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伊朗勢力難抗 中東局勢成美中危機管控關鍵

我們想讓你知道…中東向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且歷史證明,每次駁火都讓情勢升溫,因擦槍走火而有演成全面戰爭的可能。中東地區成為今年開春後,對中美管控危機的第一個重大考驗。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上(1)月27日夜間,在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美軍基地「第22號塔」(Tower 22),遭到伊朗支持的激進武裝團體發射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身亡、34人受傷。這是去年10月7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開戰以來,首度出現有駐中東地區的美軍傷亡事件。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自去年爆發以哈戰爭以來,伊朗支持的武裝團體即在中東地區對美軍發動超過150次的攻擊。這些攻擊行動大多被成功攔截,或是幾乎未造成任何損害,因此拜登政府沒有做出強烈反應;但這次美軍遇襲傷亡,恐讓拜登無法再低調處理。

就在美軍遇襲前一天,葉門叛軍胡塞(Houthi)對在亞丁灣航行的美國導彈驅逐艦「卡尼」號(USS Carney)發射一枚反艦彈道導彈,但成功遭到攔截。一般認為,兩次事件背後都有伊朗的身影。

▲ 葉門什葉派反抗軍「青年運動」(Huthi)宣布在紅海南部挾持「日本郵船」營運的貨輪「銀河領袖號」。(圖/路透)

以哈衝突爆發後,胡塞為表達對哈馬斯的支持,多次使用導彈和無人機,對行經紅海的商船發動攻擊,導致航運業者避走蘇伊士運河,改繞道非洲好望角而行,使得航運費率暴漲、也拖延了貨物運達時間。為阻止紅海危機持續惡化,美國於去年12月18日宣布與多個盟國組建海事特遣隊「繁榮守護行動」(OPG),護航行經紅海的商船。 

不宜投入過多資源在中東 美國不得不取捨 

美軍遇襲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我們將有所回應,時機和地點我們選擇。總統和我不容有人攻擊美軍,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國家、我們的利益與子弟兵。」拜登誓言將會以某種方式反擊,但沒有透露他的具體想法。

前英國駐中東外交官賴恩(John Raine)認為,美國可能希望其回應能同時具備「適當」、「不激化情勢」但又「有效」、「具威懾力」等條件。然而,在當前中東局勢中,敵對行為者活躍且數量眾多,要使回應同時具備上述所有條件「非常困難」,美國將不得不在這些條件中做出取捨。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美軍將採取一切行動回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拜登目前面臨競選連任的壓力,其可能的挑戰者前總統川普來勢洶洶。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於本月22日至24日,對1250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一項全國性民調結果顯示,川普以40%支持度領先拜登的34%。

美軍遇襲事件予川普和共和黨人可乘之機。川普抨擊拜登領導無方,表示若他還是擔任總統,這種事根本不會發生;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龍頭韋克爾(Roger Wicker)說:「對伊朗及其代理人不斷攻擊,我們須報以直接打擊伊朗目標與領導階層;是時候該讓全世界看到我們拿出迅速與決定性行動了。」 

美國曾長期陷入中東戰爭泥淖,前歐巴馬政府採「亞洲再平衡」戰略,希望不要把所有資源投注在中東。美國目前已無力再捲入這個地區的複雜情勢。因此對拜登而言,與伊朗開戰不是明智之舉。

▲ 前歐巴馬政府採「亞洲再平衡」戰略,希望不要把所有資源投注在中東。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軍力勝以色列 向伊朗開戰非明智之舉

「全球火力」(Global Fire Power, GFP)網站公布2023年全球軍力排名,伊朗與埃及、土耳其同為中東軍事強國,且排名在以色列之前。伊朗國營媒體日前報導,伊朗利用國防部研發的「鳳凰號」(Simorgh)運載火箭,首次同時發射3枚衛星。在此之前,伊朗曾運用其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製造的火箭,將「索拉雅」(Sorayya)衛星送入軌道。歐洲強國對此感到憂慮,擔心其太空發射載具技術可能被用於發展遠程彈道飛彈系統。

伊朗當然無力與全球軍力排名第一的美國抗衡,但卻可以支援阿拉伯激進組織在中東四處點火,成為美國的「麻煩製造者」。何況,美國若與伊朗爆發全面衝突,國際油價幾乎肯定會因此飆升,進而影響到選舉年美國的汽油價格。此外,美國及其盟友試圖協商暫停以哈戰爭並釋放人質的期待,也會因此而落空。

因此,在美國大選期間,透過外交手段解決中東難題,應是拜登的上上之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歐洲外交官員最近絡繹前往中東,想以外交限制衝突。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長王毅,於本月26至27日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這次會談長達12小時,內容沒有對外公開,紅海危機應是雙方討論的一個重點。

▲ 伊朗與埃及、土耳其同為中東軍事強國,且排名在以色列之前。圖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化解中東危機利於美 中國不願用其影響力

中共近年來大力經營中東外交,川普的「退群」行動曾予中共「填補真空」的機會。去年3月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復交,中共幕後扮演推手角色,也展現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因此,拜登政府必然期待中共能在化解目前的中東危機中助一臂之力。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John Kirby)即公開表示,華盛頓將「歡迎中國發揮建設性作用,利用我們所知道的中國的影響力和管道,幫助阻止武器彈藥流向胡塞武裝。」

但是美方在曼谷「蘇王會談」中,卻未能促使北京在利用其與伊朗密切的經貿關係向德黑蘭施壓。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北京對近期紅海局勢急劇升溫深表關切,中方為緩解紅海緊張局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呼籲停止襲擾民用船隻的行為;與此同時,汪文斌強調「紅海局勢緊張是加薩衝突外溢的突出表現,當務之急是儘快平息加薩戰火,防止衝突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

▲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日前在泰國曼谷會談。(圖/中國外交部)

喬治城大學資深中國問題專家韋德寧(Dennis Wilder)說,為了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北京「不遺餘力地」討好包括伊朗在內的伊斯蘭國家。但他認為北京「非常不願意」利用其影響力,因為「這樣做會促進美國的利益,而對中國沒有好處。」

中東情勢錯綜複雜,種族、宗教和文化的差異性,加上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向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且歷史證明,每次駁火都讓情勢升溫,因擦槍走火而有演成全面戰爭的可能。中東地區成為今年開春後,對中美管控危機的第一個重大考驗。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