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缺「系統性」校內檢測 台灣校園防線最大盲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但如果你看指引裡的「預防措施」與「後續應變處理措施」,你就會發現一個盲點:指引裡,在一般時期(無疑似染疫者或是確診者時)沒有特別對校內所有學生、所有未打完整(兩劑)疫苗的老師與工作人員的系統性的檢測規定。

● 作者/筆記女王的台德社會觀察分享

台灣過去一周新增的確診案例中有兩例讓大家的神經特別緊繃:一例為北科附工的學生確診,導致學校停課兩周,近三千人須做檢測,其中也有上百人須至集中檢疫所隔離;另一例為幼兒園老師,雖然影響人數目前看起來比較小,也是導致幼兒園停課,數十人須檢測。

COVID-19,疫苗,新北市,桃園市,陳時中,指引,防疫,校園,檢測,篩檢,德國,停課,學生

▲16128、16129個案關聯圖。7日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某幼兒園群聚案,又新增2名幼兒、3名家長確診COVID-19。(圖/指揮中心提供)

也因為這兩例,讓我去看了教育部在八月中特別公布的高中以下學校與幼兒園的防疫管理指引

雖然十八頁的指引內容,真的鉅細靡遺,可看到準備指引者的用心,但是也讓我看到一個非常大的盲點,而這個盲點有可能會是整個校園防疫的弱點。

關於新冠防疫,大方向的重點有三:「預防」、「檢測/診斷」與「後續處理」。

在校園防疫指引裡,尤其強調「預防」與「後續處理」。

在「預防」方面,指引裡考慮了很多學校生活的不同層面,重點在衛生、消毒、確保人員進出的單純、確保老師與工作人員至少打了一劑或是可出示陰性證明、確實戴口罩等,這些都在「預防」病毒進入校園,且「預防」病毒在校園內的傳播。

COVID-19,疫苗,新北市,桃園市,陳時中,指引,防疫,校園,檢測,篩檢,德國,停課,學生

▲地方縣市先前於暑假進行老師們的疫苗接種。(圖/記者湯興漢攝)

在「後續處理」方面,指引裡也明訂了若是出現疑似感染者或是確診者,學校應做得「後續處理」,要確實通報、轉送就醫、匡列接觸者並進行檢測與停課停學等,確保感染鏈能有效查明且能盡速避免影響無限擴大。

但如果你看指引裡的「預防措施」與「後續應變處理措施」,你就會發現一個盲點:指引裡,在一般時期(無疑似染疫者或是確診者時)沒有特別對校內所有學生、所有未打完整(兩劑)疫苗的老師與工作人員的系統性的檢測規定。

(註:但有要求沒打疫苗的或是打完一劑未滿14天的老師與工作人員要在初次入校前提供三日內的陰性證明,之後每七日提供)

也就是說,雖然學校依據教育部的指引會知道,要是學校有人疑似感染或確診,學校要怎麼處理;但,學校在知悉是否校內有人疑似感染或確診這件事上,基本是非常被動的、間接的(除了沒打疫苗的老師與工作人員會定期提供檢測證明外,並沒有其他校內系統性檢測)。

COVID-19,疫苗,新北市,桃園市,陳時中,指引,防疫,校園,檢測,篩檢,德國,停課,學生

 ▲北科附工學生3日傳出確診,環保局人員進入校園進行清潔消毒。(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就上述的最近兩個學校確診案例為例,附工學生跟幼兒園老師都是因為被列為確診者的接觸人,所以才被匡列檢測,然後才被發現也感染了新冠,所以才通知了學校,而有了後續的處理。

也就是說,即使學校知道要是有疑似案例或確診者時他們要如何處理,但因為他們沒系統性的校內檢測,在得知「有校內確診者」這件事上就是會慢好幾拍。

當然,在台灣染疫風險低(比如說如果邊境防疫特別有效)、在學校「預防措施」可以做得非常周全且學校在被通知後「後續應變處理措施」可以很快進行的話,那學校自己「沒有系統性的檢測」這件事問題並不大。

但是,真的有可能可以做到邊境防疫沒有破口且學校「預防措施」可以長時間做得很完善嗎?「後續應變處理」真的可以像這兩例一樣以驚人的速度匡列接觸人員,並進行處理嗎?

