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之亂》林忠正/官僚作業捅出「一萬元之亂」!

● 林忠正/經濟學博士,曾任立委、金管會委員、民進黨副秘書長、中研院研究員、台大教授。

這次新冠肺炎對於台灣的經濟打擊,第一波受害者是各種海、陸、空的各種客運產業、觀光和住宿產業、餐廳、夜市、攤販、娛樂⋯等有關人羣聚集的內需產業,都出現了門可羅雀的慘況。目前第二波衝擊從三月間開始,出口產業就加入了受害行列。起源於歐美年初以來的訂單減少,三月起出口產業已出現了負成長。

台灣今年第一季的GDP成長率仍有1.54%,與歐美主要國家經濟的負成長相比,台灣的經濟表現不差。然而,台灣的經濟榮衰大致決定在於歐美國家和中國的進口需求,當然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事。未來國內、外市場,特別是出口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是我們必須維持大多數廠商的生存以及勞工的就業,免得在經濟恢復之前,大量廠商就倒閉的,而造成失業人數的暴加,形成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抗疫造成經濟和就業的萎縮,政府必須提供金錢救援!

只要政府採取限制人羣聚集的抗疫措施,不必到封城,經濟活動就會立刻大幅萎縮。在疫情沒有滅輕之前,政府有必要對艱困企業財務紓困,對失業或收入不足的勞工提供維持生存的津貼。在富裕的先進國家裏,在支持企業生存方面,是由政府出面提供更多的優惠貸款;在支持勞工或民眾的生活方面,財政良好的國家為求快速和簡便,有的設有排富條件,有的是沒有排除富人,通常就依人口或家戶,直接提供一定金額的生活津貼。

台灣因為疫情控制良好,而且並且並未封城,經濟衝擊不似英、美、義等國的嚴重,加上政府財政預算的保守考量,目前只對特定較低收入的人口提供有限的生活補助。台灣政府不採取對所有民眾大撒幤的保守作法,寧願將有限的錢花在刀口上,自然會引起不少受害民眾的不滿。

▲民眾領取急難紓困現金。(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台灣採取選擇性的勞工救助措施!

在台灣一般受僱勞工只要有勞保,即使因疫情而失業,本來就可領取失業給付以及子女的就學補助。在目前加碼的紓困政策下,受疫情衝擊而減班休息或失業勞工,若參加職訓每月最高可以領取1萬8,960元的津貼。

勞動部也有「勞工紓困貸款」措施,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勞動部對艱困企業補助四成的員工薪資,為期三個月,每名員工最多可獲薪資補助6萬元。此外,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也可而所屬(職業)工會提出申請,投保薪資在二萬四千元以下者,一次發給三個月份的3萬元。至於實際從事農漁生產的農漁民,只要收入50萬元以下、政府也發放每人一萬元;且漁民已經領取勞動部自營作業者3萬元紓困者,或其他同性質的補貼者則被排除在外。

手工作業的政府救助措施,引暴一萬元之亂!

5月1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宣佈擴大紓困對象,結果卻引來喧然大波,造成「一萬元之亂」。原來是許多無收入的民眾抱著可以領錢的莫大希望,隔天一大早承辦的各區、市和郷鎭公所門前就擠滿了人潮,準備申請一萬元到三萬元的紓困金。然而,中央的公文並未隨著蘇揆宣佈當天就送達地方政府,造成地方慌於應對。此外,許多申請民眾拿不出工作受影響的確切證明,大多數人都在大熱天裏白跑一趟,公所承辦人員也是被操到人仰馬翻,縣市政府忙於自訂簡化程序,希望能盡快照顧到艱苦人。

晚了幾天,到了5月4日衞福部才趕出公告,放寛「急難紓困實施方案」的認定標準,確定5月6日起接受申請,同時擴大紓困對象到無雇主、未投農保或勞保,但也受疫情影響生計的勞工,能快速地申請到1萬元到3萬元的急難救助金,度過難關。政府要送錢給艱苦人的美意,卻招來民眾排山倒海的幹譙聲,搞得民進黨政府差點翻船,閣揆還得拉著陳時中再三道歉,真是始料未及!

