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當台獨變成一種「潮」

▲▼             。(圖/Reuters攝)

文/屈彥辰 圖/多維TW提供

潮,所謂潮流,一方面意味著一時的流行,且具一定主流地位;另一方面,潮起潮落,是動態起伏;現代年輕人更用「潮」,形容一個人穿著時尚。

自1992年後,台灣人認同漸漸提升,至2014年太陽花學運到達新一波高峰。於此同時,台獨的立場認同亦逐漸成長,變成一種「潮」,2019年再因為「芒果乾」的社會氛圍影響,偏向獨立與儘快獨立的立場認同有所上升。

一個「潮」字,其實帶出三種不同的意涵。一是文化認同暨政治認同的改變,不再像過去以「中國」二字為認同依歸,取而代之的是漸升的「台灣認同」,「天然獨」世代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華麗登場於政治舞台,這個世代支持台灣現狀是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即「獨台」(亦有人稱為「華獨」),卻不必然主張台灣獨立建國。然而,在民進黨的鼓吹下,天然獨的概念為民進黨創造,被創造的概念也被民進黨綁架,宛如天然獨的代言人,甚而排擠所謂天然獨中支持華獨或中華民國派的聲音,遂成為汲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也是一種鬥爭的「潮」。

這種文化暨政治認同的改變,猶如月力帶動地球的潮汐,本應海浪綿綿,溫和淘洗著地球的地貌,卻受到政治力的介入,偶有兇猛異常的大浪打上岸,將岸邊觀浪之人捲入海中,是為「潮」中隱含著凶險。

二是這個受到人為催化的「潮」禁得起考驗嗎?不同於自1992年後的文化暨政治認同的轉變,台獨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在政治的推波助瀾下,化為一時的大浪,年輕世代大量轉發相關訊息,民進黨似乎在此間成為護國保權的化身。惟此種大浪究竟能否撐過國際現實的考驗,抑或是後繼無力,僅是台獨人士的黃粱一夢,尚需實際驗證。不過,已有學者提出相關調查,顯示台灣人民對於台獨,傾向一種理性的成本考量,台獨傾向在遇到某些情況時可能會選擇退一步或其他立場。

三是取自年輕人穿著入時的形容詞——「潮」,好看、美觀、同儕都愛,是大量轉發政治或台獨訊息的一種跟風,或說「時尚」,只不過跟風的背後可能是一種無奈。當代的民主選舉遂成為一種金錢文化跟資本力的展現,年輕人不具財力,去和佔據資源、政治地位、掌控遊戲規則的政治人物競爭,在此情況下,消極的轉貼訊息成了少數能做的事情,有些政治效能感更高的年輕人,會選擇選舉之外的方式「關心」政治,能否產生實質作用則是另一回事了。

台灣人之問:我們是誰?

「我們必須先知道我們是誰,才會知道我們的利益是什麼。」這是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談及國族認同對於國家發展重要性的重要詮釋。杭亭頓認為,清楚的國族認同,有助於國家發展。或許這是台灣近20年來,社經發展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與背景。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試著以量化方式,畫出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的認同趨勢。「我是台灣人」跟「我是中國人」的認同在1995年時交叉,「我是台灣人」認同傾向首次超過「我是中國人」,而在2007年時,「我是台灣人」與「我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認同傾向亦首次交叉。而後,「我是台灣人」認同傾向逐年上升,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為一頂峰,2015年後「我是台灣人」大體維持在55%左右。原先高於台灣人認同的「中國人認同」,1997年後逐年下降,目前皆維持在5%以下。

台灣人的單一認同已超越台灣人/中國人的雙重認同,或許有助於打造台灣的單一國族認同,卻不必然指涉出「台獨建立國家」這個選項。原因在於,國族認同是一種人們心中的「終極價值觀」(consummatory value),既然是價值觀,本質上即為情緒性跟爭議性的,很容易讓人在討論重要政策之時,變得激動之外,議題、討論內容隨之失焦,更遑論「工具性」的討論,核心價值觀沒有確立,焉能聚焦?而這個終極價值觀不必然涉及獨立建國與否,若以台灣而言,它可能是討論國家現況何去何從,亦可能是如何擘劃對中國的經貿政策等,且此種價值觀必須是幾乎接近「共識」,至少是「大部分人儘管不喜歡但還能接受的價值觀」。(見表1)

另外,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支持「維持現狀」者總計有57.5%,高於傾向獨立的25.7%與傾向統一的10.4%。此調查結果顯示,獨立可能並非是台灣目前的共識,維持現狀可能才是。要注意的是,此處提及的獨立,意指破除中華民國或說現狀框架,建立一個新的、形式上的政治實體,也是一般人所知的「台獨」。(見表2)

然而,維持現狀本身亦有分歧。從中又可分為「華獨」、「中華民國不代表台灣,它就是一個政治實體」偏向兩個中國的主張等諸多具有細微差異、實際上異中多同的政治主張。對台灣人來講,「我們是誰?」這個問題會是未來的重點,而所謂的天然獨世代所持的主張大體而言,偏向維持現狀。天然獨的概念為民進黨創造,被創造的概念也被民進黨綁架,被政治操弄成與台獨變為同路人,卻徹底忽略天然獨世代擁有的多種政治主張。在政治操弄下,前述的終極價值觀同時受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難以形成。因此,「台灣人,我們是誰?」這個問題,顯然在大選的激情過後還要繼續問下去。

「台獨浪潮」禁得起多大考驗?

