接觸及黨國體制的價值觀、歷史認知、兩岸定位、政經制度、分配體制及其既得利益者,亦即意識形態上的保守價值、由上而下的政經扈從渠道、連結兩岸的買辦代理人模式。

面對民進黨的改革作為,國民黨傳統菁英無力在論述與政策上進行回應,被改革的社會群體自然期待救世主的救贖,這也為韓國瑜的出場創造條件。

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冤大頭

在去年的選戰中,韓透過最大的簡單化,亦即「高雄又老又窮」、「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與「人進貨出發大財」這三枝箭,成功匯集藍營「反民進黨」與「物質主義」群眾的集體意識。

韓國瑜置入的意識晶片看似簡單,但是其語境有其深層的政經符碼,一方面希望將台灣的歷史時空重新撥回威權時期的「那個美好年代」,另一方面則是徹底解構台灣民主化以來的價值理念與政治文化,吞噬的不僅是民進黨高舉的公民社會與轉型正義的價值,同時也是國民黨傳統的菁英政治內涵。

這樣的隱憂在去年選戰中早已浮現,然而在藍營群眾一心奪權與勝選的考量,以及特定媒體的造神造勢下,面對氣焰高漲的韓國瑜與強悍粉絲,國民黨尚無餘力處理打開潘朵拉盒子的政治後果。

雖然彼時評論認定,國民黨高層已經發現自己將成為這齣「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冤大頭,然而死忠信徒猶未發覺箇中的奧妙與問題,有天猛然驚醒才會發現宿醉後的空虛,而這個效應已經開始發酵。

簡言之,韓國瑜現象引發台灣社會輿論的高強度反省,恐是訪中、市政建設空洞化、投入總統初選與全台造勢這一系列事件累積而來的負面效應。

▲高雄市長韓國瑜於8日出席花蓮造勢活動。(圖/ETtoday攝影中心攝)

理性下的不理性作為:韓國瑜的流寇式長征

韓國瑜訪中透過「平凡的邪惡」,將國民黨菁英昔日在兩岸關係都無法認同的政治界線,理所當然且毫無保留被夷平。這與市政的空洞化呈現一體兩面的關係,除了期待北京的對台政策成為「發大財市政」的奧援,同時也只能透過選舉模式的議題炒作維繫網路聲量。

這種口號政治與無止盡的群眾動員,自然讓人聯想起毛澤東彼時發動大躍進的政治動機,對毛來說「打江山容易治國難」的認知,顯然也啟發了韓國瑜起心動念投入總統初選。

為了避免坐困高雄市政的困境,同時重蹈死守城池遭致各方圍剿覆滅的後果,全台造勢與揮師北伐全力突圍,進行「流寇式的長征」即是韓國瑜目前的「理性下的不理性作為」。

理性之處在於「裹挾韓粉、四處流竄」是維繫政治生命與動能唯一的出路,理盲之處則是高雄市民、國民黨相挺的貴人情何以堪,也為當下國民黨的初選埋下不確定的伏筆。

「贏得初選,輸掉大選」的隱憂

國民黨的傳統知識菁英、經濟選民、中產階級開始意識到,韓國瑜所謂「庶民總統」的訴求,試圖解構的絕非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新舊權貴政治」如此單純。特定造神媒體的高層必然有其政治目的,韓國瑜的政治長征毀壞的是中華民國民主政治的內涵,以及國民黨對於理性政策的討論前提。

任憑韓國瑜在造勢場合提出升高社會對立的訴求以及無法實踐的政策支票,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思考「韓國瑜贏得初選,輸掉大選,丟掉台灣」的後果。

這些擔憂除了前述主觀認知,也有其客觀條件:韓國瑜當下的民調雖高,但是整體而言顯然呈現下滑的趨勢;韓粉雖然擁有極強的凝聚力,但是其同溫層正在萎縮中;挺韓的媒體從細胞分裂盛況還原回本尊,且收視率已大幅下跌;造勢現場雖然具備相當人氣,但與去年三山造勢場機車接龍相較,氣勢不僅大不如前,且大量流失年輕支持者;在國民黨台北立委初選中,噌韓的青壯市議員清一色大幅落敗。

這些客觀事實,理性的人自然有其解讀,韓國瑜與護航媒體自然也心知肚明,如果只能在造勢人數上自我膨脹,或是在口號上無限上綱,這就是底氣不足看破手腳的開始。

這個「自我預言實現」,始於去年偶然與必然因素的結合,終結在今年主觀與客觀條件的加總。

熱門推薦》

►從心理層面談韓市長的性格與執政特質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報》,請勿直接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張宇韶專欄

張宇韶專欄 張宇韶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行政院陸委會簡任秘書,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媒體專欄作家,政治評論員。長期關注國際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內各項公共政策議題。

張宇韶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