現代政府不能再沿習過去衙門的作法,叫民眾自己來排隊,一個個乖乖填寫資料,準備足夠的證明文件,再經審核無誤才肯收件。這是因為公務員有不得凟職或圖利他人的法規限制;而且投機也是人性之一,政府不得不阻擋投機的人侵蝕有限的預算。

但是,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下,民眾排了幾個小時的隊,常因為文件不全,明後天又要來排一次隊,補助的錢又不多,民眾當然滿肚子火氣。尤其這些紓困對象常是處於生存邊緣的貧困民眾,教育程度既不高,也無專業的技能,靠著打散工、在街頭小巷賣些小東西、或在家做些簡單代工賺點小錢,勉強過糊口的人。政府要他們提供完整的全家所有人的銀行存摺、戶籍謄本、工作收入減少的証明、勞健保資料,反而變成苛求。

▲市公所申請紓困補助的人潮。(圖/記者唐詠絮攝)

政府應該整合各機關的資料庫,建立快速服務的大數據!

政府若能主動整合各機關的數據,例如綜合所得稅、財產總歸戶資料、集保(證券)資料、汽機車登記、勞保、公保、軍保、國民年金、中低收入戶、等資料庫,挑出最有可能的紓困的對象,主動簡化補助紓困金的申請方法。

或者,也可以在申請者先切結申請條件符合後收件,然後由主辦的社會福利機關分別向政府各機關的資料庫查驗申請人的資格是否合格。這兩種作法都可簡化民眾的申請流程,前者是政府機關先花點時間作資料庫的準備,後者則是事後審查工作較為繁複。

除了台灣2100億的紓困預算是相對拮屈之外,其實台灣的所得資料庫一直存在著大黑洞,使得我們無法採取美國的作法,在排除中高所得者後,立即寄出抗疫的生活津貼。這個必需再說明一下,以107年底為例,台灣總共有865萬戶,但申報107年度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戶數總共才戶數611萬戶,其中適用0稅率的家戶有313萬戶之多。全台灣還有254萬戶並未申報,通常應該是沒所得、或低收入,但也可能是單純的農業家戶,也可能是有錢的包租公或股票投資戶,只不過沒有其他所得。其實,台灣已有財產總歸戶的資料。紓困金的對象應該是在0%稅率的313萬戶和254萬未的申報戶當中。

實務上的做法可以利用台灣的身份證資料庫,從全部人口先扣除所得稅距在5%及以上的家戶及其成員,再利用跨部會的資料庫,剔除軍、公、教、勞保、農保、等身份的在職或退休人員及其家戶成員,接著剔除領有國民年金、及中低收入戶生活津貼或補助的家戶及成員,再剔除擁有一棟(或二棟)及以上房屋者、或一定面積以上土地者及其家戶成員,再剔除某一金額以上的證券戶頭者及其家戶成員,甚至也可以再剔除擁有私人汽車與重型機車者及其家戶成員。

也就是在排除一定所得、財產、領有各種退休金、以及政府津貼和補助者之後,剩下的人大致合乎申請紓困金的消極資格,主辦機關先建立合格人的資料庫,再由申請人切結收入確因新冠肺炎而減少,且合乎發放紓困金的各項標準。若有少數申請人未被列在合格請領人資料庫內,則依其自訢的申請理由予以個案方式,從寬處理。

▲蘇貞昌出席「紓困陳時中」記者會。(圖/行政院提供)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是現代化政府該走的路!

其實這次政府的口罩配售服務、旅遊史結合看診的措施、甚至口罩地圖⋯等就是整合跨部會資料庫的成功例子。但是,紓困金的處理就是受限在政府傳統手工作業的思維,卻又要求快速作業,才會做到一塌糊塗,反而引來民怨!

簡單的説,智慧化和網路化的現代政府要能善用並整合各機關的大數據,用人工智慧主動簡化民眾申辦各種公文書、證照、津貼、補助⋯等業務流程,不要讓民眾到政府機關辦一件事,就為了申請一些公文書,必須在各機關之間跑來跑去;最好是單一窗口、一站到底的服務方式。

此外,政府也要利用此次抗疫救災的機會,宣傳每人論有無所得都應申報綜合所得稅,藉此政府可以建立完整的稅籍和電子信箱的資料庫,未來通知民眾申辦各種津貼或補助,也會變得方便多了!

熱門點閱》

►  苦苓/「封城」在台灣斷不可行,也根本不必行!

► 台灣沒嚴重社區傳播 「普篩」只會製造一堆假警報

► 趙春山/艦隊染疫省思 防疫須升高到國安層級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林忠正專欄

林忠正專欄 林忠正

經濟學博士、前中研院研究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