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繞台】張登及/北京對台時間表不變 台海完美風暴卻提前?

▲在新冠肺炎蔓延之際,中共仍派軍機2月9日、10日連續兩天繞行台灣。(圖/國防部提供)

●張登及/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美中和平氣氛快速消退

在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月餘尚未趨緩之際,美中兩強海空軍在台海的行動更加頻繁,而且雙方因對疫情理解差異而激烈互批的外交戰同步升高。早前雙方為磋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做出的和緩姿態,包括去年底從川普到史達偉曾重申的非脫鉤,與對台政策維持一法三公報的立場,加上兩國總參謀長通電等等,至今年二月疫情加劇後,和平之聲已近煙消雲散。

除了川普與習近平的通電還保留慰問鼓勵的外交辭令,美中各級官員從首都到外館與慕尼黑論壇對彼此的言詞批判,都幾乎敵對到和平時期有邦交國家之間的極限。

▲美軍在共機繞台後數天,連續派遣軍機、軍艦通過台灣周遭海域,明顯傳遞威懾訊號。(圖/翻攝自U.S. Pacific Fleet粉絲專頁)

「兩個百年」與北京預案的「時間表」

固然早在二十年前,中美專家都已承認台海將是新世紀大國戰爭最危險的火藥桶之一,但即便有強勢領導習近平提出的「兩個百年」國家建設時間表,所謂解決台海問題也還是2049年中國成為已開發國家的水到渠成目標。也幾乎可以確信,這應該是後習時期的功課。

去年至今台海氣氛惡化,論者還只是將這個模糊的時間表提前到2035年,也就是習在「十九大」加上的「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刻;屆時或許中國GDP追平美國、軍事力量也才更接近美國。而川普上台提倡「印太」戰略,一度也只是歐巴馬「亞太再平衡」的加強版,對華戰略偏向「推回」(push-back),並不到全面「脫鉤」(de-coupling)的程度。

但從台海大選揭曉與新冠肺炎流行,特別是二月開始,這個時間表似乎又被提前,理由是雙方言行對立急遽升高。一篇美方智庫卡內基項目本月20日刊發的最新的分析甚至歸結近日兩國的動作,說美中關係已經到了寧可合作救援第三國疫情,也不願給對方留餘地的程度。

從龐皮歐國務卿在慕尼黑對中方的批判、五角大廈史燦德(Chad Sbragia)公開指明中方主權觀與美國國家利益衝突,到北京以刊出「東亞病夫」評論文章為由驅逐華爾街日報所有駐華記者,並由駐南非大使林松添提出「美國八個做不到」回批,佐以美巡洋艦1月17日、2月15日兩度穿越海峽;共軍空軍轟炸、戰鬥、預警機編隊2月9日東岸繞台、海軍18日首度編隊遠航到中太平洋國際換日線;美國12日起又多次派預警機、轟炸機與巡洋艦巡行巴士海峽與臺灣海峽。雙方外交與軍事對峙的嚴峻程度,已接近於1996年台海危機。

筆者認同二月初前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在《國家利益》發表「中國挑戰」一文的主張,美國必須在國際制度內和中國進行競爭,必須提出更有吸引力的觀念和夥伴方案,而不是壓迫式揪團。一月初同樣在《國家利益》有另一篇題為「為何對華之戰是個壞主意?」的文章,更務實地推演美中之戰的各種勝負場景。

文章指出美中雙方要爭取勝利還要做很多高難度準備;即使沒有計入前線國家的損益,也無論中共政權是否變動,就已經判斷出這都會是一場沒有贏家的長期戰爭,更不要說戰場延伸至大陸本土海空設施與城市後,雙方核武是否會投入。

▲美中雙方目前「和平未到絕望」,但若對立情勢持續升高,台海可能形成一場「完美風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預案」並非提前 風暴卻可能來襲

由此而論,美方固然要嚇阻北京冒險,「印太」準備工作還剩下太多;中方除非中共統治正當性受損危及政權安全,沒有合理的理由再把2035年的高難度目標向前提。也因為情勢膠著如此,大陸週邊國家對美中爭鬥仍保留觀察餘地。

日中、韓中關係還在疫情與經濟間迴旋,泰國柬埔寨對華仍採友好姿態,越南菲律賓擔心疫情但仍用通話、表態等方式給北京外交體面,甚至風格接近川普的強生(Boris Johnson)首相近期還同意讓華為「有限」參加英國5G項目,法國馬克洪總統則用通電重申支持中方抗疫和「一帶一路」。最後,川普總統雖如預料度過彈劾威脅,但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仍在進行情報界佐證的「通俄門」調查。他要勝選,美股穩定和中方履行貿易承諾仍屬重要。對中施壓,並不排除又突然來個「川習通話」。

筆者觀察的結論,美中雙方都是「和平未到絕望,戰勝條件未及」。共軍遠海長訓有相當的例行性質,畢竟軍事資產增加,不可能建而不訓。但是人們不應忘記,一次大戰前也少有人認為戰爭對任何國家是合理選項。

美中緊張的結構性因素繃緊下,疫情和經濟難關不好過的北京如果戰略上斷言兩岸社會對立,不僅已使30年交流的基礎不復存在,甚至人民間的敵對也成熟到只能順勢運用而無法著力挽回,美中台三方「例行」的戰訓,就有可能變成即時戰。

熱門文章》

►黃光芹/「超級傳播者」吳斯懷趴趴走 國民黨成疫區

►蔡增家/疫情下的中日台關係微妙變化

►按讚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為話題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張登及專欄

張登及專欄 張登及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