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COP28兵臨城下 實質減碳推進刻不容緩

我們想讓你知道…全球必須積極投入碳移除技術的開發,但任何一種碳移除的方式都不是「萬靈丹」,面對極端氣候的緊迫壓力,更須從政策及資本兩面向投入資源於研究、開發與部署。

▲ 幾乎所有氣候科學家都認為全球暖化就是人類自作自受,人類再不嚴肅面對這個課題,極端氣候只會越來越頻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好不容易,送走了夏天,迎來了冬天。但大家心知肚明,極端氣候越來越尋常,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

過去幾年,上百萬人已淪為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災難受害者: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長期乾旱、東南亞、加勒比海與太平洋肆虐的熱帶風暴此起彼落。更不要說2018年北半球的夏天,從北極圈、希臘、日本、巴基斯坦乃至美國,都經歷了極嚴重的熱浪與野火,造成了數百人的死亡。

科學界早就有了共識,97%的氣候科學家相信全球暖化就是人類自作自受。人類再不嚴肅面對這個課題,很快的,熱浪將變得更常發生、持續更久;極端降雨將在許多區域變得劇烈且頻繁;海洋將持續暖化、酸化,甚至海平面也將持續的上升,最後進一步對我們人類生活造成非常難受的影響。

巴黎協定開始正視氣候劇變大門 淨零脫碳成顯學

▲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探討氣候變遷議題。比較特別的是用了六篇文章探討了一項不太受人關注的氣候解決方案:碳排放的移除。(圖/擷取自《經濟學人》封面)

在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全球版本封面故事上,編輯群直接放上了一份都是紅字的「CLIMATE REPORT 氣候報告」,報告細項中,除了作出承諾得到了B+,其它像投資、再生能源、實現承諾與調適都顯示了不及格,氣候金融甚至是未完成。中間幾個紅色大字做了總結:「SOME PROGRESS MUST TRY HARDER 某些進步必須更努力。」

《經濟學人》這次也是大手筆用了緒論板塊第一篇、科技板塊第一篇,比較特別的是編輯群另外在特別報導《Carbon-dioxide removal 碳排放移除》用了六篇文章探討了一項不太受人關注的氣候解決方案:碳排放的移除。確實,大家心知肚明:淨零碳排放不可能單靠減排達成,怎麼將溫室氣體從大氣中清除更加關鍵。但目前為止,儘管有許多有趣的新創公司不斷在增加這方面投資,但距離實現目標仍為時尚早。《經濟學人》的特別報導著眼於它的發展現況與未來?以及在減排與清除之間的取捨權衡對經濟意味著什麼?

緒論文章一開始就提醒我們,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21上達成的協議目前看起来充满著無力。正如當時許多人指出的,它無法告訴各國自己該做什麼;它也無法透過命令結束化石燃料時代;它更無法讓海水退縮、平息風浪,也不可能讓正午的陽光不再熾熱。但本來的它被寄予厚望可以為後續的峰會制定標竿,甚至在今年的COP28對這個世界進行一次全球性的氣候措施盤點,來讓大家對推動氣候協議更有信心。

▲ 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達成時,艾菲爾鐵塔上投映著1.5度的字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巴黎時,大家相信,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2100年的全球暖化將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3°C以上。如果好好按照目前的政策推進,預計氣溫將在可以增加2.5~2.9°C左右,儘管這個數字還是很高,但憑良心說,總是有了些許進步。

文章認為 最大的進步來自於更便宜、更廣泛的再生能源出現。2015年全球太陽能裝置容量為230 Gigawatts; 去年已經來到1,050 GW。更好的政策也逐漸展開。2014 年,只有12%的碳排放納入了碳定價,每噸平均價格大概是7 美元; 如今,23%的溫室氣體排放被納入,價格也漲到了32美元。

這些情況足以解釋為什麼國際能源總署IEA在巴黎峰會時還信誓旦旦表示碳排放很難抑制,但現在已經改口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在未來幾年達到高峰。過去兩個世紀,碳排放不斷增加一直是伴隨經濟發展的一個殘酷現實。成功扭轉這個局面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但將所有這些進步歸功於巴黎也很愚蠢。它的發動呼籲確實設定了新的期望;它讓氣候議題成為各國不得不面對的議題。透過闡明穩定的氣候需要把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除,也成功讓淨零或脫碳推成了主流。2015年時,全球只有一個國家製定脫碳的目標。現在已經有101個國家明確訂出了時間表。

▲ 巴西日前出現了驚人的春季熱浪。(圖/路透)

在這個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發生的世界裡(上周巴西出現了驚人的春季熱浪),氣候峰會對於全球的象徵意義也越來越明顯。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發表的聲明為雙方努力脱碳奠定了好的基礎。他們承諾,各自將盡力到2030年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兩倍,這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辦COP28 獲得的第一個獻禮。