根據台灣民主基金會於2018年釋出的一份民調,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導致中國武力攻打台灣的話,有55.0%的民眾願意,或非常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35.9%的民眾不願意。但是,如果中國大陸為了統一而對台灣使用武力的話,則有將近七成(67.7%)民眾願意,或非常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39歲以下年輕人的自我防衛的決心更高,甚至突破70%。

不過,若是把問題換個方式,改成「請問您認為台灣人願不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認為不願意者有44.9%,認為願意者有41.8%。儘管根據民調結果,有67.7%人表示願意為了在中國大陸武統的情況下,為了台灣而戰,但卻對於其他人願意與否較無信心,而大多數人心知肚明「獨立導致戰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若是因為台獨而引起大陸武力犯台,願意一戰者又更少。證明前面篇幅所提,台灣人在思考獨立與否時,更傾向於考量成本的理性思考,獨立若是在沒有戰爭的前提下,才會是「最優先」的選項。(見表3)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教授牛銘實長年進行研究,據其2019年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7.1%的人贊成維持現狀,贊成獨立之人僅有22.4%,統一則更少。此外,有60.3%的人在台灣宣佈獨立導致大陸武力犯台時,不贊成台灣獨立,只有29.8%的人仍舊贊成獨立;問題換成台灣宣佈獨立而大陸不會武力犯台時,贊成者則有62.0%;當問到兩岸發生戰爭時,認為台灣人會抵抗的有61.6%。其中一題調查是「如果因為台灣宣佈獨立,大陸攻打台灣,請問您認為美國會不會出兵幫助台灣?」2017年時認為會的人有40.5%,2019年則為48.5%;若果真兩岸發生戰爭,願意抵抗到底的台灣人有23.3%。

上述在在顯示,台灣人對於國家統獨議題,傾向於選擇保守的路,能夠保住、守住自己生命、財產與安全的路,更顯示出台獨實際上禁不起國際與兩岸情勢的考驗。

「跟風」的無奈與茫然

一場選舉所費不貲,動輒花費數千萬的選舉支出時有所聞,如此撒鈔票的選舉文化,年輕人縱有滿腔抱負,皆被這種金錢文化拒於門外。年輕人在此時能夠選擇的公共參與途徑,在沒有選舉的平常時期,不外乎參加社會運動(積極)、轉貼政治或公共事務訊息(消極),而多數年輕人傾向選擇消極的參與方式。

為了姑且尚能展現出「關心公共事務」的樣貌,除了轉貼訊息外,跟著較有自我主張、幾乎身兼意見領袖的同儕一齊為特定議題發聲,時有所見。藉以逃避看似民主之下人人平等、實則無能為力,而僅能看著掌控資源暨遊戲規則者,玩他們的政治遊戲,並且重複循環著上述模式。

是故,第三個「潮」才會取自年輕人形容他人穿著時尚的「潮」意,因為跟風轉貼外,縱想參與公共事務亦是苦無途徑,參與後能否造成實際的影響又是另一回事。儘管2010年茉莉花革命乃是由年輕人在網路上串聯,配合實體的示威遊行而成為燎原星火,惟進入21世紀後,能夠擴大成如此規模的網路暨實體社會運動鮮有見之,並不能把茉莉花革命視為一般的例子。

另外,台獨在年輕族群中,開始成為一種潮流,背後亦是年輕族群對未來的茫然,誠如杭亭頓所言,「我們必須先知道我們是誰,才會知道我們的利益是什麼」,這句話涉及的是身份認同及國家認同,甚至二者合一為國族認同,沒有認同感則不知該怎麼走下去。年輕族群以為「只要打倒某個黨或某個人」,就有助於找到終極價值觀,便能守護他們心中所想要捍衛的「事物」。事實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宣稱自己代表某種終極價值,如同沒有任何政黨可以宣稱自己代表台灣或代表中華民國——層次完全不同的事物,如何能放在一起討論並畫上等號?所有試圖綁架終極價值的政黨或政治人物,為的絕不會是年輕族群,而是他們自己的政治利益。

關鍵字: 多維TW 兩岸 台灣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