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小漁村/預防勝過治療 請跟孩子談談「性」

我們想讓你知道…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去教導她們「正常」的性觀念,不僅讓孩子從小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其他的孩子,預防總是勝於治療。

 

▲孩子常對各種事都帶有好奇。作者指出,在「性」、身體保護的觀念更是需要父母引導。(示意圖/pixabay)

心理師的小漁村/諮商心理師

日前網路媒體跑出一則新聞:

「南彰化某鄉鎮一所國中男學生,對異性好奇,竟對一名還在就讀幼稚園的女童猥褻,甚至對女童舔下體⋯⋯。」

此類的新聞層出不窮,看了令人心痛,心疼那名無辜的幼稚園女童,也對那名正值青春期克制不住衝動的男學生感到惋惜,惋惜若能多些的預防與引導,悲劇是否不再頻繁上演。

留意孩子對性的知識和自我保護觀念

上週六,就讀小五的大女兒邀請同學來家裡,三個女孩嘰嘰喳喳宛如小麻雀無所不聊,有意思的是,她們很大方請我一起加入,我也就邊陪小女兒玩,耳邊聽著青春期前哨的女孩兒熱門話題。

「誒,那個OO男同學都會躲在棉被裡偷看A片,還說更色情的有B片跟C片。」

咦,她們在談論的是情色片最新的分類嗎?就在我陷入思考時,大女兒冷不防丟了句話問我:

「媽媽,那個OO男同學說A片裡的刺進去身體是什麼意思啊?他最近常跟班上的同學說這句,講完就一直笑。」

三個女孩瞪大眼睛等待我的回應,正如我在上次的【和孩子談心說性所言,關於孩子對性知識的好奇,我向來照單全收。

我:「我想他想說的應該就是男生的陰莖進入到女生的陰道裡面,也就是所謂的性交過程。下次或許妳們可以直接清楚點明他的意有所指,你們越害羞,他就越覺得好玩想要捉弄大家。」

接著除了傳遞簡易的健康性觀念與身體自我保護的觀念,也順勢了解現在小學高年級的性知識,誠心希望看到此文的家長能夠有所留意。

與孩子同步 適當引導、合理限制

大女兒告訴我,班上許多同學常常看色情圖片跟A片,我問她怎麼知道?她說不少同學的爸媽都給他們平板或手機自由上網,同學趁著爸媽不注意的時候,躲在棉被或角落搜尋。不曉得大家是否記得,幾年前我寫過關於風靡全球可怕自殺串連「藍鯨遊戲」,許多專家學者去探討這些青年子弟為何深陷其中,其中最大關鍵為孤單及尋求認同。

現在科技發達我們該與時俱進,但對於探索期的青春學子而言,帶著一顆懞懂好奇的心獲得新知識是好事,然而若沒有適當的引導與限制,孩子可能為了尋找安全感與認同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我自認不是太勤奮的媽媽,懶得天天翻孩子聯絡簿,懶得天天下廚,甚至三五天才將成堆的衣服摺好。但我唯一堅守「親子對話」這條路的通暢,我讓我的孩子知道無論何時何地何事,媽媽都會張開耳朵傾聽,不帶先見不帶批判,讓他們隨時有安全的環境可以整理自己,讓他們知道媽媽的心靈與他們始終保持連結。

▲作者指出,要保持和孩子良好的對話。(示意圖/pixabay)

無知是最大的殺手

小時候,我最討厭當我提出問題時,大人總是左閃右避的回:

「不要管他們啦!」

「這你不懂啦,長大就知道了。」

等這些話來搪塞孩子的好奇,你知道當大人越不肯談,小孩的好奇心就越重。關於性的探索,我在小學高年級時也會和班上女同學聊,「性」對我們那個年代而言仍是相對封閉且禁忌,我們談誰的阿公看色情片,又或者偷看到父母的性交畫面等,這些話題對當時的我們,可說是刺激又有趣,因為家裡不談,而學校也只有粗淺認識身體的健康與教育,另一方面也導致我連衛生棉都不會使用,小五乳房發育到B罩杯時被男生恥笑的自卑。

十年前升格成了母親,我就決定捨棄那些「雞雞」、「弟弟」、「妹妹」等暱稱來稱呼性器官,剛開始先生大感驚訝,然而他也逐漸理解我想傳遞給孩子是正確健康的性知識,除了替這些性器官「正名」,也陸續購入繪本等相關媒介,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去教導她們「正常」的性觀念,不僅讓孩子從小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其他的孩子,預防總是勝於治療。

你會發現,開口與孩子談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總是避而不談。

熱門點閱》

►工作待辦事項多 該速戰速決還是謹慎行事?

►麥克阿瑟推農業改革靠他! 奠定台灣經濟基礎的神祕烏克蘭人

►俄羅斯為何屢攻不下烏克蘭? 空軍、陸軍曝露出兩大缺點

►黃軒/餐廳不禁內用「六大用餐要點」 「坐隔壁」風險最大!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心理師的小漁村」臉書,原標題「信不信?你都該跟孩子談談性」。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