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峰會開幕式上致辭。(圖/記者任以芳攝)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本月17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有151個國家和4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參與這次盛會,其中來自各大洲的26個國家派出了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者高級代表。會議的主題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今年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提出這項倡議的10週年,中共官方資料顯示,「一帶一路」自2013年至2022年這段期間,全球有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與中共簽署了230多份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其中,累計直接投資參與國家超過24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中共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年增6.4%,累計達到19.1兆美元。
一帶一路毀譽參半 近三成參與國債務惡化
僅管獲致上述具體成果,但對「一帶一路」的評價仍是「毀譽參半」。中共內部即出現不同的聲音:支持者認為,「一帶一路」解決當初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問題,促進了中共經濟的均衡發展,提高中共聯通世界市場的能力;反對者則批評,這是一件「賠本買賣」,中共得不償失,不如把資金投入國內發展。
外部的評價也呈兩極化: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提供了發展中國家加速基建的機會,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但也有人認為,中共藉「一帶一路」設置「債務陷阱」,以獲得戰略性資源。例如,根據世界銀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債務分析,在43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當中,就有12個面臨債務惡化的問題。
▲ 根據世界銀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債務分析,在43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當中,就有12個面臨債務惡化的問題,如斯里蘭卡在去年7月便面臨破產命運。(圖/路透)
進一步敞開對外大門 強調「高質量共建」
面對下一個十年,中共要如何開展「一帶一路」倡議?這是這次峰會與會者共同關注的課題,而習近平在會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8項行動方案,則提供了我們觀察的指標,其中包括: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支援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高質量共建」是概括上述8項行動的關鍵字眼。「共建」強調國際合作、互利共贏。大陸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指出,大陸經濟景氣度明顯回暖,預計全年能夠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且大陸仍將是世界經濟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但他也提及大陸經濟面臨消費增長乏力、房地產行業處於轉折點、地方債務風險等三大挑戰。展望未來,外界不免質疑中國是否有能力以「大撒幣」的方式,繼續投資及拓展「一帶一路」項目。因此,中共被迫必須縮小它的體量。
貿易是國際合作的體現。習近平宣稱要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援共建「一帶一路」專案。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也表示,推動「一帶一路」,希望參與的企業越多越好。在本屆高峰論壇期間舉行的企業家大會,就達成了972億美元的項目合作協定。
中共釋出的訊息是進一步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並為此採取相關的改革措施。習近平提到,中共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擴大數位產品等市場准入,深入有關國企、數位經濟、智財權及政府採購等領域的改革,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並與更多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
▲ 習近平宣稱要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援共建「一帶一路」專案。(圖/翻攝一帶一路新聞中心)
「高質量」意味著中共將從過去專注於「一帶一路」大型交通建設工程,轉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電子商務、數位金融和「小而美」的民生專案。中共也將迎合時代潮流,強化氣候變化和綠能等可持續性發展的領域。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峰會設置了海洋合作專題論壇和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前者是首次召開,目的是發展可持續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促進海洋科技創新等;後者則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治理、污染防治、綠色基礎設施、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深化「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係。
談「一帶一路」離不開地緣政治考量。西方有人就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已成為習近平「大國外交」戰略的核心支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中國處前任處長,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Prof Eswar Prasad)接受BBC採訪時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試圖利用其經濟實力來爭取地緣政治與經濟影響力,並同時透過給不同國家提供投資機會來拓寬其經濟延伸。
針對「一帶一路」,拜登於去年6月G7峰會提出5年內動用2000億美元贈款、聯邦基金和私人投資,支持中低收人國家幫助應對氣候變化、改善全球衛生、性別平等和數字基礎設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同期籌資3000億歐元建立可持續替代方案來對抗「一帶一路」;印度、中東和歐洲也建立「三方經濟走廊」(IMEC)專案,旨在通過鐵路和航運網路,加強歐亞之間的運輸和通信聯繫。雖然專案稱對該地區有益,但卻實在反映了當下美國外交戰略的特點。
強化中俄關係 對普丁是一項利多
▲ 普丁出席一帶一路論壇。(圖/路透社)
最後,這次峰會提供中俄強化關係的機會。這是俄烏戰爭後,普丁首次訪問中國大陸,也是參與峰會最受注目的外國元首。今年中俄已實現2,000億美元貿易額的目標,預期年底將超越這個數額。
在習近平與普丁長達三小時的會談中,俄方表達對「一帶一路」的堅定支持;中方也願同俄方及歐亞經濟聯盟各國一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展開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明年俄羅斯將舉行總統大選,中俄加強關係對普丁會是一項「利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高質量」意味著中共將從過去專注於「一帶一路」大型交通建設工程,轉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電子商務、數位金融和「小而美」的民生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