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解缺工》郭振鶴/引進國外創新人才 開創大未來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經濟目前最欠缺的其實不是既有產業想擴大生產所需的一般技術人才,而是新創產業及能創新的企業家,因而引進國外的創新及創業人才是我們很值得努力的方向。

▲缺工、缺料不是只有台灣,而是全世界都會遇到的問題。(圖/路透)

● 郭振鶴/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

現在的台灣缺工、缺料、缺人,藍領外籍勞工可以領錢,白領就很缺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通膨也會雪上加霜。缺工、缺料不是只有台灣,而是全世界都會遇到的問題。近年經濟發展不好,大家在怪東怪西之餘,也怪人才不足,於是政府研擬了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要擴大引進外國人才,但這政策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在目前全球競爭的環境下,引進必要的各種國外資源為正確的做法,問題主要是在於「我們要如何才能引進必要的國外資源,同時避免引進有害的國外資源」。目前的開放政策似未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該對一般人才的開放設立一些限制,而對必要的人才則要有比開放、積極爭取人才的政策。

由於國際大廠廠商都喜歡用國立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少子化的環境因素下,跟其他國家學校建教合作很重要,有沒有國際人才願意到台灣來?高中、大學端應跟國外大學交流合作,尤其是科技、半導體相關的系所,讓他們更多認識台灣 ,甚至想移民到台灣,獲得獎勵福利,或投資獎勵方案。以下,筆者將就六個面向討論:

一、「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二、主動拿必要條件去找人。

三、人才有兩個主要的吸引方式。

四、我國早有依明確發展且採主動請得關鍵外國人才之經驗。

五、台灣現在相對最多的資源應是資金和冒險投資的精神,因此以台灣資金吸引外國人才來台創業投資是很值得考慮的政策方向。

六、引進人才政策要用心追求真正目標而非簡化追求某個名詞。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李國鼎、孫運璿開創台灣奇蹟

前總統府資政李國鼎是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加上後來的孫運璿、趙耀東這些人的齊心協力,使落後的台灣晉升為亞四小龍之首,創下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李國鼎來台後,歷經兩次台灣產業轉型,都是在他的推動下完成。第一次是農業轉型工業,第二次是工業轉型科技產業。在1980年開始啟動科技發展計畫,並於1985年規劃並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作為高科技的生產及研發基地。

▲前總統府資政李國鼎是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圖/記者湯興漢攝)

真正互補性人才常須主動以必要的條件去爭取

在國際競爭中,若我國生產某產品時無法運用某種重要的國外資源,而外國的競爭者卻可以,則我國廠商在這方面的成本就會比外國競爭者高。除非我國在其他方面的成本低很多或產品比外國好很多,否則其結果就可能是產品失去競爭力,或者是國內的成本(包括薪資在內的相關國內資源的價格)必須下降。因此引進必要的國外資源可能是維持國際競爭力,乃至國內資源所得的重要手段。真正互補性人才常須主動以必要的條件去爭取。

尋找合適的人才 提供適宜外商投資的環境

這類人才有兩個主要的吸引方式,一是我們已知要發展什麼,而去找合適的人才,另一是有國外人才已想到要發展什麼,而我們提供必要的環境請他們來台灣投資發展。這兩個才是台灣最需要而正確的吸引國外人才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都比簡單想法的自由開放要有更精緻的政策設計和執行,但也才會有更實際的成果而不會有太多排擠本國人才和造成過度競爭和生產過剩的問題。

我國早有依明確發展且採主動請得關鍵外國人才之經驗

用實例來來看,我們當初決定要發展半導體產業時,我們的人才不夠,於是我們派了一批人到美國受訓,後來其中不少人,如曹興誠,成了我國相關產業的要角。我們更以今天政府不可能敢開的條件請回了張忠謀,沒有他的領導,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太可能有今天的成果。真正互補性人才常須主動以必要的條件去爭取。我們需要外國人才時,較好的方法是根據我們確實的需要去國外找適當的人。單只靠開放,薪資比我國高之國家的人才不太會來,我們若無限開放,人才多半會來自低薪國家,而其作用就是拉低本國人才的薪資。

▲台灣決定要發展半導體產業時,因為人才不夠,於是我們派了一批人到美國受訓,後來其中不少人,如曹興誠,成了我國相關產業的要角。(圖/記者屠惠剛攝)

利用資金和國人冒險精神引進投資創業者,是引進我們需要的國外人才的另一條路,亦即引進在國外有新技術和創新,而想應用此創新甚至創業的人才,最需要的是提供他們發展所需的環境,包括必要的配合資源。台灣經濟目前最欠缺的其實不是既有產業想擴大生產所需的一般技術人才,而是新創產業及能創新的企業家,因而引進國外的創新及創業人才是我們很值得努力的方向。這些人若因為對台灣有特殊情感,或發現台灣有很好的發展環境(如Gogoro)而願意來台灣發展當然歡迎。但一定有不少人雖有點想到台灣發展,卻有某些配合條件無法在台灣得到,甚至在其他地方也得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若能滿足這些條件,就可能吸引到這人才和相關的新技術和新產業。

台灣現在相對最多的資源應是資金和冒險投資的精神,因此以台灣資金吸引外國人才來台創業投資是很值得考慮的政策方向。東方NASDAQ創新產業股市找國內外創新人才來台創業,但歷任政府似無此興趣或膽識。結果我們以TDR的方式拿國人儲蓄的資金去支持外國的企業,甚至鼓勵人民和金融機構把資金以買外幣和外國基金等方式拿去國外,這樣不只對台灣經濟沒幫助,還讓不少人受到損失。如今,人民透過金融機構可直接或間接投資各式各樣的外國企業和活動,但卻常無法用同樣的方式支持國內的投資,難怪我們經濟發展不好,而過剩的儲蓄資金或出超卻很大,營造出泡沫經濟的好環境,以及外國逼迫新台幣升值的理由。

▲東方NASDAQ創新產業股市找國內外創新人才來台創業。(圖/翻攝自推特/@Nasdaq)

一般人才宜採適當的比例限制

政府當然也不能管到太細,重要的人才和產業該用前述兩種方法積極吸引,但一般產業和一般人才也可能需要一些外國人才來和本國資源互補,政府並不可能一一去審查和提供特殊條件。這在國外一般人才方面,我們同樣可採取比例的限制,例如某產業每聘多少位國內的專業人才可聘一位國外人才,以及每支出多少研發經費可聘一位國外人才等等。這些比例限制即使不夠精緻,副作用也可比全面開放降低很多。

政策要用心追求真正目標而非簡化追求某個名詞

經濟政策常犯的一種錯誤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因而只由表象頭痛醫頭。企業界既然說人才不夠,我們就開放甚至獎勵外國人才來。官員只有簡化的思考或只是要應付應付時,也常只看名詞而非真實的問題。於是缺人才的對等就是增加人才,卻不知人才有很多種,甚至有很多定義,因而不管這政策引進的是不是我們缺少的那類人才,能不能解決我們講缺人才時更深刻的真正的問題,例如產業缺少競爭力、薪資低落,或新產業無法發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郭振鶴

郭振鶴 郭振鶴

中油95/98差二元推動者、百年老店郭元益轉型顧問,著有三本行銷管理學教材。現任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榮獲112年東吳大學教學全校前十名獎。

郭振鶴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