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取消減產計劃 全球油價震盪難預期

我們想讓你知道…OPEC+的減產政策、美國原油增產停滯、美國經濟狀況和中東地緣政治風險,都在影響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和價格走勢。

▲ OPEC+2日宣布計劃取消自願減產,將從秋季開始逐步實施。(圖/路透)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據路透社報導,6月2日OPEC+會後宣布,OPEC+ 計劃取消自願減產,將從秋季開始逐步實施。這一決定出人意料,因為市場普遍預期,日減產220萬桶的自願減產期限將延長至今年6月底甚至年底。

具體來說,目前OPEC+的日減產量為586萬桶(相當於全球總需求的5.7%),其中包括自2022年11月開始的協同減產和自2023年5月開始的部分國家的自主減產,合計日減產366萬桶,這部分減產將延長一年至明年底。而自今年1月開始的部分國家的自主減產日減產220萬桶,期限僅延長至今年9月底,從10月起至明年9月,減產規模將每月逐步縮小。

OPEC+意外取消減產 市場震驚

市場原本預期,由於原油價格徘徊不前,OPEC+會將日減產220萬桶的自願減產期限延長至6月底,甚至更久。然而,OPEC+決定僅延長至9月底,並從10月起逐月縮小減產,增加阿聯酋的生產配額,這令人意外。

▲ 沙烏地阿拉伯須在團結OPEC+的同時,應對內外增產壓力。(圖/路透)

此決策背後可能是OPEC+內部壓力的結果。隨著減產持續,減產參與國要求增產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須在團結OPEC+的同時,應對內外增產壓力。去年11月的OPEC+會議上,減產討論激烈,安哥拉因反對減產而退出OPEC。這次會議展示了縮小減產的方針,以避免更多國家退出,維持OPEC+團結。

此舉對市場影響深遠。市場原本預期減產會持續更長時間,以支撐原油價格。現在,隨著 OPEC+ 宣布從秋季開始逐步取消自願減產,市場預期未來供應將增加,這將抑制油價上漲。此外,投資者可能會對未來油價走勢更加謹慎,減少積極買進原油,進一步影響市場走勢。

減產措施延長及逐步縮小計劃

取消減產將增加供應,緩解供需緊張,從而抑制原油價格。但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和美國原油增產停滯仍可能支撐價格。

隨著OPEC+逐步取消減產,市場預期每天將有更多原油進入市場,緩解供應緊張。增加的供應通常會導致價格下降,因為當供應超過需求時,賣家會降低價格以促進銷售。

▲ 隨著OPEC+逐步取消減產,市場預期每天將有更多原油進入市場,緩解供應緊張。(圖/路透)

然而,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如以色列和加薩的緊張局勢,或對伊朗的國際制裁,可能引發供應中斷,支撐油價。美國原油增產的停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去年美國原油產量增加了約每天100萬桶,但今年以來維持在每天1300萬桶左右。鑽井平台數量減少和已鑽探未完成的井啟動減少,限制了美國原油供應的成長,從而支撐了油價。此外,OPEC+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政策,延緩、暫停或撤銷減產縮小計劃,通過加大減產力度來穩定市場,防止價格過度波動。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市場預期與OPEC+決策的背離

具體減產措施包括將自2022年11月開始的協同減產和2023年5月開始的部分國家自主減產延長至明年底,但從今年1月開始的部分國家自主減產期限僅延長至今年9月底,之後逐月縮小減產規模。

目前的日減產量為586萬桶(相當於全球總需求的5.7%),其中協同減產和部分國家自主減產合計日減產366萬桶,這部分減產將延長一年至明年底。協同減產是OPEC+成員國共同協調的措施,以應對全球市場供需失衡,穩定油價。

而自今年1月開始的部分國家自主減產日減產220萬桶,期限僅延長至今年9月底。從10月起至明年9月,這220萬桶的減產將逐月縮小,即每月增加供應量,逐步恢復到減產前水平。這安排旨在逐步增加市場供應,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大的供應衝擊。

▲ 每月增加供應量的目的在逐步增加市場供應,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大的供應衝擊。(圖/路透)

內部壓力促使OPEC+調整政策

阿聯酋的生產配額將從明年1月起逐步增加日量30萬桶。這是因為阿聯酋擁有較高的產能且有意擴大生產,以滿足其經濟成長和國際市場需求。阿聯酋的這一決定獲得了OPEC+的認可,從明年1月起至9月,阿聯酋的生產配額將逐步增加,最終達到日產量增加30萬桶的目標。

