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璋/MIS-A致死率是兒童的3倍! 染疫後突發燒就要就醫

我們想讓你知道…COVID過後,突發高燒,就要就醫檢查。 只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會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

▲MIS-A與兒童相似的是,通常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三分之一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 李建璋/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

確診人數逐日下降是好消息,但是確診後的2至12週可能產生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預期會陸續傳出相關的案例,要小心以對。

MIS-C(Children)這個新疾病最早在2020年4月被發現,英國東南部兒科醫師發現10天內,有8位曾感染COVID兒童產生類川崎氏症候群的疾病而定義,兩個月以後,美國和英國的醫生陸續報導16位成人也發生類似的疾病,因此繼而定義MIS-A(Adult)。

與兒童相似的是,成人族群也是以非洲、拉丁裔為主、通常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三分之一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實驗室數據發炎指數上升。

MIS-A致死率是兒童的3倍! 症狀五花八門

與兒童不同的是,成年人病患全都有心臟症狀,包含胸痛、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另外成人更嚴重,約有一半的患者須進加護病房,整體死亡率高達10%,較兒童的1~3%死亡率高出很多。

MIS-A病例報告後,為醫師帶來了更多困惑,每個人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的中風、幻覺、腸胃道的腹痛、腹瀉、肝炎,皮膚的紅疹、血液的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新陳代謝的血糖上升酮酸中毒,肺臟的陰影或積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組合,找不到一個固定的臨床標準作為確診定義。

▲MIS-A整體死亡率高達10%,較兒童的1~3%死亡率高出很多。每個人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的中風、腸胃道的腹痛、腹瀉、皮膚的紅疹、血液的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新陳代謝的血糖上升酮酸中毒,肺臟的陰影或積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組合。(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MIS-A診斷「123法則」 染疫後突發燒須就要就醫

美國疾病管制局為了公共衛生調查的一致性,訂定了一個診斷標準。可惜,診斷標準就和疾病本身一樣複雜,不容易使用,我想了很久,決定使用123法則來幫大家歸納,123法則是:1個先決條件,2個必要條件,3個器官受損。

1個先決條件

必須是COVID感染過後,PCR、快篩或是抗體任一陽性都可。

2個必要條件

發燒加上發炎(血液指標 CRP、Ferritin、IL-6, PCT上升)。

3個器官損傷

必須包含心臟或皮膚黏膜的三個器官受損,最常見是心臟、腸胃、與神經學

民眾可以更簡化,COVID過後,突發高燒,就要就醫檢查。只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會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

早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合併抗血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所以民眾有懷疑的症狀,趕快就醫,才不會耽誤到病情。

熱門點閱》

►小林同學WTT告捷奪冠 一派沉靜下殲滅勁敵

►康信鴻/美通膨不是暫時性 全球經濟衰退伴隨物價上漲

►小戴印尼公開賽封后 誰能再為台灣羽壇續寫傳奇

►網軍大行其道 對自身言論負責才配享有言論自由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李建璋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建璋醫師

李建璋醫師 李建璋醫師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