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數成長幅度不太快? 別大意「指數型傳播」

我們想讓你知道…病毒傳播絕對是指數型,看到病例破千也千萬不要恐慌。

●蔡明叡/媒體工作者

指數型傳播

病毒是指數型傳播,這絕對沒錯,但為何確診數卻是線性增加?

先來說個病毒傳播原理,通常認定上第1個傳播者出現,先傳染給3個人,這就是第一傳播圈,如果沒有完全防堵下,到了第二圈就會是3X3=9人、第三圈則是3X3X3=27人。以目前確診病例的第一圈至少10人為例,其實第二圈就突破百人,那到了第三圈的保守感染人數就會達到近千人(10X10X10=1000)。

這也是為何在上週四(13日),本土確診案例增加到10多例時,在IG上提到「不要以為沒事了,後面更可怕」,就是基於病毒傳播原理,當已經不確定確切感染者時,基本上病毒已經以指數型模式在社區傳播。

因此病毒傳播絕對是指數型,看到病例破千也千萬不要恐慌。

▲病毒傳播是指數型。(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確診數據須以區間來看 

這幾天看到有些媒體人發文,從5/15的180例到5/16的206例本土確診,就稱作「好加在,沒有指數上升」對於這樣的說法,恐怕只會讓一般人在認為高峰危險期已過,因而出現防疫鬆懈的狀況。那相信大家又會好奇,為何確診數沒有指數型上升?

其實,一般人往往只看單日的確診數字來下定論,但醫學上的病毒傳播是指感染者而非確診者,所以要看到指數型上升的確診數,必須是用區間時間內的確診總量來看,而非單日的數據就會呈現出來,加上每日的確診數字會與檢驗量能及患者出現症狀的警覺採檢有關。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急診室外設立快篩站。(圖/記者李毓康攝)

為何確診數字是線性增加?主要是因為現在所看到的確診病例,大多都是四月底、五月初被感染的患者,已經出現相關症狀因此採檢確診,隨著有症狀/無症狀的採檢人數增加,本土確診的人數就會跟著上升。

當然,許多人問為何不直接全國普篩,是因為這樣做毫無科學意義,有些感染者無症狀或正在潛伏期,就算採檢後是陰性也不代表沒有感染,因此檢驗要用在刀口上,有症狀者快速確認是否感染,才能維持緊急時期的醫療量能。

現在的我們該怎麼做? 就是戴上口罩閉嘴。如果借鏡各國的防疫模式,最有效的就是不要走動,就能大幅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台灣醫療量能相對足夠,COVID-19其實沒有那麼可怕,目前臨床上重症率大約2%,只要做好患者分流,讓輕症與重症分開得到治療,就能即時阻絕病毒傳播控制社區疫情。

▲全民拚防疫!待在家追劇是個不錯的選擇。(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com)

決戰疫情 人人有責

大家捫心自問:「過去一年,你從沒鬆懈過一秒鐘嗎?」

台灣是大家的,有事也要一起走過。尋找源頭已經不是現在的重點,大家越在恐慌的現在,越該積極合作,而非四處獵巫找人負責,因為防疫是每個人共同責任。未來一週或許確診數字會很可怕,但只要翻過高峰就會見到低谷。

切記,戰勝疫情,要戒慎但不恐懼。

熱門點閱》

► 陳建仁/台灣防疫的成功關鍵與未來挑戰

► 台灣原來沒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達高峰 短時間難清零(黃韻如、鄭如韻)

► 王任賢/防疫政策難自保 良好衛生習慣才是萬靈丹

► 汪志堅/本土疫情強勢襲來 就從「這點」亡羊補牢!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蔡明叡」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