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以煤廢核? 政府頭殼壞去!

我們想讓你知道…政府為了開發更多的太陽能,而犧牲了大量農田和樹木,如果維持核能發電,就可以減少一部分綠能的生產,我們在生態上的犧牲就可以少一點!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推動2025非核家園計畫。(圖/民進黨提供)

▲ 前總統蔡英文推動2025非核家園計畫。(圖/民進黨提供)

● 林祖嘉/政大經濟系兼任教授

隨著民進黨政府「2025非核家園」政策的腳步,核三廠一號機即將於七月停止運轉,等到明年五月核三廠二號機停止運轉,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政策終於可以在預定時間內大功告成,完成多年的終極目標。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經濟部又快速宣布與麥寮燃煤發電廠簽約,延續燒煤來發電,以因應未來可能供電的不足。這正是所謂的「以煤廢核」,不是嗎?不過,即使現在用擴大燃煤來取代核能,未來台灣的供電真的夠嗎?其他綠能替代方案可以接上來嗎?現在台灣AI快速發展,用電需求大增,未來的供電可以應付這些需求的成長嗎?台灣人民為了「非核家園」的目標,要付出多少的代價?政府有誠實明白的告訴大家嗎?

2018年11月台灣通過「以核養綠」公投,廢止《能源業法》95-1條,即中止2025年前停止使用核能的規定。但是面對大多數民意反對非核家園的政策,民進黨政府卻說,即使廢止95-1條,但是我們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不變。至於說核電停止後,未來電力供應是否足夠,蔡英文總統的答案是:「這是下一任總統的問題。」

企業界憂供電不足 台電、經濟部矢口否認

▲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多次表達核能的重要性,但民進黨團完全不提修改延役核三廠的相關法律。(圖/台北市電腦公會提供)

今年五月,新政府就任,來自企業界同時支持核能的郭智輝擔任經濟部長,他曾經多次表示可以討論核三廠延役的問題;同時,民進黨重要財經顧問童子賢董事長,也多次表達核能的重要性。結果沒想到郭部長沒有多久就改口,完全不再提核三廠延役的事,而且立法院民進黨團也完全不提修改延役核三廠的相關法律,現在看起來七月核三廠停機應該已經成為定局。

問題是,接下來台灣的供電會不會出狀況?針對現在各地一直不斷出現的小區域停電,台電和經濟部口徑一致的說,這是跳電,不是停電;不然就是,局部機組出現問題,不是供電不足所造成。看來如果沒有出現2021年連續出現幾次全台大停電的情形,政府是絕對不會承認台灣有供電不足的情況。問題是,美僑商會、歐僑商會、台灣企業界,甚至最近台灣最紅的黃仁勳都曾表示,對於台灣可能出現供電不足的憂慮。

▲ 近年來,台灣各地不斷出現小區域停電,但台電和經濟部口徑一致的否認不是供電不足所造成。(圖/民眾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反核」淪為意識型態 太陽能戕害生態

其實對於用電的大眾與企業來說,他們需要的就是充足穩定的供電,與便宜合理的價格。至於供電的方式,或是能源結構,只要能符合上述的兩個標準,相信大多數應該都可以接受。也就是說,能源的生產與使用是一個簡單的經濟行為,理性的人當然會去選擇成本最低,供電充足穩定的方式來生產。很不幸的是,有一少部分人對於核能可能帶來災害的憂慮,而堅決反對使用核能,甚至成為一種「意識型態」,比方他們曾說:「我是人,我反核!」。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所謂意識型態就是說,無論成本如何,反正我們就是要做這種選擇,而不去考慮可能產生的成本是多少。

但是,我們相信大多數人的行為應該都符合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也就是他們會理性的選擇供電穩定與成本低廉的發電方式。因此,現在即使國際上大部分國家已經把核電當成「乾淨能源」(clean energy),但是國內仍然有些人支持非核家園,其中除了一部分意識型態者以外,我們認為也有一些人對於核能的成本與效益,以及其他能源的成本與效益,並沒有很清楚的了解。前兩天,童子賢董事長說,政府沒有把綠電的成本說清楚,因為他知道近年來,政府為了開發更多的太陽能,而犧牲了一些農田,甚至還砍掉了許多樹木,來設置太陽能電廠。如果維持核能發電,就可以減少一部分綠能的生產,我們在生態上的犧牲就可以少一點!

▲ 部分人擔憂核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災害,堅決反對使用核能,甚至成為一種「意識型態」。(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斷崖是廢核成本慘重 以煤廢核非明智之舉

其實斷崖式廢核的成本其實可能比童董事長說的還要更嚴重,我們可以再指出一些相關的成本:第一,核能發電的會計成本較低,每度成本約一元遠低於火力發電約三元的成本,更遠低於綠能發電超過六元的成本。第二,核能的環境成本較低,其對於環境的破壞遠低於綠能,其中包括後者需大量土地、埤塘、甚至砍樹等等。第三,核能的健康成本也較低,因為其對於空污和排碳相對於火力低了許多。尤其是用煤發電產生許多PM2.5和碳排,而造成嚴重的空污,使得近期肺癌成為台灣最嚴重的癌症之一,這些都是用煤發電的隱藏成本。

總而言之,民進黨政府不顧一切的要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為了快速的達到此一目標,就完全不顧可能產生的成本。現在立即看到的是,不准核電廠延役,卻同時又允許燃煤廠電廠延役,顯然就是「以煤廢核」,全然不顧燃煤電廠造成的空污與產生的碳排,這種不顧任何代價的「意識型態」治國方式,未來付出代價的還是全體國民!

▲ 不顧燃煤電廠造成的空污與產生的碳排,未來要付出代價的還是全體國民!(圖/台電提供)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產業只怕政策配套不足 鋼鐵業低碳轉型挑戰重重

►逼讓座威脅乘客安全 修法嚴懲博愛座魔人!

►美黨爭白熱化 民主黨「砍」向川普的「三板斧」

►少子化帶來缺額海嘯 讓大學成為真正的終身學習夥伴

林祖嘉

林祖嘉 林祖嘉

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