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合堂/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吳章甫/台灣大學公衛學院 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
●陳佳堃/台灣大學公衛學院 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因應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全台自5月19日起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迄今已逾一個多月,民眾莫不引頸期盼降級解封的時間到來。渴望回復正常生活是人之常情,然而(微)解封之後最大的隱憂之一為室內活動的增加,特別是如餐廳等無法落實全程佩戴口罩的場所。
▲室內人彼此接近,戴口罩格外重要。(圖/路透)
室內通風是重點
目前已知氣膠傳播是COVID-19重要傳染途徑,由於在封閉空間中氣膠顆粒會在空氣中持續累積,過去以阻絕飛沫為主的防疫措施如隔板等,效果有其限制,因此若政府開放室內用餐後,加強餐飲業室內通風更形重要。
針對防疫之通風規劃需考量許多因素,一般需考量如空間大小、人數、通風設備、空氣流動方向等,對此,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一份室內通風規劃參考指引。
然而如多數指引,除提供SOP或操作原則,若有可量化指標則可進一步協助判斷落實程度與通風成效。本文建議可搭配環境量測評估,而監測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是一個合理可行方式。原因如下:
1. 台灣原本就訂有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其中二氧化碳即為「…用來評量室內人員密度是否過高以及換氣效率是否良好之重要指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室內空氣品質資訊網)
2. 市售之二氧化碳偵測器多為直讀式儀器,操作簡易並可顯示即時濃度(在有正確校正前提下),有利業者自主管理。
▲室內空氣品質連續自動監測儀器。 (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二氧化碳濃度檢測
目前台灣參考大多數國家標準值訂定二氧化碳標準為1000 ppm(八小時值),而香港之認證值為800 ppm(Excellent Class)與1000 ppm (Good Class)。
另一方面,也有科學文獻提出應根據室內場所類型、活動性質以及室外二氧化碳濃度,決定最適當之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限值,以達到防疫效果(Peng and Jimenez,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2021 8 (5), 392-397)。
台灣是否需要依防疫目的調整室內二氧化碳標準值或警戒濃度值,呼籲政府可召開專家會議研議,並提供量測方式、擺放位置與高度等資訊供相關業者參考。
雖然符合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不代表零感染風險,室內人員也不應就此低估風險,但超過標準是可作為警示依據,及早加強控管措施。
台灣身為地球村的一員,在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時刻,仍應謹慎處之。期盼透過以上建議,讓社會大眾能配合指揮中心公告,逐步回復日常作息,又能維持防疫成效。
熱門點閱》
► 李沃牆/大陸「滴滴出行」突遭審查 揭開美中數據安全冷戰面紗
► 單驥/「反殖民主義」外加「一帶一路」 中國如何重塑全球新秩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微解封之後最大的隱憂之一為室內活動的增加,特別是如餐廳等無法落實全程佩戴口罩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