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一紙陸生暫停令 大學陷疫情重災區

▲疫情肆虐,百業蕭條,私立大學也意外成為重災區。(圖/記者呂佳賢攝)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灣的私立大學意外成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理由是,蔡政府企業和勞工緊急動用的各種獎勵補貼,唯獨私立大學不在紓困之列,近年少子化已經讓私校為招生疲於奔命,中國大陸教育部現在一紙陸生暫停令,二萬五千個生員又不見了,衝擊之大真如海嘯一般!

台灣各大學招生不足的危機今年開始進入直線下墜的階段,2025年會降到最低的冰點,那時大學的生員只有八萬五千人,而公立大學就拿走了五萬五千人左右,剩下的三萬人給七十幾的私立大學去分,除非拓展國際學生有所突破或教育部放寬對學費的嚴苛管制,不然有一半的私立大學就將面臨被迫關門的命運。

出身中研院等學術殿堂的知名學者今年總统大選前去看蔡總统。他們嚴肅地指出擺在台灣大學教育前的危機和困境,當場沒有得到期待的重視,令他們十分失望。

教育部對私立大學存廢不以為意的奇怪作為,並不是這次疫情才有。台灣社會近年來對私立大學的營運困境,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教育部居然也順水推舟,好像這樣,台灣的大學招生不足、經營不善的弊病就會消失。

教育部的作為令人不敢苟同的主因在於,對於大學的生員和學費兩頭都死牢地抓。學生總量要管、學費也要設限,又把公立大學教授視同公務員,搞的整個大學像一灘死水。既然要大政府的管,那就大手筆的獎勵補貼吧!偏偏就是管很大補很少。

大學教育既然在資本主義社會,當然可以等同市場,讓它發揮價量的機制。以美國為例,全美有约3500所大學,65%的學生數在三千人以下;30%的學生數在一千人左右。這些小規模的大學為何還能活的很好也很有特色,關鍵在於學費能隨著市場機制調漲,不像台灣近二十年學費在選票考量下原地踏步。韓國大學生的學費比台灣貴2倍半,教授薪資也是台灣的2倍半。難怪近年一些台灣的教授紛紛往韓國跑。

大學教育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靠山。大學生好比原料、大學好比工廠,有好的工廠才能生產出好的產品或服務。大學教育其實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產業鏈,它完蛋了,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都會衰敗。蔡政府趕快也雪中送炭吧!

熱門推薦》

► 鄧鴻源/國內博士班為何不再吸引人?

► 薛承泰/人口危機來了!台灣生育量將迎來歷史新低

► 廖元豪/遠距教學將改變師生權力關係,使「教學」成為賣點?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