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淺論超音速反艦飛彈作需想定

我們想讓你知道…部署超音速反艦飛彈讓東亞各國能夠以大陸棚內海優勢為依托,以低成本迅速獲得對抗敵水面特遣艦隊活動的能力,可說是另類的海上不對稱作戰態勢變化。

▲超音速反艦飛彈由於進氣道設計和燃料搭載需求限制,因此在外型設計上無法如同次音速反艦飛彈一般緊緻。(圖/軍事家提供)

●文/軍事家

隨著東亞區域強權競逐制海權的白熱化,原本在過去冷戰時期專門用來對抗美海軍航艦戰鬥群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也成為東亞周邊國家的熱門武器。

由於地理環境影響,東亞大陸棚海域的主要進出航道幾乎全在第一島鏈周邊國家的海、空瞰制之下,因此長射程超音速反艦飛彈加上陸基指管通情監偵(C4ISR)系統的組合,就成為對抗潛在海上假想敵艦隊的最佳不對稱攻擊手段。

特別是在有美軍暗中提供情資支援的狀況下,許多國家就算沒有強大的海洋監視能力,也能夠在戰時透過軍民資料鏈協同獲得目標位置諸元和射擊參數,進而利用匿蹤海、空載具實施超地平線多重協同飽和攻擊。

而如果像是具有直接協同作戰能力的東亞一線盟國,更能夠利用現有的軍規戰術資料鏈直接和美軍海、空戰術單位通聯,利用美軍建構的協同交戰能力(CEC)遂行長距離先制打擊,讓敵大型水面艦隊只要一出母港周邊海域就得面臨飽和攻擊。

▲由於次音速反艦飛彈的重量較輕,因此大多數中小型艦艇都可以直接換裝,不需要額外的改裝作業。(圖/軍事家提供)

長程反艦攻擊作需想定

傳統次音速反艦飛彈由於航速限制,因此並不適合執行此種長射程飽和攻擊,因為在動輒上百公里甚至更遠的超地平線攻擊想定中,次音速反艦飛彈往往動輒需要10幾分鐘乃至於接近半小時才能飛抵目標位置。

雖然水面艦的運動速度不比飛機,在這段時間內所能移動的距離相對有限,但是對於進入終端彈道打開尋標頭自行搜索目標的次音速反艦飛彈來說,由於尋標頭的偵測能力不比機載大型感測器,因此要確保在進入終端彈道時能夠有效蒐獲目標就必須多管齊下。

相較之下,超音速反艦飛彈最大的戰術優勢就是大幅縮短抵達目標區的時間。由於僅需1至2分鐘就能從上百公里外接敵,因此對於中繼導引的目標資料更新速度需求就不像次音速反艦飛彈那麼嚴格。在緊急狀況下甚至能夠比照次音速反艦飛彈的直接接戰模式,在獲得目標概略方位之後就能夠讓飛彈離架自行搜索和接戰目標。

而由於目標艦幾乎不可能有多大機會偏離原始座標方位,因此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尋標頭設計和終端彈道,就不需要為了目標搜索而多所妥協,可以直接沿用許多現有尋標頭的零組件設計,增加系統可靠度。

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另外一項優勢就是增加攻擊者的戰術彈性和載具生存性。由於彈體飛行時間大幅縮短,因此攻擊者能夠從更遠的距離發起攻擊,同時發射載具也不需要冒險突破敵水面艦隊屏衛圈,這對於許多國力相對有限的中小型國家而言,可說是超音速反艦飛彈用於對抗敵大型水面艦隊的優勢所在。

▲目前絕大多數的空射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都需要大型機種裝載,相較之下,傳統次音速反艦飛彈可由多種載具發射,戰術彈性更大。(圖/軍事家提供)

瑕不掩瑜

雖然超音速反艦飛彈在對抗敵大型水面艦隊時有其不可磨滅的戰術優勢,但也有許多使用上的限制,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體積和重量。由於超音速反艦飛彈需要裝載足夠燃料應付超音速巡航需求,加上彈體結構強度需求限制,因此不僅尺寸大上一號,而且重量也往往水漲船高。

不過隨著技術進步,新一代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體積和重量已經大幅縮小,因此不僅可由一般戰機掛載進行反艦打擊任務,而且現役艦艇也可以直接換裝。超音速反艦飛彈緊緻化的另外一項優勢,就是可以滿足小型匿蹤水面載具和岸基機動部署需求,這代表敵大型水面艦隊不只要提防海、空主戰兵力攻勢,在近岸水域中還得時時注意利用地形地物隨時竄出的超音速飛彈冷箭。

雖然新一代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緊緻化讓戰術彈性明顯增加,但是就命中後的破壞力來看,超音速反艦飛彈其實和傳統次音速反艦飛彈相去無幾,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彈頭重量。如前所述,由於彈體內部空間大多被燃料所佔據,因此能夠分配給彈頭的重量就相對變少。

▲由於重量輕、體積小,因此所有艦艇幾乎都能裝載次音速反艦飛彈作為主要反艦火力來源。(圖/軍事家提供)

超音速反艦飛彈作需再考

就作戰特性上來看,超音速反艦飛彈可說是針對大型水面艦應運而生的不對稱作戰武器,其首要目標幾乎可以說就是航艦戰鬥群。由此觀之,超音速反艦飛彈與其說是新一代反艦飛彈的技術結晶,倒不如視為針對特定威脅所衍生的作需想定產物更為恰當。

因為若純以一般的反水面艦作需想定來看,現有次音速反艦飛彈其實已經能夠滿足大部份低強度衝突的反艦火力需求,而且在購置和操作成本上也遠低於超音速反艦飛彈。

但是就另外一方面而言,東亞周邊國家對於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需求,也反映出海上戰略態勢的變化走向。

就作戰環境而言,超音速反艦飛彈在東亞地區對抗特定水面艦隊的有效性,遠遠勝過前蘇聯的大洋決戰構想,一方面是因為敵水面特遣艦隊的作戰能力仍舊未臻化境,再者,目前大多數引進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國家,都不需要在開闊水域和對手海上航空兵力正面交鋒;相反地,在衝突發生時都幾乎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空軍支援,甚至還有機會得到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協助。

▲航艦戰鬥群需在大洋開闊水域方能有效展開發揮戰力,在近岸水域中易遭陸基指管通情系統支援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飽和攻擊。(圖/軍事家提供)

因此和前蘇聯被迫和美海軍航艦戰鬥群對壘的狀況相較之下,東亞各國運用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戰術優勢,可說是延伸現有反艦火力的海上阻絕。就算無法阻止敵水面特遣艦隊運動,至少也能大幅度限縮其航行自由。

而且考量到現有敵水面特遣艦隊實際用兵能力仍舊有限的狀況,也不需要全面換裝超音速反艦飛彈。換言之,部署超音速反艦飛彈讓東亞各國能夠以大陸棚內海優勢為依托,以低成本迅速獲得對抗敵水面特遣艦隊活動的能力,可說是另類的海上不對稱作戰態勢變化。

熱門推薦》

►尤里安/美退出中程飛彈條約 強化第一島鏈防禦群島防禦的實踐

►王志鵬/美國可能售台的QS-ER智慧水雷足以封鎖軍港嗎?

►亓樂義/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嚇阻能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全球防衛雜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

軍事家專欄

軍事家專欄 軍事家

《全球防衛雜誌》創刊於1984年8月,到今天已經有36年的歷史,是台灣最具影響力,內容資料世界同步,發行量最大的民間軍事媒體。作為台灣社會重要的媒體資產,《全球防衛雜誌》的企業使命,是以媒體的影響力,推動國防專..

軍事家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