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白宮會見美國總統拜登,成為拜登上任後首位訪美的東南亞國家元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3月26日起,到美國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李顯龍是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第一位訪問華府的東協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新加坡也是第一個公開表態對俄實施制裁的東南亞國家。
李顯龍的美國之行具有指標性意義。美國原訂3月28—29日舉行的東協峰會,因多個東協成員表示不克與會而被迫延期;與此同時,中共外交部旋即宣布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4國外長於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別訪問中國大陸。有外媒指出,這一來一往凸顯華府意圖在印太地區建立的「反中」倡議,已經面臨挑戰。因此,李顯龍的訪美特別受到拜登政府的歡迎和重視;但也不免讓外界質疑,新加坡一直強調的「不選邊站」,還能持續下去嗎?
貫徹原則與利益 星國制裁俄國
受到地緣政治環境的影響,新加坡長久以來都在追求一種平衡的外交政策。李顯龍說:「作為一個小國,我們力求和所有國家,不論大小,維持良好關係。我們不能選邊站,而是根據一直秉持的原則和長期的國家利益,規劃自己的前程。」因此,選不選邊要看議題,涉及原則和利益的時候,新加坡還是勇於表達它的立場。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不會選邊站,以利益和原則為導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原則方面,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一個危險的先例,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所戴「所有國家,無論大小,其主權、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都須受到尊重。」這個說法言之成理,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對於國際條約和國際組織在維護全球與地區安全發揮的作用提出質疑,要求加速聯合國包括安理會在內的改革。
在利益方面,新加坡目前已對莫斯科實施金融和貿易制裁,並禁止將包括電子產品和計算機在内的某些商品出口到俄羅斯。新加坡的立場比東南亞地區大多數鄰國表現的更為明確和堅定,這是經過一番利弊得失的考量。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治學院」教授顧清揚表示,對俄制裁不免影響雙方的貿易或投資活動,但所幸,俄、烏兩國在新加坡整個國際經濟板塊占的比例很小,新加坡受到的衝擊不大。
印太戰略遏止中共 星國避免過度刺激
印太戰略是李顯龍此次訪美與拜登討論的另一個重點。美國視中共為戰略競爭對手,設計印太戰略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遏制中國勢力的擴張。隨著中美緊張關係的升高,遏制中共的目標就更為凸出。拜登向李顯龍表明,美國不會因烏克蘭戰爭而忽略對印太戰略的重視,認為新加坡應在印太扮演重要角色。
新加坡與美國在1990年簽署《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在2019年加以更新。根據協議,美國可以使用新加坡巴耶利峇(Paya Lebar)空軍基地和三巴旺(Sembawang)港設施,新加坡則派有三支空軍訓練分遣隊在美國訓練,並計劃於2029年在關島設立第四支空軍訓練分遣隊。
但新加坡與美國的防務合作,並不代表星國要加入美國遏制中共的行列。李顯龍此前曾表示,不希望東南亞成為美中博弈的前哨站。他更在2021年8月舉行的「阿斯彭安全會議」(Aspen Security Forum)上警告:「美中之間發生衝突不僅對兩國,而且對全世界都將是個災難。」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示警美中衝突會帶給全球嚴重後果。(圖/路透社)
新加坡擔心捲進中美軍事衝突。星國扼守麻六甲海峽入口,等於控制中國的戰略石油通道;雖然新加坡是一個主權國家,但在美國駐軍的壓力下,若美方要封鎖海峽,新方很難加以拒絕,這就形成中共的「馬六甲困局」(Malacca dilemma)。新加坡因「懷璧其罪」,即使聲稱保持中立,也難以避免「兩大之間難為小」的困境。
李顯龍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參與表示歡迎,但他在與拜登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刻意避免提及中國。碰觸印太戰略問題,李顯龍希望美國不僅要確保區域安全和力量平衡,也能推進貿易和投資。因此,他特別關注的是建立「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一些細節問題。李顯龍表示,美國運用IPEF作為該地區的接觸手段,應立足於共贏,而不僅僅是建立在戰略、安全和潛在敵意的基礎之上。李顯龍並且認為,「美國應考慮引導方向,防止擦槍走火。」
新加坡是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李顯龍聚焦於印太戰略的經濟層面,主要因為新加坡的生存發展和「全球化」密不可分。除此之外,新加坡也要避免因參與印太體系而引起中共的疑慮,危及雙方的經貿合作關係。因此,新加坡期待中美維持良好關係,讓它在外交上擁有「左右逢源」的有利環境。
關注兩岸問題 李顯龍警告台海可能是衝突點
新加坡一向關注兩岸問題。台星沒有邦交,但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關係相當密切。新加坡多次在海峽兩岸官方交流中擔任第三方角色,包括1993年的「辜汪會談」和2015年的「馬習會」。身為地主國,新加坡能以細膩的外交手腕,協調極具敏感性的兩岸對話問題,結果賓主皆歡,可說相當不易。
▲近年台海關係緊繃,星國警告有衝突可能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近年兩岸關係緊繃,引起新加坡政府的關切。李顯龍曾警告台海是潛在衝突點,可能引發美中誤判。李顯龍此次訪美期問,即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的對話會上談到了台灣問題。李顯龍表示:「我們都希望看到台灣的現狀能持續下去,如果有改變,絕對不能以暴力或非和平方式。這很難處理,不僅牽涉經濟、戰略問題,也關乎政治和當地民眾的感情。所以這是長期才能處理的事。」
我非常同意李顯龍的上述說法,他畢竟是全球華人社會的傑出政治領袖,深刻了解兩岸的政治形勢和兩岸人民的想法。我認為台灣現在的國際處境比新加坡困難許多,缺乏「不選邊站」的能力和活動空間。因此,台灣更應該期待中美維持和平共存的良好關係,也必須更懂得如何根據本身的利益來選邊。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現在的國際處境比新加坡困難許多,缺乏「不選邊站」的能力和活動空間。因此,台灣更應該期待中美維持和平共存的良好關係,也必須更懂得如何根據本身的利益來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