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總投票率僅約61%,創下了我國地方選舉的新低。(圖/記者鄧木卿攝)
● 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
26日順利舉行了九合一地方選舉,除了嘉義市延後舉辦以外,其他各縣市首長都在週六順利選出了新一屆的地方首長。本屆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共拿下13席(得票率50.3%);民進黨拿下5席(得票率41.62%);民眾黨則取得新竹市一席(得票率1.49%);另外還有無黨籍2席。此外,總投票率約為61%,有多個縣市未達六成,創下了我國地方選舉的新低。
縣市長連任者高過以往
檢視本次選舉結果,可以看到幾個特徵。首先,本屆的連任率比過往兩屆都高。2014年有12位縣市長尋求連任,8位連任成功;2018年有14位尋求連任,也是8位連任成功。今年也有13位現任縣市長尋求連任(不含尚未投票的嘉義市),只有外島的澎湖和金門連任失敗,其餘本島的11位全數連任成功,和過往相較,現任優勢特別突出。
之所以會有現任優勢,主要的原因在於今年選情整體而言偏冷,沒有重大的人、事議題激化選舉。2014年有太陽花學運、2018年有韓國瑜效應,都帶動全國選情。相較於此,今年在沒有重大人、事議題的激化下,不止投票率因此偏低,二方面現任者只要沒有重大的執政弊案或瑕疵,在沒有外部重大的人、事議題干擾下,現任優勢就顯得特別重要。
以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四個尋求連任的直轄市為例,選舉到最後一刻,選情都相對冷淡。除台南市之外,現任者也都呈現大幅度的勝差連任成功。在競選過程中,侯友宜、盧秀燕、黃偉哲、陳其邁,也都冷處理選舉議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北市長侯友宜,無論是辯論會或是對手的任何質疑,千篇一律回答「好好做事」,冷處理、不處理選舉議題,就可以憑著現任優勢順利連任成功。這固然與候選人特質也有關係,但現任優勢在今年格外突出,反映了大環境沒有重大刺激,整體選情冷淡的影響。
▲本屆的連任率比過往兩屆都高,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更是一口氣拿下115萬票,高達62%的得票率。(圖/鏡週刊)
高虹安模式可能讓柯文哲用以打2024選戰
先分析三黨選後對2024的影響。首先是民眾黨,本屆選舉民眾黨開始插旗地方首長,在縣市議員的部分也開始攻城掠地,替柯文哲的2024總統之路提前佈局。柯文哲擅長以議題帶空戰,但地方選舉仍以陸戰為主。今年的地方選舉,民眾黨靠柯文哲的聲量開始佈局地方組織,台北的黃珊珊雖是以無黨籍參選,但被視為柯文哲在台北的接班人;新竹市則是提名高虹安,而且受到一些爭議事件的影響,高虹安的競選聲量可以說是全國數一數二高。
此次新竹市的勝選,方程式大概是:「下架民進黨」為藍白主訴求,然後民調贏過國民黨,最後操作棄保贏得選舉。這個「新竹模式」是否成為柯文哲2024的選戰主軸,可以繼續觀察。此外,在縣市議員的部分,民眾黨則是一口氣提名86席縣市議員,最終當選14席。無論如何,這場選戰已經替柯文哲問鼎2024總統大選架好舞台,未來兩年柯文哲也不會在政治舞台中缺席。
林智堅失利 民進黨集體栽跟頭
再回到兩大黨來看。對於民進黨來說,這次的選舉「開高走低」。以台北和桃園為例,陳時中、林智堅完成提名之後,民調一度穩定領先,陳時中有望成為1994年陳水扁之後,將近30年來終於再有一位民進黨籍的首都市長,深獲蔡英文主席與民進黨的期待。然而,隨著林智堅身陷論文風暴,最終退選;而陳時中競選團隊不斷出現小問題,在國民黨的蔣萬安與柯文哲力挺的黃珊珊發動仇恨值選戰之後,選情也反轉直下。林智堅的論文案,也連帶衝擊到新竹市的選情,整體來說,成為北台灣在競選初期就造成選情出現變化的關鍵事件。民進黨在台北、桃園、新竹甚至基隆等北部的關鍵選區全軍覆沒,將直接衝擊黨主席蔡英文的領導地位。蔡總統已經在選舉日當晚宣布辭去黨主席,執政黨黨內權力提前交接的現象值得觀察。
