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璋/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COVID席捲全球,當AZ、莫德納、輝瑞疫苗問世的時候,就好像NBA杜蘭特、厄文、與哈登三位巨星在布魯克林隊抱團,所有紐約人莫不歡欣鼓舞,夢想著即將解除數十年來的冠軍荒,但是進攻失常,加上不設防的戰術讓布魯克林隊今年在東區第二輪就打包回家。
同樣的劇情Deja Vu(既視感),在全球防疫上演,以色列是全世界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目前全民接種的比例達到57%,如果扣除14歲以下的兒童, 接種率甚至達到78%,已經接近群體免疫的高標數值(80%),然而Delta變種病毒,卻在以色列帶來一波新的疫情,完全接種兩劑輝瑞疫苗的民眾,還是受到了變種病毒的感染。
這個事件對這個防疫策略帶來顛覆性的啟發, 疫苗是防疫最好的進攻武器,但是遇到變種病毒就會失常,廣篩隔離是防守最好的武器,不會失常,縱使是變種病毒,病毒不會跑,要靠人才會跑,只要把染上變種病毒的人最快速度篩檢出來,凍結隔離,就可以抑止變種病毒的傳播。
目前全民上下傾全國之力取得疫苗,但是筆者要提醒的是,以色列的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達到疫苗接種覆蓋率80%的那一天,都不能算是防疫成功, NBA教練的名言,進攻贏得票房, 防守贏得比賽,完全全適用於當前的狀況。
任何一天我們得到了國際的新疫苗,包括筆者在內,都歡欣鼓舞,但是作為一個流行病學家,筆者必須提醒再提醒,防守才能贏場這場戰役。
那麼究竟目前我們的防守策略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空間呢?筆者可以說有兩點,第一,改良篩檢工具,第二、改良採檢方法。
▲快篩。(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改良篩檢工具
所有的人都關注快篩假陽性的問題,但是快篩真正的問題是假陰性不是假陽性,假陽性的患者,必須強制做第二輪的PCR檢驗,可是假陰性的患者,除非有症狀和明顯暴露,否則就會被放回社區繼續傳播,他們不會得到第二次PCR檢驗,也沒有人知道這樣有多少人。
抗原快篩的技術便宜容易取得, 但是技術上的限制,導致這一類產品靈敏度有限制,以國際檢驗的最高品質的大廠,瑞士羅氏和美國亞培為例, 抗原快篩在臨床的真實場域測試結果,靈敏度最高只有75%-80%,也就是每一輪快篩,都會有至少20%染疫的患者被遺漏。
目前台灣各地快篩使用的是台灣生產的抗原快篩試劑,筆者不會說台灣的產品就是品質不好,但是快篩有技術上先天的天花板, 這些產品送到食藥署的高準確度數據是利用標準品測試的結果,不是真實場域的實測結果,兩者是有極大落差的。
目前筆者都沒有看到相關實際場域驗證的數字, 建議食藥署應該要定期使用大數量的實際場域連續樣本 ,定期用PCR測試台灣快篩站使用的各家快篩產品,得到真實靈敏度和特異度,滾動式更新,淘汰品質不佳的快篩試劑。同時,對於機構內的群聚、高感染的熱點、想要清零的區域,都必須一律使用PCR檢驗,甚至要重複檢驗。
▲PCR核酸檢測採檢。(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改良採檢方法
從眾多的臨床研究數字,目前我們已經確認痰液、唾液中有高濃度的病毒, 使用唾液可以自我採檢,比大規模的廣設快篩站效率更快,也不需要讓醫護人員暴露採檢的風險, 北農群聚事件,如果使用人工採檢,除了導致員工進一步群聚,採檢人員也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完成4000人採檢,如果使用唾液自行採檢,就可以快速完成。
採檢就是和病毒在賽跑,你跑得慢,採檢再多也沒有用,就是追不上他,跑得快,辨認感染人員凍結他們的活動,才有可能抑制後續的傳播。
目前國家防疫資源多數用於進行社會補助, 但是錢要用在刀口上,第一流的防守才能幫助我們贏得這場勝利,把資源投入廣篩隔離,才能長治久安。PCR設備、試劑,唾液採檢的kit,都不困難取得,甚至台灣也都有能力大規模的生產。
筆者的夢想是,台灣成立一個機器人操作的關燈大工廠,24小時運轉檢驗全台PCR,我們的ICT和製造業是世界冠軍,只要法令放寬,筆者相信,台灣偉大的科技業領袖很快就能實現這樣的工廠,台灣短期沒有華麗的進攻,但是可以成為防守的A team。
後記:請不要用二元論來評論這本文的主張,加強防守不是放棄進攻,改善篩檢不是不努力取得疫苗。
▲「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可大幅提升PCR檢驗能量。(圖/新竹台大醫院提供)
熱門點閱》
► 黃韻如/血氧機是管制醫材 新加坡卻家戶大放送 淡馬錫基金會如何有感防疫?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李建璋」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疫苗是防疫最好的進攻武器,但是遇到變種病毒就會失常,廣篩隔離是防守最好的武器,不會失常,縱使是變種病毒,病毒不會跑,要靠人才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