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氣候峰會已經拯救了世界。巴黎為再生能源的繁榮提供了共識,但它沒有提供實現這一繁榮的投資。數據機構 Bloomberg NEF認為,若要將成果增加兩倍,投資水準必須翻倍,而民營部門則必須將投資水準再提高一倍。為了吸引資金,各國需要重新設計能源市場,盡快獲得許可,大力改善電網並取消仍有利於化石燃料的政策。

再生能源仍難阻氣候惡化 減少二氧化碳工程艱鉅

所有這些都還是沒辦法成功阻止氣候的惡化。全球暖化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累積。只要碳排放持續存在,氣溫就會持續上升。自巴黎峰會以來,這種不可避免的暖化已經達到了不容小覷的程度。今年的氣候變遷特別嚴重: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八月接在最熱的七月之後,最熱的九月又接著最熱的八月來到,最熱的十月卻又緊接著而來。

▲ 南韓在入冬的11月出現宛如夏天的氣溫,慶南金海市11月2日下午2時氣溫升至30.7℃,突破30℃大關。(圖/路透)

這種步伐或許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但在達到淨零碳排放之前阻止,暖化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少地球吸收的陽光量,有人說可以透過向平流層注入粒子或讓海洋上空的雲層來幫忙實現。 「太陽能地球工程」的想法就讓許多氣候科學家、活動人士和政策制定者感到興奮; 但這項研究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論證。 這個受漸進主義和制度束縛的氣候峰會不適合進行這些討論。但在2028年的下一次盤點之前,這個世界仍然必須找到一些更具體的推進方向。

移除二氧化碳的機制確實較適合氣候峰會的議程安排。與太陽能地球工程一樣,這個過程仍然涉及方方面面。石油公司談論的二氧化碳移除根本不切實際難以實現。石化產業很難自我閹割推動改革。為了減輕這種擔憂,各國必須在下一輪「國家自主貢獻」中明確其移除計劃,即它們必須在2025年之前向彼此提交的進一步行動建議。為了防止捏造事實,它們還應要求將移除目標和減排的目標分開。

與碳排放和調適相比,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靠後的待辦事項:只有當碳排放真的變少時,移除才可能發揮效用。但到那時所需的碳移除規模將比現在大上數千倍。儘快開始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明確污染者最終將為清除廢物付費,不但可以刺激科技投資,還能激起排放者的注意力。《經濟學人》再次強調聯合國進程不能強迫全球進行所需的改變。但當它明智地構建論證且製定出適當的規則時,它或許可以幫助全球進步再進步,這對全球而言已然足夠,再過來就得看看各國的努力夠不夠力了。

▲ 碳權交易所。(圖/ETtoday資料照)

碳移除勢在必行 實質減碳推進更是重中之重

過去幾年,大家肯定常常聽聞什麼碳中和、淨零碳排放、碳權或碳定價等喊的震天響,卻讓大部分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的脫碳新名詞。大家確實也看見各國領導人在各個不同的全球場合高喊著脫碳的使命必達,全球各地各種有關綠色轉型的政策、法令與補貼更是層出不窮沒有停歇。

沒人懷疑,淨零碳排放是一個應該勇敢達成的永續發展方向,尤其COP21巴黎協議的1.5℃氣候目標更早已是全球政府的一個共識。若以此為目標,則怎麼盡可能的減排,然後把剩餘,或是難以避免的碳排放透過移除技術來消除就變得非常重要。

很多人確實沒有怎麼聽過所謂的碳移除,這其實指的是從大氣中去除已經排放的二氧化碳技術;而這種去除技術可分為自然解決或科技解決方法。自然解決主要就是保護或擴大生態的系統,以強化自然生態從環境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科技解決方法則是指從環境中捕捉和儲存二氧化碳的技術,如碳捕捉或儲存生物能源來捕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

▲ 《全球碳移除報告》當前碳移除技術狀況。(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我認為喊的滿天響的碳中和確實只能作為一個短期目標,長期肯定要達到所謂的淨零碳排放。但我們最該注意的是:隨著極端氣候的發生,淨零碳排放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但光是靠著購買外部碳權或憑證來抵換根本緩不濟急。今年八月中,美國能源部宣布,將支出12億美元分別在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興建兩座開創性的設施,從大氣中清除碳排放。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更是公開呼籲,直接從大氣中捕捉二氧化碳才是對抗全球暖化的必要方法。因此我贊成《經濟學人》文章提及的:全球必須積極投入碳移除技術的開發。

但我也想提醒大家,任何一種碳移除的方式都不是「萬靈丹」,因此面對極端氣候的立即性威脅與淨零碳排放的緊迫壓力,更須從政策及資本兩個面向投入資源於研究、開發與部署。當然,在這場有關人類存亡的氣候戰役裡,重中之重的還是要先有實質的減碳推進,然後加上碳移除才有機會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淨零碳排放。

▲ COP28將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登場。圖為該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而蓋的太陽能設施。(圖/CFP)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丁學文

丁學文 丁學文

現任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最愛孜孜不倦、與人分享的利他生活;希望拉高視野,帶給大家不同新觀點。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