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沒有胡蘿蔔和棒子 公立大學世界排名直直落

我們想讓你知道…別人的進步只會快且會更快,反觀台灣公立大學的進步卻只會慢,且會愈來愈慢。

▲根據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在公立大學部分,普遍不佳且多數下滑,今年台大的排名為187名,較去年的113名下跌74名。(圖/記者李毓康攝)

●單驥/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院士

我們常見世界前500大企業的排名,也每年看到各大學世界的排名。

根據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在公立大學部分,普遍不佳且多數下滑;今年,台大的排名為187名,較去年的113名下跌74名,明年是否會跌出200名外,尤值關心。

公立大學以企業型態運作 私大辦學漸優於頂大

沒有人認為大學是企業。然如今,在台灣,多數的大學都以各種企業經營的型態在運作,其中尤以學分班或是各種MBA班的開辦為代表。

在台灣,各大學因教授的薪水普遍偏低,再加以退休年金被大砍,許多大學教授須以學分班授課或兼職的方式以彌補收入,這些工作,都有可能影響正職的教學及研究;而學校的行政兼職,也失去往常的身份與吸引力,為此,學校在行政上,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凡此種種,或許可以說明台灣公立大學排名直直落的部分原因,但它的問題絕不僅止於此。

在這次泰晤士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醫藥大學(251-300),台北醫學大學(301-350),亞洲大學(351-400)的排名是緊跟在台大之後,且在清華(501-600),陽明交通(501-600)及成功大學(601-800)之上,這樣的情形說明了,台灣的一些私立大學,不論在經營效率或是學校治理上,都遠較多數台灣的公立大學為佳,因此,台灣目前在高等教育上的困境,竟也有奮發突起之勇者,著實令人驚豔,未來亦不無可能超越台大。

▲在這次泰晤士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的排名緊跟在台大之後,此訊息透露出台灣的一些私立大學,不論在經營效率或是學校治理上,都遠較多數台灣的公立大學為佳。(圖/亞洲大學官網)

台灣高教困境 源於上世紀末教改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今台灣高等教育之所以陷入困境,它的原因應可追溯到1980年代後期台灣的教改。1987年時,由「台大自由之愛」發起《大學法》修法運動,其後有12間大學、14個社團參與「大學法改革促進會」,是年7月,蔣經國指示修正《大學法》,1989年9月,有829位教授連署聲明並向立法院請願,而後,在1993年12月6日學生於立法院禁食靜坐後,次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大學法」的修正。其後的多次修正,重點在於學生會及學生在校務會議中名額的保障等。

高校世界排名居前者,多為美國高校;若與美國相較,現今台灣的《大學法》與美國公私立大學的運作有諸多不同,而這也是現今台灣高等教育陷入困境之所在。

美國大學董事會遴選不透明 校長一人乾綱獨斷

以美國的公立大學為例,有許多州都有聯大系統,如加州大學(UC)下設有柏克萊、洛杉磯等知名分校,而在這些分校之上,設有董事會 (Board of Regents),其他如德州、堪薩斯州等都有類似董事會的設立。

該董事會通常由州長任命,而各分校的校長人選通常是由上述董事會遴選後,全權決定,而與台灣不同的是,新任校長的遴選及決定,在許多案例中,也沒有原學校老師及學生的參與,而學校的老師及同學,是在人選確認公布後才會得知,套句台灣的流行語,它就是百分之百「黑箱作業」的。

更有甚者,美國公私立大學的校長,可視為大學的CEO,他有很大的權力,諸如各學院、系所的整併及重組等,都是校長一人可以乾綱獨斷的,而在這重組的過程中,有許多終身職的教師,若無法被安排(插)至新組成的院或系所時,因原有的院及系所已不復存在,故其將喪失原終身教職的保障,而面臨失業或須另謀教職,因此,美國大學的教師雖有終身職的名義,但其實質的保障可能比台灣公立學校為差。

▲美國有許多州都有聯大系統,如加州大學下設有柏克萊、洛杉磯等知名分校,而在這些分校之上,設有董事會。圖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LA)。(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台灣高教對教師有充分保障

具體而言,以台大法學院李姓助理教授不續聘案為例,在台大不續聘案被駁回後,高等行政法院復再駁回台大再申訴之請,為此,台大無奈下請求釋憲,之後,2022年7月29日憲法法庭終於作出裁決:公立大學(台大)就不續聘被駁後,再申訴時,當有權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此外,(台大)法學院教師評鑑細則亦為合憲。由此案亦可證明台灣的高等教育對教師的保障是十分充分的。

