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時代》知識累積不可或缺 人機協作發揮更好效果

我們想讓你知道…從使用者的角度而言,人腦還是決定機器腦表現的關鍵。要能深入發問、有效溝通,人腦仍需有足夠的知識量、內建知識系統。所以,基礎知識的累積、學習終究不可缺。

▲ AI人工智慧日新月異,讓人在好奇中忐忑。學習使用人工智慧,勢所難免。(圖/路透)

● 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其實人們早已預期,AI人工智慧的時代終將來臨;過去這些年來,也有大量關於如何應對AI的討論,只是當這一刻真的靠近時,還是讓人在好奇中忐忑。如何駕馭AI、哪些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成了這一陣子的熱門話題;學習使用人工智慧,勢所難免。

AlphaGo與圍棋高手對弈 頂尖好手俯首稱臣

AI的進展的確可觀。2016年,谷歌的AlphaGo與中、韓兩國的頂尖圍棋高手進行史詩級對弈,兩位代表人類心智能力極致的棋手最後棄子稱臣的一幕,猶讓人印象深刻。即便AlphaGo本質上仍是台精密運算的計算機,沒有意識、不具思考能力,但已堪稱AI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AlphaGo,封棋,棋譜,圍棋,柯潔(圖/路透)

▲ 世界棋王柯潔2017年中對決人工智慧AlphaGo,沒能扮演「人類最後希望」3戰皆敗。(圖/路透)

ChatGPT具備初步認知能力 科技奇點已不遠

2022年11月,Open AI的ChatGPT問世之後,各大網路平台也紛紛推出各種生成式聊天機器人。尤其是運用GPT-4大型語言模型的AI,還具備初步擬人的認知能力,與想像中擁有如同人類感知力的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更加接近,也預示著AGI的科技奇點可能已經不遠。那應如何看待、或與愈來愈強大的人工智慧共存呢?

AI化身行動祕書 代替人類閱讀、整理資訊

相較於一般的搜尋引擎如Google,主要是按照使用者輸入的各種關鍵字組合,在網路中撈出可能相關的資料,再由使用者自己篩選、自行閱讀、整理資料;目前ChatGPT或微軟必應(Bing)等生成式AI則是幫你服務到底,重點在於使用者如何與其溝通。這些生成式AI根據使用者給的要求條件,在茫茫網海中找出可能相關的資料之後,AI代為閱讀、整理,再將整理好的結果直接提供給使用者,彷如個人隨身秘書一般。

▲ Google主要是按照使用者輸入的各種關鍵字組合,在網路中撈出可能相關的資料,再由使用者自己篩選、自行閱讀、整理資料。(圖/路透社)

熟悉資訊科技 弭平數位落差

這些AI工具使用門檻不高,使用介面友善,只要能提出問題,稍加練習操作,大多數人不難入手。這也提醒我們,可以看看身邊有數位落差的親友是否需要協助。如果你是資訊科技門外漢,不妨花點時間體驗一下AI工具。如果你正好是成長於數位化時代開始之前、當年沒太多機會熟悉電腦的銀髮族,也可以放心探索,或許會發現這些工具比想像中的可親實用。反之,如果你是數位原住民,信手拈來就可以掌握新工具,也不妨協助身邊有數位障礙的親友,讓他們也能銜接AI時代。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終身學習不可偏廢

另一方面,當生成式AI普及化之後,如何更進一步運用,才不會產出與所有人一樣、千篇一律的結果呢?此與使用者能否跟機器人有較好的溝通有關。當使用者的問題意識、邏輯、創意、表達能力愈好,提供給AI的條件元素、情境設定、邏輯鋪陳、預期目的等指令愈仔細、敘述愈周延時,AI能生成的內容就愈豐富,更能接近期待的結果。換句話說,至少在現階段,從使用者的角度而言,人腦還是決定機器腦表現的關鍵。而要能夠深入發問、有效溝通,人腦仍需有足夠的知識量、內建知識系統。所以,基礎知識的累積、學習終究不可缺。奠基於此,加上思考、批判能力時,人機協作可以發揮得更好。

▲ 人機協作可以發揮到更好的效果。(圖/CFP)

AGI時代勢不可擋 新時代人類須認識、駕馭新工具

AI科技還在急速發展、推陳出新中,各種工具來得又快又猛,常常一覺醒來,世界就又被往陌生的方向推了一階。雖然非專業領域的人們不見得能懂、也未必需要不斷追趕新技術,但是當時代就硬是被翻頁時,認識、學習、駕馭這些工具仍有其必要。Open AI官網直言,目前人類處於從AI過渡到AGI的準備期,假如這個發展的確是這麼不可擋,那就讓我們幫自己做點準備吧!

熱門點閱》

►AI新時代》建立可信任AI典範 台灣也能搶攻產業鏈大餅

►AI新時代》危機就是轉機 線上教育平台「經驗」價值高

►AI新時代》過度跟風大可不必 善用GPT-4整合力促進產業轉型

►AI新時代》宅經濟當道 世界爭霸戰延伸元宇宙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