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台灣防疫的成功關鍵與未來挑戰

我們想讓你知道…全國同胞應該繼續加強邊境檢疫、強化接觸追蹤、落實居家隔離、踐行衛生守則、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群聚活動;更重要的還要盡快加速提升疫苗接種率,才能完全終結疫情的威脅。

● 陳建仁/中研院院士、流行病學家、前副總統

從2019年12月武漢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由於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1月底以前,一直告訴全世界中國疫情可防可控。各國既未能提高對中國的旅遊警示,也未管控中國旅客入境。

COVID-19很快蔓延到全球,截至2021年5月中,已超過一億六千萬名確定病例,超過三百三十萬人死亡。COVID-19導致各國封城封市、經濟蕭條,帶給全人類震撼與恐慌。

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封城,經濟,抗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防疫,紓困,振興,台灣價值,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口罩,疫苗,邊境檢疫,群聚

▲全球COVID-19確診數已超過1.6億。(圖/翻攝自疾管署)

2019年12月31日疾管署從網路訊息得知,武漢有七個非典型肺炎個案的叢聚,即刻進行武漢入境旅客登機檢疫,並且啟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迅速展開各項跨部會防疫措施。

2020年10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院(NBER)的分析報告指出,臺灣是四十個重要國家當中,死亡率最低而經濟唯一正成長的國家。

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封城,經濟,抗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防疫,紓困,振興,台灣價值,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口罩,疫苗,邊境檢疫,群聚

▲「口罩地圖」是台灣科技防疫的代表作之一。(圖/翻攝自即時口罩地圖)

臺灣不封城、不普篩,採取精準策略來防疫。臺灣成功的要素,包括「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超前部署、透明公開、全民團結」。

同時,充分應用資通訊科技、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順利推動數位化防疫、紓困和振興。臺灣COVID-19抗疫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各級政府的密切合作、防疫醫護人員的努力不懈、防護物資增產與分配團隊的快速回應,以及全民積極配合防疫。

在自由、民主,開放的臺灣,疫情指揮中心透過每日記者會,公開說明疫情,詳盡解說防疫規定,很快贏得全民的高度信任和支持!臺灣的民主化,不只做到了自由開放、尊重多元、保障人權、照護弱勢;更凝聚了臺灣主體意識、促進社會團結、提升公民素質。

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封城,經濟,抗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防疫,紓困,振興,台灣價值,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口罩,疫苗,邊境檢疫,群聚

▲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以及時向民眾傳遞疫情資訊。(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在疫情的挑戰中,不但成功防疫,經濟也正成長,讓全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認識獨特的台灣價值。COVID-19讓我們見證民主體制蘊含的資訊開放、公眾信任、有效治理的正當性,也見證了民主所帶來的永續、平安、共好。

台灣在疫苗尚未研發上市之前的前半場防疫,是以「阻斷傳染途徑」來抑制病毒的擴散蔓延,包括港埠檢疫與入境管控、確定病例的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嚴格管控院內感染、保持個人衛生習慣、維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活動、加強環境清潔消毒,都是著眼在阻斷病毒的傳播。

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封城,經濟,抗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防疫,紓困,振興,台灣價值,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口罩,疫苗,邊境檢疫,群聚

▲台灣在疫苗尚未研發上市之前的前半場防疫,是以「阻斷傳染途徑」來抑制病毒的擴散蔓延。(圖/記者林悅翻攝)

但是,嚴謹的防疫措施雖能壓抑疫情急速上升,卻無法終結流行;更堪憂的是,疫情的持續悶燒,會導致突變病毒株的不斷發生,一再挑戰現有防疫措施的有效性,更使得既有疫苗的保護力降低。

在輝瑞、默德納、AZ、嬌生等公司的疫苗陸續上市後,下半場的防疫主軸,已經由「阻斷傳染途徑」的單線進行,演進為同時「提升族群免疫力」的雙管齊下!由於台灣疫苗的國外採購和國內自製,無法像口罩等防護物資一樣,順利超前部署,所以在防疫下半場的勝負決戰中,就會面臨許多亂流

再加上病毒不斷變異,不斷提升傳染力,「阻斷傳染途徑」的對策會越來越捉襟見絀。

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封城,經濟,抗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防疫,紓困,振興,台灣價值,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口罩,疫苗,邊境檢疫,群聚

▲AZ疫苗。(圖/路透)

《彭博社》去(2020)年11月底開始比較世界各國的「COVID韌性排行榜」,評比項目除了「最近一個月每十萬人發生數」、「最近一個月致死率」、「每百萬人總死亡數」、「檢驗陽性率」而外,去年的評比項目還有「疫苗可及率」,今年則改為「疫苗涵蓋率」。

去年11月的排行榜,紐西蘭第一、日本第二、台灣第三;今年4月的最新排名,新加坡第一、紐西蘭第二、澳洲第三、以色列第四、台灣第五。

COVID韌性排名因疫苗接種率提高而大幅上升的典範國家,包括了新加坡、以色列、美國和英國。根據牛津大學網站的《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 ),到5月9日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口比例,以色列高達63%,英國52%,美國45%。這三個國家的疫情在今年1月上旬還在失控中,但一月中旬以後,疫情即迅趨緩和。

COVID-19,世界衛生組織,封城,經濟,抗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防疫,紓困,振興,台灣價值,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口罩,疫苗,邊境檢疫,群聚

▲各國至少注射一劑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口比例。(圖/翻攝於Our World In Data)

台灣自4月下旬起,連續發生華航機師與諾福特酒店群聚、獅子會友群聚。宜蘭遊樂園群聚、萬華茶藝館群聚等大規模擴散事件,累積本土病例數驟增至883例,快要達到累積境外移入病例數的108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宣布台北市與新北市進入三級警戒。

全國同胞應該繼續加強邊境檢疫、強化接觸追蹤、落實居家隔離、踐行衛生守則、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群聚活動;更重要的還要盡快加速提升疫苗接種率,才能完全終結疫情的威脅。

熱門點閱》

► 江雅綺/民主透明 阻斷疫情假訊息傳播鏈

► 「準三級」疫情來勢洶洶 因應策略應更需集思廣益(陳宜民、郭樓惠)

► 林靜儀/後疫情時代 台灣下一步

► 台灣原來沒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達高峰 短時間難清零(黃韻如、鄭如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