這些措施的綜合影響是,從秋季開始市場上的原油供應將逐步增加。這一逐步增加的方式有助於平滑市場過渡,避免因供應突然增加而引發的價格劇烈波動。同時,這些措施也反映了OPEC+內部各國的利益平衡,既要顧及市場穩定,又要滿足各國的經濟需求和生產能力。

取消減產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若原油需求低於預期,可能導致供過於求,進一步壓低油價。OPEC+ 已表示,將根據市場情況,可能暫停或撤銷減產縮小計劃。

原油需求是價格的關鍵因素之一。若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特別是中國、印度和美國的經濟活動減弱,對原油的需求可能會低於預期。這可能因全球供應鏈問題、貿易摩擦和疫情反復等因素引起。

供過於求將對油價形成壓力,導致庫存增加,供應方可能不得不降價以促進銷售,進一步壓低油價。此外,投資者可能會對原油市場前景保持謹慎,減少投資,加劇價格下行壓力。

▲ 若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特別是中國、印度和美國的經濟活動減弱,對原油的需求可能會低於預期。(圖/路透)

OPEC+ 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情況調整減產計劃。如果需求持續疲軟,可能會暫停或撤銷減產縮小計劃,重新加大減產力度以維持市場平衡,防止油價過度下跌對產油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供需緊張與地緣政治風險

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尤其是以色列和加薩的衝突,可能導致供應中斷,支撐油價。中東地區是全球原油供應的重要來源,任何地緣政治動盪都可能對原油供應產生重大影響。以色列和加薩的衝突是這一風險的典型例子。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可能導致原油生產設施受損、運輸通道被封鎖,從而減少市場上的原油供應。

此外,中東地區的其他潛在衝突,如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可能對原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伊朗是 OPEC的重要成員國之一,該國的原油生產和出口在全球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任何對伊朗原油生產的干擾,都可能導致全球供應短缺,進一步推高油價。

市場參與者往往對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保持高度關注,這些風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原油價格。儘管OPEC+計劃逐步取消減產,但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可能使供應中斷的風險增加,從而抵消部分供應增加對油價的下行壓力。

▲ 伊朗是 OPEC的重要成員國之一,該國的原油生產和出口在全球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原油增產停滯的影響

美國原油增產放緩,鑽井平台和DUC鑽油井啓動減少,可能限制供應成長,支撐油價。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之一,去年的每日增產約100萬桶緩解了市場供應緊張,抑制了油價上漲。然而,今年美國原油產量維持在每日約1300萬桶,增產勢頭顯著放緩,顯示出增產能力的瓶頸。

增產停滯主要由鑽井平台數量減少和DUC油井啓動減少引起。鑽井平台減少意味著新油井鑽探活動減少,未來產量成長動力不足。DUC油井啓動減少限制了即時生產能力,這些油井本來可以快速投產以彌補現有油井的產量下降。

DUC油井啓動減少可能因技術挑戰、資金限制及市場預期影響。技術問題或資本投入不足使部分油井難以投產,油價波動和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使投資者更謹慎。鑽井平台數量減少也限制了新油井勘探和開採活動,削弱了生產能力成長潛力。

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美國原油供應成長,在全球市場上形成了供應壓力,支撐油價。當供應不足時,價格往往會上升以平衡供需。美國增產放緩,削弱了市場供應增加的動力,使油價得以維持在較高水平。

▲ 美國增產放緩,削弱了市場供應增加的動力,使油價得以維持在較高水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年底油價預測及其影響因素

年底原油價格預計在每桶70美元左右,受到多重因素影響。OPEC+的減產政策至關重要,雖計劃從秋季起逐步取消減產,但可能根據市場需求和價格變動調整策略,以防油價過度下跌,為市場提供支撐。

美國經濟狀況也是關鍵因素。作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美國的經濟成長、工業活動和消費需求直接影響原油需求。如果經濟強勁,需求成長會支撐油價。此外,若美國降息,可能導致美元貶值,推動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上漲。

中東局勢的不穩定性對原油市場也有重大影響。以色列和加薩的衝突,或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緊張關係,可能引發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從而推高油價。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使得原油價格容易波動。

總結來看,年底油價預計在每桶70美元左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OPEC+的減產政策、美國原油增產停滯、美國經濟狀況和中東地緣政治風險,都在影響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和價格走勢。這些因素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影響全球原油市場。

▲ 年底原油價格預計在每桶70美元左右,受到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圖/路透)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鎤銘

蔡鎤銘 蔡鎤銘

曾獲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大學組金獎指導教授、第二屆行政院終身學習楷模。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