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資深產業分析師
在台灣塞車的經驗恐怕是人人都有,然造成塞車的原因實在太多了,但最不能讓人接受的塞車原因首推是「莫名其妙」,這種「莫名其妙」的原因最容易出現在高速公路上,還有一種塞車原因是GPS!
GPS導航與「系統一」慣性造成塞車
請各位試著回想一下,當你準備出遠門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時,你一定是設定好GPS導航,按著系統建議路線往目的地前進,而系統預設的選項通常是最短路線。
問題來了,當連續假日一到,如果目的地是熱門地點的話,就會有一群人同樣依著GPS建議路線,就像螞蟻一樣依序前進。
在以前沒有GPS的年代,大家都是先看好地圖,規畫好路線,即使找不到地點,也是搖下車窗或乾脆下車問路人,看起來絕對不是依序前進,而是分散式的往目的地。
但自從有GPS導航之後,我們太依賴「系統一」的慣性導航,明明依路網可以有幾種選擇,但GPS的選擇預設是最短路線,當有一定數量的人往同一個地點前進時,目的地道路上的車輛超過「臨界狀態」時,這條建議路線塞車狀況就會出現。
此時,「系統一」會持續依據GPS路線,然後大家持續選擇塞車,而且會以為會疏解(事實上不會),但「系統二」會失效,怎不會找其它替代路線呢?
(編按:依據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快私慢想》,系統1指「直覺式思考」,系統2指「邏輯式思考」。)
▲ 國道5號雪隧大塞車。(圖/翻攝爆料公社)
莫名其妙塞車的原因是「臨界密度」
先解釋一下何謂「臨界狀態」。
依西成活裕在《壅塞學》一書中提到,這個恰恰好的行車間距大約等於40公尺,若以「臨界密度」來看,一公里內大約有25輛車,這也是高速公路上車間距用的50公尺線距的用意。
事實上,如果路網不是網狀結構,遇到塞車時,替代道路的選項可以解決塞車的問題,除非車輛的密度也超過路網的「臨界密度」,這時候路網不僅是壅塞,而是崩潰。
另外一種最容易崩潰的路線是線狀與袋狀,以袋狀路網而言,首先崩潰的是進入袋狀路網的線狀,其後就是袋狀,所以我們往往以為下了交流道之後就沒事,而往往讓人與交通系統崩潰的卻在後面,大家塞成一團。
再回頭來看看加碼的「莫名其妙」塞車原因。
上述提到,高速公路上「臨界密度」約是車距40公尺,在當某輛車速度減緩,後面的車輛注意到之後會跟著減速,更後面的車輛會減速得更明顯,一輛接著一輛往後傳。即使第一輛車的駕駛只是輕踩了一下煞車,他踩煞車的力道會往後傳,越往後傳力量越大。通過這種連鎖反應,假如後方跟了許多車輛,就有幾十輛車得停下來。
「臨界密度」也適用在一般道路系統,但因車速較低,密度會稍微高一些,但只要車流量超過,即使是直線無阻的道路,「臨界密度」一樣會造成很多虛擬十字路口,這時候就會造成塞車,直至系統崩潰為止。
▲端午連假國道地雷路段曝光,高公局呼籲民眾多利用好行路段上路,避免塞在路上。(圖/記者陳家豪攝)
國道5號連假塞車是必然的
這時候,想必大家就會知道為何國道5號在端午節連假首日,雪山隧道路段創下最長壅塞時段紀錄,從6月24日上午10點起至次日晚間6點,連續32小時處於時速低於40公里的壅塞狀態,打破紀錄!
當大家都用GPS導航往特定目的,進入線形的國道5號與雪山隧道,再往袋形的宜蘭前進時,若交通系統不崩潰,那就是個神話,因為臨界密度同時發生在高速公路與平面道路上!
我想到交通部長林佳龍的一席話「不要在尖峰時間、在特定路段自己要去塞,做一個聰明的用路人,能夠趨吉避凶,選擇最好的時間跟道路,就能比較順利、快速到達目的地。」
這只能說部長的前半段我們可以有點智慧,但即使有了智慧進入崩潰的路網,恐怕大智慧有解決不了問題。
第一個智慧牽涉到經濟理性,但完全理性事實上不可能,第二個智慧與第一個智慧在邏輯上是AND,當第一個智慧不存在時,不管多大的系統智慧,還是一樣崩潰!
這時候的智慧想必就是,千萬不要在假日出遊了,不是嗎?
熱門點閱》
► 林忠正/把香港「東方之珠」搬來台灣 《港版國安法》為台灣創造國際金融發展契機
► 沈榮欽/大同經營權之爭太荒謬 台灣能從「逃離香港」金融大餐分肉末?
► 吳崑玉/佔立院被笑三天 藍營長期忽略結構問題 一晃就是三十年
●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當大家都用GPS導航往特定目的,進入線形的國道5號與雪山隧道,再往袋形的宜蘭前進時,若交通系統不崩潰,那就是個神話,因為臨界密度同時發生在高速公路與平面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