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厚之/中天YT訂閱衝高 不等於獲利和影響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直播沒營收、「抖內」的收入有限,遠不足以支撐一個電視台的營運,所以中天不必為了衝訂閱數、在線人數,讓主播去玩花招,把自己變成「中二」新聞台。

●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11月18日,NCC以7:0否決了中天新聞台換照。拜NCC之賜,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天電視的YT訂閱戶從70萬暴增到221萬,從原本各家新聞台的後段班,一躍成為各家電視台之冠,遙遙領先TVBS的147萬、東森的144萬、三立的104萬。

媒體不分藍綠 唇亡齒寒

中天遭NCC撤照,各家媒體難免都有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之感,即便是藍綠立場對立的電視台,也都不站在NCC那一邊。

訂閱戶不斷剪線、電視收視率越來越差,網路的觀看人數不斷成長,這是很明顯的趨勢,各家電視台也早就開始布局網路。但受限於過往製作新聞與節目的經驗、販賣廣告與獲利的模式,各電視台人力部署、運作思維,基本上都和以往的電視台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增加了一些網路上的配置與投資而已。

▲ 中天主播cosplay鬼滅之刃。(圖/中天提供)

中天轉戰網路 媒體圈樂觀其成

以目前幾家有新聞頻道的電視台而言,網路的預算跟員額,大概只占整體的10%、甚至更低(僅少數可能超過此數)。對電視台而言,收視率就等於是收入;但流量、點擊卻未必能變現。

電視台老闆跟主管們很清楚該如何製作電視節目跟新聞,或許也知道要怎樣把這些內容搬到網路上,榨出剩餘的價值。

如果拿掉原本電視的所有框架,該如何經營一個純網路的電視台,誰心裡都沒底。少了NCC的束縛,業配可以海闊天空,但能抵過廣告收入的幾成,也沒有人有答案。

中天因為NCC的決策,不得不以電視台的規格轉戰網路,媒體圈其實是高度關注且樂觀其成的。中天雖然訂閱數突然衝高,但經營網路的概念跟操作能力,並非一蹴可幾,如果中天真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其他原本就在網路耕耘較久、較深的競爭者,其實還來得及加碼在網路市場上追趕。

▲ 中天主播周玉琴扮女教官。(圖/翻攝自YouTube/頭條開講)

中天主播吃火鍋、跳螃蟹舞 有點「娛樂」味道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2月7日駁回中天假處分時,曾以中天仍可以現有人員、設備經營中天綜合台、中天娛樂台為由,認為NCC的處分並未造成重大損失或急迫危險。這樣的說法被傳播學者批評,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有沒有其他兩張執照,跟有沒有造成重大損失、急迫危險,完全是兩回事。

但從過去幾天中天新聞轉戰網路的情況來看,還真的有點中天綜合、中天娛樂的味道。

中天一方面興高采烈、敲鑼打鼓的慶賀YT訂閱戶不斷創新高,但媒體報導的卻都是主播吃火鍋、吃漢堡、跳螃蟹舞、cosplay鬼滅之刃的角色。似乎沒有人關心、在乎,中天有什麼厲害的新聞、節目,講出了什麼別台沒有的觀點。


▲ 中天主播跳螃蟹舞。(圖/中天提供)

中天「抖內」數字高 但跟電視廣告收入無法比擬

中天宣稱要從「電視腦」轉成「網路腦」,但從52台轉到YT的中天,在忙著衝粉絲數、在線觀看人數的同時,很多事情似乎也沒有思考清楚。

從頻道轉到網路,最明顯的變化是廣告收入。原本電視台可以自己賣廣告,但在YT上就沒辦法,YT上的直播收入只有觀眾的「抖內」以及影片中YT插播廣告的分潤。

根據網紅的統計,自52台下架至今,中天每天的「抖內」高達20萬,這其實是很高的數字,但跟電視台的廣告收入完全無法比擬。

中天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況,除非是遠離YT,改成像是Netflix、愛奇藝一樣用自己的CDN跟APP、網站,直接面對閱聽眾,才可以賣廣告。不過,建置成本高,要讓閱聽人轉換平台、熟悉新介面的成本更高。

 

▲四叉貓在臉書曬出中天電視的抖內金額。(圖/翻攝四叉貓臉書)

YT訂閱數衝高 不等於獲利&影響力

12月13日,中天YT訂閱數破200萬時,中時整理了國內訂閱前10名的YT頻道,從第一名依序是這群人(334萬)、阿滴英文(266萬)、蔡阿嘎(246萬)、阿神(245萬),如今的中天可以排名第5。

但從這份名單可以看出,領先的幾個頻道了不起數日一更,製作團隊再大也有限,這與中天24小時直播、一整個電視台的人力,完全是天壤之別。即便中天訂閱數衝到第一名,獲利也完全是兩回事。

中天的訂閱數不可能無止盡的衝高,無論從獲利或影響力出發,中天也不應該過於執著於訂閱人數的成長。

另開子頻道 也可拉近與觀眾距離 

中天從52台轉到網路上,自我定位仍然是一個新聞台,為了滿足閱聽人的需要,每節固定直播即時新聞形式,短期之內不太可能打破。

但如前所述,直播沒營收、「抖內」的收入有限,遠不足以支撐一個電視台的營運,所以真的不必為了衝訂閱數、在線人數,讓主播們去玩那些花招,把自己變成「中二」新聞台。

主播們當然還是可以深化與觀眾的互動、拉近與觀眾距離,但開子頻道去做這些事,讓主播能發展各自的特色、經營各自的粉絲就好,不需要在主頻道去做這些事情。

只要中天要以YT為主要載體,主要的收入來源就只有三種:付費頻道、抖內、YT廣告分潤,付費頻道對新聞台來講不可行、抖內有限,廣告分潤看似不多,卻聚沙成塔反而比抖內多。

中天如果想要在網路上長久,最終還是必需要回到內容,不管是談話性節目、優質的專題、有質感的新聞、乃至娛樂節目,才會有「長尾效應」,讓人願意在時效過了之後,仍然願意回頭觀看。

中天需拋開粉絲數&在線人數迷思

但不管怎麼說,中天現在的狀況就是「寄生YT」,很多事情都操之於人、很多錢都被YT抽走,收入絕對養不活原本電視台這麼大一幫人,裁員、縮編只是遲早的事,差別也只在幅度大小而已。

中天新聞遲早必須要拋開粉絲數跟在線人數的迷思,蔡衍明跟中天該想清楚的是,自己究竟是要影響力還是流量?兩者之間當然未必一定排他,但在兩者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中天必須要有一把尺。

如果沒了影響力、如果除了同溫層之外,根本沒人在乎你報了什麼,如果媒體永遠只報導中天主播吃火鍋、吃漢堡、跳螃蟹舞,中天新聞就名符其實變成了「中天娛樂台」,粉絲數再多、再賺錢,也比不過「這群人」。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原標題為〈中天新聞變中天娛樂,要流量還是影響力?

熱門點閱》

► 中天關台》鈕則勳/若中天轉型成功 2022大選將掀滔天巨浪

► 中天關台》孔令信/中天轉戰網路 2022大選決戰場

► 中天關台》吳瑟致/若華視掌「52頻道」涉圖利 政治野火將延燒?

► 吳崑玉/蔡英文執政三大危機 一連串成功使蔡政府「屁股翹起來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單厚之專欄

單厚之專欄 單厚之

資深媒體人,曾任職中時、聯合、蘋果、壹周刊、三立新聞網、明日報、TVBS周刊...等多家媒體。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