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供電吃緊綠電上不來 現階段不應冒然廢核

我們想讓你知道…以台灣現在供電吃緊,停電消息不斷,綠電上來的速度太慢,而電價又無法大幅調漲的情況下,政府實在不應輕易把核電停下來,驟然的廢核,將讓國人付出極高的代價!

● 林祖嘉/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依經濟部的時程規畫,核二廠二號機組將於今(14日)到期除役。因為一個二號機組的發電量約為100萬千瓦,大約相當於台灣每日發電量的3%左右,因此二號機組停機勢必對已經供電吃緊的電力系統造成更大的壓力。由於過去幾年台灣曾經出現過幾次全國性的大停電,在每一個國人心中都造成嚴重的陰影,因此現在政府又冒然將核二廠的二號機組除役,未來是否可能再度出現大規模的停電問題,相信是每一個國人都非常關心的議題。

2025年將無核電可用 廢核豈有那麼容易?

對於核二廠二號機組到期除役,經濟部的說法是因為地方政府不願意配合發放乾式貯存核廢料的處理執照,因此無法再使用核二廠。另外一方面,停機後不足的電暫時可以用水力發電來補足,長期下可以用綠電的提高來因應。但是,真正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民進黨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為依照核三廠的使用期限來看,核三廠一號機組將在2024年7月到期,二號機組將在2025年5月到期,屆時核三廠也正式除役,台灣就完全沒有核能發電,也就完成了民進黨「非核家園」的目標。

▲蔡英文2020年上任時,曾宣示將推動新能源政策,實現2025非核家園計畫。(圖/民進黨提供)

問題是,廢核真的這麼容易嗎?台灣真的經得起這麼快的廢核過程嗎?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核電廠除役可能帶來的諸多問題:

第一,政府大力推動的綠電成長速度太慢,根本無法達到預訂的目標。2016年台灣綠電發電比例為4.8%,去年只增加到7.9%,民進黨政府預計2025年要達到20%的綠電的目標根本無法達到。現在只好用天然氣的火力發電來支應,造成碳排大幅增加。

第二,核二廠停機後,區域供電更不平衡,南電北送需求更大,電網韌性不足的問題更嚴重。

第三,綠電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供電不穩,不能當成基載發電,到時對於電力調度的需求會增加,電網韌性又成為問題。

第四,由於我國能源自給率原本就很低,廢核之後,能源自給率更會嚴重偏低,同時能源供應多元化也會不足,造成能源安全上的大問題。

碳排增加、被課徵高額碳稅 廢核的最大問題

廢核之後的最後一個大問題還是排碳的問題,現在國際上除了關心能源問題以外,排碳問題是另外一個重點。因為核電不會排碳,所以現在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把核電當成綠電或是乾淨能源,對減輕地球暖化有很大的幫助,比方說,日本重新啟用核電廠與美國延役現有的核電廠等等。同時,歐盟開始推動碳排的邊境關稅制度,對於進入歐盟的商品如果沒有在出口國課徵碳稅的話,在進入歐盟時,必須繳納對應的碳稅。如果到時我國的發電主要是靠發火力電的話,而我國課徵的碳稅又很低的話,我國出口商品被歐盟或其他國家課徵碳稅的可能性會很高。

▲若我國的發電主要是靠發火力電的話,而我國課徵的碳稅又很低的話,就可能會被其他國家課徵碳稅。(圖/記者陳詩璧攝)

穩健減核 綠電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廢核

當然,因為萬一核電廠出狀況,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在這些疑慮下廢核不是不可以,而是要穩健的處理,以減少核能調整過程所產生的各種成本。所謂「以核養綠、穩健減核」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讓現有核電廠延役,減緩廢核的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綠電及相關技術,包括儲能。等到綠電發展到一定程度,不但發電量足夠,而且也達到穩定發電,或是儲電技術足夠的時候,我們再讓核電發電逐漸退場。現在國際上已經有超過160個國家簽署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包括我國在內,到時候,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綠能支應,要達到淨零碳排幾乎是難上加難。對於這些長期下困難的能源結構調整和淨零碳排的目標,政府絕對不可以說,這是下一個世代的事情,就如此這般的忽攸過去! 

處理核廢料有其他方式 看政府要不要做而已

最後,核廢料可以改用不同乾濕貯存技術,或是把核廢料送到國外再處理,這些都是可以處理的方式。所以核電廠延役不是不可以,而是看政府要不要做而已。重點應該是,我們到底要不要用核電?或是核電是否要這麼快退場?這才是應該討論的重點。以台灣現在供電吃緊,停電消息不斷,綠電上來的速度太慢,而且電價又無法大幅調漲的情況下,我們覺得政府實在不應該輕易的把核電停下來,因為如此驟然的廢核,國人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政府應該再仔細思考才對。

▲核廢料可以改用不同乾濕貯存技術,或是把核廢料送到國外再處理。(圖/翻攝自蘭嶼青年行動聯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林祖嘉

林祖嘉 林祖嘉

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祖嘉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