▲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涉嫌抄襲,發包工程涉嫌舞弊,重創民進黨在桃園市、新竹市的選情。(圖/記者屠惠剛攝)
最後是此次拿下13席,得票率更是衝過50%,贏得地方選舉的國民黨。在不包括嘉義市的13席內,有8席為現任者尋求連任,南投、連江為繼任,重大的勝利指標是基隆、台北、桃園。除了澎湖和金門兩個外島縣市連任失敗,在本島可謂大獲全勝。在勝選之夜,黨主席朱立倫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談話格外令人注目。
朱侯互動會是2024藍營關鍵
朱立倫提及「非綠陣營」的勝利,侯友宜更是大談中華民國與台灣,次數多過於新北,彷彿是總統級的勝選感言。侯、朱的互動格外值得注目。場景拉回四年前的2018,當時的國民黨在吳敦義的操盤下贏得選舉,但成為共主出馬競選2020的,卻是選戰中聲量最高的韓國瑜。此次朱立倫以逸待勞領導國民黨拿下勝選,其中新北市侯友宜更是一口氣拿下115萬票,高達62%的得票率。兩人在勝選感言的弦外之音,對國民黨來說,侯友宜、朱立倫是否問鼎2024,也將牽動黨內的競爭。
本文最後想談一下選舉結果是否對兩岸以及國際解讀產生影響。本屆選舉吸引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媒體也報導有超過80家外國媒體前來關選,筆者本人在選前就接受了德國、法國、新加坡、英國等媒體的採訪。今年選情「內冷外熱」,主要的原因在於過去一陣子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加上選前中共剛剛舉行「20大」,台灣的選舉在選前被許多外媒視為用以檢視兩岸關係的指標之一。在選前,蔡英文總統確實有意將選舉提升為「抗中保台」的格局,以選舉結果來看,這個選舉議題的操作顯然沒有成功。
總統選舉兩岸政策是核心議題
但是否就能視為台灣的兩岸政策需要調整,筆者認為也無須擴大解讀。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這場選舉畢竟是地方選舉,每個縣市競選議題都有不同,抗中保台只有在台北市等少數縣市略有辯論,中南部、東部等大部分縣市,兩岸關係甚至稱不上競選議題。
第二,台北市、新北市可以說是抗中保台少數略有辯論的選區,但國民黨的蔣萬安主打仇恨值,新北的侯友宜更是以「好好做事」不予回應。在對手陣營不願表態的情況下,兩岸議題無法成為辯論主軸。當然,這也受到選舉層級是地方選舉的影響,兩岸關係可以淡化處理。一旦回到總統選舉的格局,兩岸議題才是真正提出檢驗的核心議題。
第三,中國對台灣選舉的關注下降,甚至也是冷處理,讓民進黨不容易有新的議題可以施力。以2020年為例,民進黨在2018敗選之後,2019年有習五點、加上香港反送中,以致於蔡英文總統在2020年能以「抗中保台」為主訴求再次連任。今年不是總統選舉,兩岸議題沒有大幅變化,使得競選回歸基本面,抗中保台的議題也自然失效。
▲兩岸關係不是地方選舉的主要訴求,但一旦回到總統選舉的格局,兩岸議題便是核心議題。(圖/路透)
就結論來說,外媒如果對台灣選舉結果解讀為需要對兩岸政策進行調整,可能會出現誤判。就投票率而言,與總統大選相較,大約有15%選民沒有出門投票;就議題操作而言,地方選舉本身就不一定和兩岸有關;就競選策略來說,民進黨有意辯論,但國民黨沒有正面表態。這些原因相互影響下,此次選舉的結果,都不應視為台灣的中國政策、對兩岸關係的一種訊號。 選舉結束,是下一場選舉的開始。三黨內部的權力重組,開始佈局2024。各黨,尤其執政黨,也應該對低投票率、失去中間選民的支持加以檢討。台灣的民主面臨環境不斷變化、價值不斷調整的十字路口。各黨只有持續傾聽民意,用正向訴求爭取認同,也才能讓台灣民主更加茁壯。
熱門點閱》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現任優勢在今年格外突出,反映了大環境沒有重大刺激,整體選情冷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