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璋/猴痘不至大流行 星星之火就捻熄

我們想讓你知道…雖然我們可以謹慎樂觀,但是疫情累積的速度由線性成長快轉變成指數成長,帶來了一些憂慮,新冠疫未了,猴痘又來亂,我們要提早準備,才不會爬出平底鍋掉入火坑。

▲猴痘目前已知會由呼吸道和黏膜近距離接觸感染,病程2~4週,傳播期很長,在痘痘結痂以後還有傳播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李建璋/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

Omicron疫情趨緩,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5月以來,從南歐、西歐開始,猴痘開始蔓延擴散,有形成一波新疫情的態勢。

猴痘是一個病毒傳染的水泡疾病,發疹之前,會有發燒、淋巴腺種、頭痛、全身痠痛、倦怠等症狀。最早於1958年,在實驗室的猴子發現,1970年第一次在人類發現,往後的流行病爆發都僅限於中非和西非男同性戀,尤其是剛果共和國。

猴痘危險因子:同性間性行為、接觸確診者、前往疫區旅行

猴痘雖然名為猴,實際上在老鼠與松鼠身上更容易發現。自5月開始,歐洲和北美陸續爆發人傳人流行,超越原本動物傳人的途徑,而且不限於同性戀接觸史,截至6月24日,全球已經有4,147起確診案例,有形成另一波新全球疫情的態勢,因此引發關注,目前的疾病已經是一個新型態的疾病, 除了同性戀,醫療工作者照顧病人過程也被感染,所以WHO近期會召改名會議,矯正猴痘是非洲同性戀疾病的刻版歧視印象。

猴痘目前已知會由呼吸道和黏膜近距離接觸感染,病程2~4週,傳播期很長,在痘痘結痂以後還有傳播力,最強的危險因子有三:同性戀性行為、接觸確診者、疫區旅行。猴痘有可能導致肺炎、腦炎、眼炎,演變成重症,死亡率大約3.6%。

猴痘病毒不易變異、傳播力可控 無須過度擔憂

不過大家可以保持樂觀地保持謹慎態度,因為猴痘應該不至於演變成下一波新冠病毒,來自於以下原因:

首先,猴痘是DNA病毒,不是RNA病毒,RNA病毒如新冠,變異快,DNA病毒穩定,不易變異。

第二,猴痘對天花病毒疫苗有效,暴露前或暴露後使用都可以,大約有85%保護力。

第三,基因分析顯示目前的爆發還是來自同一病毒,不是多點爆發。

第四,猴痘的R0值大約2~3,相比於Omicron R0值12,傳播力不至不可控。

超前部署 捻熄星星之火

▲雖然羅氏、賽沛、和biofire三大廠都有在開發疫苗,但目前並沒有穩定的商業化PCR或是血清檢驗供採購,所以國內實驗室依照WHO指南發展的檢驗,需有個可以提量增產的計畫。(圖/路透)

對公共衛生的啟示最重要是要在星星之火就把他捻熄。

首先,要啟動邊境檢疫,對於疫區歸國民眾發燒或是身上有紅疹,都要主動通報與檢驗隔離,並且疫調。其次,除了醫護,也要開放同性戀患者或是前往疫區旅行國民可以接種天花疫苗。

有了新冠經驗,這一次猴痘一定要超前部屬,雖然羅氏、賽沛、和biofire三大廠都有在開發,但目前並沒有穩定的商業化PCR或是血清檢驗供採購,所以國內實驗室依照WHO指南發展的檢驗,需有個可以提量增產的計畫。其次,疫苗肯定會引發全球爭奪。舊的天花疫苗,美國CDC有超過上億的儲量,應付生化戰,是否會釋出未定,但是舊疫苗會有心肌炎,新疫苗JYNNEOS是減毒活性疫苗,由丹麥生技公司Bavarian Nordic 發展,在2019年取得美國和歐盟的許可,效果和安全性更甚上一代,相關單位也要想辦法引進。最後,tecovirimat是目前已知最可能有效的藥物,由美國紐約一家生化國防藥物特殊公司SIGA所販售,是否和國防採購一樣,要批准才能買,也要開始引進儲備。

雖然我們可以謹慎樂觀,但是疫情累積的速度由線性成長快轉變成指數成長,帶來了一些憂慮,新冠疫未了,猴痘又來亂,英文諺語說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fire ,我們要提早準備,才不會爬出平底鍋掉入火坑。

熱門點閱》

►謝金河/全民幫用電大戶買單 是思考電價費率的時候了

►雪影/《女外科》蔡淑臻詮釋有血有淚的小劉醫師 粉絲敲碗第二季!

►兵馬俑可展殭屍卻不能 宗教原就是藝術常見題材 

►戴凡真/觀光業迎春燕 加速觀光數位轉型是必要條件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李建璋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建璋醫師

李建璋醫師 李建璋醫師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

李建璋醫師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