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當對岸不再「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陸客限縮每年將影響160萬人次、640億產值。(圖/記者湯興漢攝)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對岸繼公告暫停大陸47個城市居民來臺自由行的證件申請核發後,又宣布停止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今年在台北舉行的第56屆金馬影展。中共國臺辦發言聲稱,這兩件事都和政治有關,是因「民進黨當局不斷製造事端破壞關係」,認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難辭其咎」。

越接近臺灣選舉,兩岸關係就越走下坡。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美國和蔡政府都明示或暗示,「外力介入」是導致民進黨敗選的重要因素。中國否認這項指控,面對臺灣未來選戰可能呈現的亂局,選前乾脆下令民眾「危邦不入」,不讓蔡英文撿到槍,也避免留下任何影響選情的口實。

金馬影展在華人影壇享有盛名,但近年來卻因政治烏雲,掩蓋了原本應有的星光燦爛。例如,臺灣導演傅榆去年因拍攝太陽花學運,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獎,但在領獎時也說了下列一段話:「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臺灣人最大的願望。」這是傅榆的心願,但不可能靠這個舞台來實現;相反地,她說話的場合不對,讓聽者覺得「別具用心」,也因此引發了一場不必要的政治困擾。

對岸不但以政治考量杯葛今年的金馬影展,據說還刻意撞期選在廈門舉辦今年大陸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此消息一出,資深臺灣導演李行受訪表示,金雞獎無法拚過金馬獎,對岸做此安排是「自不量力」。僅管如此,互別苗頭勢必傷及無辜,使雙方的影藝人員被迫「選邊站」。

對岸此舉若只為了避免介入臺灣選舉也就罷了,但如果代表中國對臺政策的重大調整,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將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因應臺灣政治形勢的變化,中國的對臺政策歷經三個發展階段,即從「寄希望於國民黨當局」,轉變為「寄希望於臺灣當局」,再轉變為目前的「更寄希望於臺灣人民」。2016年民進黨再度取得執政地位後,習近平在中國「十九大」的報告中,仍把「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視為新時代中國對臺工作的重點。顯示中國執政當局對臺灣人民仍存有期待,期待因交流而能進一步推動兩岸的經濟社會融合。

中國限制陸客來臺自由行和停止大陸影藝人員參與金馬獎典禮,當然危害兩岸的正常交流活動。蔡英文總統表示「不樂見」;在野的國民黨「期待陸方審慎考量,勿因短期政治局勢變化使兩岸關係持續倒退」;代表第三勢力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認為「這是不智的行為」。我們擔心朝野這番難得的「共識」,無法改變對岸「吃了秤鉈鐵了心」,決意要「撩落去」!

首先,習近平把九二共識當成「定海神針」,是九二會談的精神所在,是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但蔡政府拒絕接受,韓國瑜的國政顧問表示「異見」,柯文哲則避而不談。試想缺了這個心照不宣的理解,雙方如何恢復溝通?以及如何處理交流衍生的公權力的問題?

其次,對岸正為香港問題所苦,而民調顯示,臺灣民意多數支持香港示威運動。民進黨藉題發揮,看成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野黨派唯恐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敢對這個涉及香港一國兩制的問題明確表達立場,任憑它被解讀成和兩制臺灣方案劃上了等號。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和港澳辦發言人楊光,都先後指控臺灣和美國介入香港示威運動,顯示中國當局此時把處理香港和臺灣問題相提並論,做為貿易衝突之外,它和美國短兵相接,從事另一個鬥爭的戰場。

中國對臺灣人民採取不加區隔的對待方式,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危險訊號。如果臺灣因選舉而造成人民的自我區隔,則將削弱選後任何執政者因應兩岸變局的能力。

熱門推薦》

►習近平在G20採取「鬥而不破」

►吳敦義的忐忑 黨主席的苦澀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