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敬/不分區立委是解決,還是製造台灣的政治亂象?

●林宜敬/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2002 年創辦艾爾科技公司,推出專業的聽力及口說訓練軟體 MyET,現擔任執行長。

最近台灣各政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都出來了,大家罵成了一片。我想,不分區立委名單應該有下列幾種不同的意義:

分贓名單

政治真的很複雜,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而權力的本質就是資源的分配。

之前各個政黨在地方選舉中,如果有兩個同黨候選人相持不下,黨主席就會跟其中一個人說:「這次你就先讓一下吧,等到兩年之後的立委選舉,我們會把你排進不分區的安全名單內。」

同樣的,之前在黨主席的選舉當中,黨主席候選人為了爭取某一個派系的支持,也會跟派系的領導人說:「拜託你這次支持我吧,等到兩年之後的立委選舉,我會把你的女兒或是兒子排進不分區的安全名單內。」

做一個政治人物,絕對不可以言而無信,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分贓名單。

收編名單

不管是藍營或是綠營,都有一些極端的團體。在綠營這邊通常是一些左派的社運、工運、或是環保團體,而在藍營那邊通常是一些急統派團體。

▲社民黨前召集人范雲被排進民進黨不分區安全名單內,引起諸多爭議。(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這些主張比較極端的團體或是小政黨,如果自己出來選立委,十之八九選不上。但是他們成事的能力或許沒有,但是敗事的能力絕對是綽綽有餘的。綠營的小政黨可以扯民進黨的後腿,藍營的小政黨可以扯國民黨的後腿。

而為了收編這些團體或是小政黨,民進黨跟國民黨就必須將這些團體或小政黨的黨主席、召集人、或是代表人物排進不分區名單裡。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收編名單。

學者名單

▲擔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第一名的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圖/記者黃克翔攝)

設置不分區立委的本意,就是要讓一些學者專家能進入國會,代表一些專業與清流的力量。

只可惜,學者通常與社會脫節,不曉得政治的黑暗面與政治運作的藝術,所以學者進入國會之後,通常必須花上兩三年來熟悉環境,才能開始發揮能力。但是等到他們熟悉國會的運作方式之後,通常已經是第四年,也差不多要被換掉了。

再者,學者的意見往往太理想化。不說別的,就說不分區立委的這個制度吧。當年不就是一堆學者專家們說,不分區立委的制度可以解決台灣的許多政治亂象嗎?

結果不分區立委名單,本身就是一個政治亂象。

仇恨名單

看了今年各政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我的票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投,因為每一個政黨的安全名單裡都有幾個我很受不了的候選人。

▲因頻繁為港警發言,被列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內的葉毓蘭同樣引起不少討論。(圖/記者湯興漢攝)

但是綠營的朋友告訴我,如果我不將政黨票投給民進黨的話,那國民黨安全名單裡的某某壞蛋就要當選不分區立委了;而藍營的朋友也會告訴我,如果我不將政黨票投給國民黨的話,那民進黨安全名單裡的某某激進派人士就要當選不分區立委了。

他們都在罵我,他們都說我絕對不能投廢票,否則我就會成為一個對不起國家與人民的歷史罪人。

其實我每四年就要接受一次這樣的勒索,現在早就習慣了。而且我也知道,不分區立委名單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仇恨名單。

一個好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可以刺激對手的支持者去投票,衝高投票率,讓台灣的民主制度可以繼續運行下去。這就是不分區立委名單的最大意義。

熱門文章》

►從國、民兩黨不分區名單談「集體責任」

►各黨不分區名單是私心還是大局?

►國民黨至少仍有一群「烏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