德國就是因為覺得防疫不可能做到滴水不露,加上前幾波的經驗已知在匡列接觸人等耗時且無發完全確認接觸鏈,所以在校園防疫上,德國自春天開始特別強調系統性的快篩檢測。

一開始是老師,後來也包含工作人員,學生等。當然各邦政策略有不同,但目前的政策方向基本是,為維持學校實體運作,除非已打滿兩劑疫苗(嬌生一劑)或是六個月內的確診康復者,其他(包括老師跟學生等)基本都要每周自我快篩一至二次。

COVID-19,疫苗,新北市,桃園市,陳時中,指引,防疫,校園,檢測,篩檢,德國,停課,學生

▲為維持學校實體運作,除非已打滿兩劑疫苗或是六個月內的確診康復者,師生基本都要每周自我快篩一至二次。(圖/路透)

幼稚園的孩子,有些邦也是有要求要做自我快篩,另些邦則是發給幼稚園孩子快篩,但是否快篩可自己決定。

若是暑假後剛返校,那像黑森邦就要求前兩周甚至要快篩到三次,之後才回到兩次。若是班上遇上PCR確診者,則是連兩周每天都篩。

漢堡政府還特別在網上放了影片連結給孩子們看,用輕鬆的語氣告訴孩子們怎麼做自我快篩。

網頁上還寫了,「自我快篩很簡單,…只要曾經挖過鼻子的人(相信學生們都曾有過)就可以自己做快篩。」我想,這是我看過的最直白的政府網頁內容了。

COVID-19,疫苗,新北市,桃園市,陳時中,指引,防疫,校園,檢測,篩檢,德國,停課,學生

▲新北市政府於新北聯醫三重院區開設簡訊篩檢站,提供收到細胞簡訊的民眾進行快篩。(圖/記者湯興漢攝)

回到台灣的校園防疫指引,我想教育部花了很多心思在準備指引上,指引也非常鉅細靡遺,但是不能僅執著於「預防措施」的細節而沒看到指引裡這個大盲點。

如何讓校園內也可以有規律性的系統性的檢測,是很重要的議題,應該進一步討論。不能僅等沒打疫苗的老師們的檢測回報或是靠因為學生或是老師被間接匡列接觸者後確診後才啟動後續應對措施。

當然,這也不代表台灣就要做像德國那麼大規模的校內自我快篩檢測,畢竟台比德染疫風險小、預防措施的確實度高且後續匡列處理的效率上也是相對高。

且進行這些系統性的校內檢測會對政府多出一筆預算上的負擔,加上檢測一定也是有偽陽偽陰的問題,所以政府在考量過成本與效益後不見得會想大規模的推動。即便如此,也是可以考慮至少針對比方說風險高的地區要求學校有比較系統性的檢測。

COVID-19,疫苗,新北市,桃園市,陳時中,指引,防疫,校園,檢測,篩檢,德國,停課,學生

▲長時間停課,對教育、社會、兒少心理健康與經濟等都會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但要是政府不打算推動,不代表學校或是民眾自己不可以做。

比方說,要是家有學生老師們,且常跑班或是還要去補習班安親班等,會接觸特別多人,那就可以考慮自己買快篩試劑放在家。可以定期或至少在有身體不適時,隨手取得試劑,做一下檢測,若真染疫可以及早反應,讓自己早點獲得治療也保護身邊的所有人。

備註:德國一直以來沒有對所有人的普篩規定。但他把校園快篩從今年春天開始視為防疫政策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不想再讓孩子們停學了,因為他們知道長時間停課,對教育、社會、兒少心理健康與經濟等都會有非常大的負面且難以回復的影響。

熱門點閱》

► 李建璋/釐清疫苗嚴重不良反應 台灣亟須第四期臨床實驗

► 黃竣民/天價M109A6自走砲 真讓砲兵戰力升天?

► 李沃牆/協助疫情下的年輕人 勿讓他們淪為下流世代

► 王志鵬/美日英澳齊聚西太平洋抗中 台灣西南海域卻低調安靜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筆記女王的台德社會觀察分享,原標題為「你知道台灣校園防疫措施有一大盲點嗎?」。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