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當防疫大外宣變「大內宣」,對台灣有幫助?

● 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美國知名外交政策刊物《外交家雜誌》,在一個月之內連續出版兩篇由同一作者所撰述,讚揚蔡英文總統的評論文章。在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之際,台灣的對外宣傳,似乎也從國家層次宣揚台灣可以對世界做出貢獻,進一步升級到推廣個別政治領袖的國際聲量,全面展開台灣版的大外宣,打算跟中國政府的國際宣傳進行對抗。

毫無疑問,台灣需要國際宣傳,不過,目標和預期效果不僅應該符合國家整體利益,更必須考慮長期影響,而不能只是想創造一時的高潮!

▲川普女婿庫許納戴台灣製造的口罩。(圖/路透)

台灣有因疫情被世界看見? 

當全世界陷入新冠肺炎的恐慌之中,台灣在政府和民眾的配合之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夠維持正常運作的國家,這樣的成績絕對值得自豪。

經由媒體報導,民眾看到政府透過送口罩以及提供醫療相關設備援助其它國家,即使有反對的意見,但整體而言,國人樂見台灣在行有餘力之際,能因為對外提供援助而爭取到加入國際組織的機會。

有了民意做後盾,政府對外宣傳的動作也不斷加碼,而宣傳的成果,看起來確實從一則又一則世界名人、各國政要,以及國際評論的新聞中不斷出現。

這些讚美台灣的好消息,為疫情中鬱悶的國人提供了滿滿的正能量,也讓大家更相信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已經是指日可待。可是,台灣真的在疫情中被全世界看到了嗎?

▲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1000萬片口罩援助歐盟、美國及友邦,其中700萬片陸續抵歐。(圖/翻攝自外交部推特)

國外友台發言 靠台灣人衝點閱?

瑞典記者發現在台灣被媒體大幅報導,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在臉書上稱讚台灣的留言,其實是只能在台灣才看得見的宣傳。

而台灣媒體轉述國外學界各種對台灣正向的言論,也有許多是原本就支持台灣政府的外籍友人,利用疫情機會投書為台灣更努力發聲的結果。

連外國名人在推特和臉書等社群網路上關於台灣的正向發言,能獲得破紀錄的高點閱率和推播數量,也都是由愛國的台灣網民眾志成城的衝刺而來,而不是真的吸引到大量國外人士的關注。

任何人為台灣在國際上說話都應該鼓勵,但是台灣的對外宣傳,不能只是吸引到台灣人拼命為自己點讚,而是應該要能說服外國人,不論有沒有疫情,台灣都很重要。

台灣民眾在台灣看到國家正在世界發光發熱,但是,國境之外其實看不到這些好消息,原來台灣被媒體和提供媒體這些好消息的人,緊緊的包在「全球挺台灣」的夢幻泡泡裡。

▲貝克漢問台灣人如何在疫情期間保持樂觀,該動態證實只有台灣人看得到。(圖/翻攝自臉書/David Beckham)

過度美化台灣 宣傳效果難以持續

泡泡之外的殘酷實情是,就算我們距離重返國際舞台再怎麼接近,在沒有簽下白紙黑字正式回歸任何國際組織之前,台灣都不能裝作看不見國際現實,不去思考新冠肺炎疫情一旦結束之後,是不是所有國家都會跟現在一樣,因為口罩而感謝台灣。

確實,口罩外交為台灣爭取到了能見度,可是,疫情過後,當口罩不再被需要,台灣想要拿什麼讓我們繼續被需要?又打算為了被需要,拿出多少家當來跟世界分享?

台灣對外宣傳的目的,不該是為了讓國內的民眾覺得「執政黨好棒」,而是應該從現實出發,認清台灣在世界上可以扮演的角色。

小而美的台灣,雖然可以對世界做出貢獻,可是卻不可能是拯救世界的英雄,過度美化台灣的宣傳方式,就算把台灣的光芒推向高峰,卻只會是曇花一現,很難持續有感。

台灣需要被世界看見,而且必須是一直被看見,如果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對外宣傳,效果應該誠實的讓國人知道,而不是重新包裝再內銷。

大家都想聽到別人稱讚我們的國家,可是我們想聽的是真心話,不是帶有利益交換的虛情假意,也不是對政府的歌功頌德。對外宣傳的目的,如果不在說服外國人,而是想讓台灣民眾興奮,從大外宣變成大內宣,對台灣有幫助嗎?

熱門點閱》

► Taiwan can help登《紐時》關注度仍不敵nnevvy!台灣如何獲「非華人」關注將是重要議題

► 黃奎博/口罩外交助台加入WHO?先看偏低的援外預算吧

► 李牮斯/疫情後把握台灣超車機會 高雄作為新金融中心

► 張競/Taiwan can help登《紐時》,為何未見效?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奔騰思潮》,原標題為:〈【翁履中觀點】防疫大外宣 真的讓世界看見臺灣了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翁履中專欄

翁履中專欄 翁履中

旅美政治學者,希望以不分黨派的中間觀點,連結學術研究與政治現況,憑藉證據剖析時事,盼更多人能就事論事,了解到意見可以不同,但願意接納歧見的台灣才會有共同的未來。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