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牛津出號外,發佈新冠疫情新詞

▲英國女王今年復活節首度針對疫情發表談話,足見新冠病毒影響世界之深遠。(圖/路透)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英國首相強森因新冠肺炎進了加護病房,4月9日病情好轉,轉入普通病房。巧的是同一天,《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打破長久以來的慣例,為疫情新詞出了一期號外。

OED每3個月發佈一批當季的增訂,3月中才剛發佈,一個月不到,4月居然又有動作。編輯部指出,這是因應新冠疫情的「額外更新」,一共增錄了21個新詞新義。在這個不尋常的時代,權威詞典出了一期的新詞號外,此乃特別之舉,前所未有。

至於OED破例的原因,我估計一方面是隨著疫情的發展,人類遭逢巨大的危機,語言也迅猛反映,OED想要展現擔當,儘快記錄。另一方面,美國的韋氏(Merriam-Webster)早在3月18日就搶在前頭,公告了增錄的一批疫情新詞。詞典雙雄競爭,better late than never。OED亡羊補牢,寧遲勿缺。

在OED增收修訂的這21個新詞裡,真正意義上的全新詞彙只有一個Covid-19(19年冠毒病),這也是致病病毒的俗稱。其他的都是舊詞新用,專指新冠疫情的不同面向,在今年的頭3個月用量暴增。包含不同詞性或不同型態的相同字眼,這部分一共有20個。

▲公車上的「社交距離」。(圖/路透)

流行病的管控,有R0(R零;基本傳染數),一個傳染病的患者,把疾病傳給他人的平均人數。flatten the curve(壓平曲線),採取措施降低峰值,避免疫情猛爆。

宅在家的公衛措施,首先是shelter in place(就地避難,動詞),待在家裡最安全,以避免傳染病傳播。同一個shelter in place(就地避難,名詞)也是政府發布的指令。還有self-isolate(自我隔離,動詞),以及詞性不同的self-isolation(自我隔離,名詞),self-isolated(被自我隔離的,形容詞),self-isolating(進行自我隔離的,形容詞)。另外還有self-quarantine(自我檢疫,動詞),self-quarantine(自我檢疫,名詞),self-quarantined(被自我檢疫的,形容詞)。自我隔離、自我檢疫,這兩組詞語基本同義,經常互換。

被迫在家,無法出門,如果工作還要繼續,只能依賴WFH(在家工作,名詞),這是working from home的縮寫。動詞的WFH(在家工作)拼法一樣,代表的是work from home。一個人在屋裡,無法與家人或朋友接觸,缺少社會支持,就產生了social isolation(社交孤立)。人與人的關係弱化,互動減少,生活品質全面變差,便出現了social recession(社交衰退)。

如果一定要出門,為了避免傳播疾病,最好遵守social distancing(保持社交距離),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要打招呼,可採行elbow bump(碰肘),以手肘互碰代替握手或擁抱。出入高危險的環境,一定要有PPE(「披皮」衣),也就是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個人防護裝備),譬如護目鏡、口罩、手套、防護服、防護鞋等,盡量做到滴水不漏。

非常時期,難辨真偽的各類消息滿天飛,這就是infodemic(訊息疫情)。未經證實的資訊暴增,快速傳播,宛如病毒引發的流行病。

疫情兇猛,影響社會甚大,語言反映了巨變。韋氏、牛津一先一後,快馬加鞭,超前修訂,發佈了相關的英文新詞。《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也在積極作業,下個可能就是它。柯林斯是否會後出轉精,讓我們眼睛一亮?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熱門推薦》

►BC = Before Corona?大量湧現的英文疫情新詞

►緊抓世界脈動 韋氏詞典記錄新冠疫情

►歷史錯誤不應再犯 WHO建議傳染病不應以地區命名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