美國公私立大學校長有權可直聘各學院院長,而校方(如副校長)及學院院長亦有權決定是否給教師終身長聘合約,校長及董事會也有權否決給予終身聘之建議。惟若校長和各級主管表現未能達標時,也有可能隨時被撤換。

此外,各系教師年度若得到若干美元的加薪額度時,則系主任有權決定系上老師的不同加薪額度,且通常校方亦會硬性規定,系上每位老師的加薪幅度應依每位教師表現(merit)之不同而有所區別,更不可打著「「教授治校」旗號,任由大家瓜分。

校園民主與校園民粹共生

為此,在美國的公私立大學裡,是沒有聽到什麼「校園民主」的口號;而「教授治校」的理念,也與台灣相差甚遠。在美國,不論是校長、副校長、院長、系主任等都屬於學校「管理團隊」,當然也都是教授,也當然是「教授們治校」,相對的,一般的教師及學生,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無權參與的。

依台灣《大學法》第8條規定,「大學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大學」,然依該法第15條規定,「大學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為此,它架空了校長的權力。此外,依該法第20條規定:「大學教師之聘任、升等、停聘、解聘、不續聘及資遣原因之認定等事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如此一來,也進一步架空了系所主管、院長、教務長或副校長裁量權,這是現今台灣各公立大學的真實寫照。

校園民主的結果,也必與校園民粹共生,現今台灣的公立大學校長、院長等人在既沒有胡蘿蔔也沒有棒子下,是很難有所作為。

更有甚者,大學裡,教師的能力也當然各不相同,若是教師的能力不論是依常態分配,或是卜瓦松 (Poisson)分配,能力強者永遠都是少數,為此事事投票的結果,能力強者是永遠都投不過能力次強者「及」較弱者結合後的多數,精英領導變得很不現實,也常常淪為自取其辱的笑柄。當然,在台灣的學校裡,最好的明哲保身之道就是作伙鄉愿。

大學雖不是民營企業,但其效率及成績也是重要的,否則也對不起納稅人。由上述的說明可知,若是民營企業的「管理團隊」也須由員工票選,公司的大小決策也須員工投票決定時,這公司的效率自然是不堪聞問。大學的經營當然也無法例外。

離「水手與督察」越遠 退步越快

在Edward P. Lazear 所著《經理人的人力資源管理》一書中,他曾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他說在中國,曾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群划船的水手們同在一條船上打工,雖是同事,但總擔心有人會偷懶,一路上沒有用力划,而造成勞逸不均,因此,水手們就想出一妙招,那就是由這群水手們自己都出點錢,請來一個拿鞭子的督察,一路上他無須划船,只須監看這群水手們,誰要是偷懶就給他狠狠地抽上一鞭!

相對於美國公私立大學的實例,他們的管理團隊,就是這船上的「督察」,這無關民主,也與學術自由無涉,他的目的,就是讓大學在研究及教學上更專注於追求卓越,也讓大學裡減少不必要的內鬥與交易成本。

▲影響台灣公立大學表現的相關因素,如經費、薪給、退休金、教育部的重重管制等。(圖/記者湯興漢攝)

影響台灣公立大學表現的相關因素如經費、薪給、退休金、教育部的重重管制(如卡管案)等,都是重要因素,惟如上述,台灣的三所私立大學在評鑑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其理由又安在?本文認為,這些私立大學在管理上比較接近於上述「水手與督察」的例子,而在公立大學中,誰離「水手與督察」的例子愈遠,誰的名次就會掉得愈快。

本文實無意貶低台灣的公立大學,唯本文須嚴肅地指出,在國外絕大多數大學都沒有採台灣《大學法》這種權責不分的「全民共管」模式時,台灣公立大學的世界排名,很可能只會一步步(快速?)地往下滑,原因無它,這是因為:別人的進步只會快且會更快,反觀台灣的進步卻只會慢,且只會愈來愈慢。

熱門點閱》

►趙春山/民進黨高喊抗中保台 中美卻重啟對話

►高虹安模式 可讓柯文哲打2024選戰

►黃珊珊應走自己的路 打倒藍綠高牆就不該寄生藍綠

►林忠正/2022年地方選舉就是藍綠基本盤的對決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工商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單驥專欄

單驥專欄 單驥

政治、經濟與法律常連動在一起,我試著在三者間找到平衡點。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APIAA院士。曾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公平會委員、外貿協會副董事長、中大管理學院院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