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傑/不用疫苗 戴好N95也能終止病毒傳播

我們想讓你知道…平面口罩只能有限度保護環境與佩戴個人,降低傳染速率,配合國人臉型製作之N95口罩,才能阻止病毒傳播!台灣口罩國家隊不能只停留在平面口罩製造,需要提升到至少N95以上等級!

● 陳志傑/台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

美國CDC於5月7日更正過去一年多WHO不夠嚴謹的飛沫傳播定義,公告氣膠(懸浮微粒)是COVID-19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所以呼吸防護是施打疫苗之前最重要的自我保護方式。

在呼吸防護專業分類中,口罩國家隊生產的平面口罩是用於保護環境,並不像工業級N95(或以上)口罩,可以充分保護佩戴者。

但平面口罩仍然可以有效降低傳播的機率與速率,也就是降低同一時間確診數發生的速率,這樣可避免造成醫療體系過載,進而造成醫護人員感染率上升,進入醫護能量減損的惡性循環。

理論上,如果全國民眾都同時密合佩戴N95,無論是健康或是已受感染,都不會將氣膠散佈於環境中,也因為N95有足夠高的過濾效率,佩戴者不會吸入懸浮在空氣中的病毒微粒,所以不會增加確診數。

CDC,WHO,COVID-19,氣膠,懸浮微粒,呼吸防護,密合度測試,口罩國家隊,疫苗,病毒

▲N95口罩。(圖/路透社)

根據多篇論文報告,2003年SARS與去年COVID-19沈積在不同表面,乾燥後約需數小時至1天時間,即會失去活性,所以理論上全民只要同時正確佩戴N95一天,就可能終止病毒的繼續傳播

然而N95口罩無法涵蓋所有人的臉型,仍有少部份人無法找到足夠密合的N95。目前醫護人員都應以配戴N95為主,但是否有落實密合度測試以及教育訓練則令人擔憂。

若衛福部仍遵循WHO大飛沫的定義來制定政策,表示醫護人員對氣膠(懸浮微粒)的認知不夠完整或是仍有所偏頗,所採行的個人防護策略,就可能無法完全阻隔病毒傳播。

平面口罩只能有限度保護環境與佩戴個人,降低傳染速率,配合國人臉型製作之N95口罩,才能阻止病毒傳播!台灣口罩國家隊不能只停留在平面口罩製造,需要提升到至少N95以上等級!

CDC,WHO,COVID-19,氣膠,懸浮微粒,呼吸防護,密合度測試,口罩國家隊,疫苗,病毒

▲穿戴N95的護理人員。(圖/記者李毓康攝)

相關主管機關需要盡快進行國人臉型調查,分群分齡分類,且公告周知,讓口罩製造商有所依循!對於無法密合的族群,需要提供3D掃描3D列印客製化的口罩,才能完整剔除可能的少數傳播漏洞。

至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因為需要常時間佩戴,需要研發更高保護層級的正壓式電動送風呼吸防護具,甚至是呼吸回饋式呼吸防護具,實質保障醫護能量。

沒有疫苗也能對抗病毒,目前生產的疫苗對下一個病毒很可能是無效的,但做好呼吸防護就能對抗下一個病毒!

熱門點閱》

► 疫情升溫!急診爆、病房滿 醫護處於高度感染風險 聯醫工會向社會求助

► 斬斷傳播鏈!精準危險分層 建立主動快篩監視系統(陳秀熙、許辰陽、陳立昇、嚴明芳、任小萱)

► 疫情重創經濟》李沃牆/缺水缺電又缺疫苗 經濟影響能「校正回歸」嗎?

► 疫情重創經濟》盧信昌/結合補貼與商業 將成台灣再出發關鍵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