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評估 台積電最新一波對美投資案?

我們想讓你知道…如何讓核心技術仍留在台灣,長自台灣;如何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持續升級與保持優勢;如何永續培育半導體專業人才,並且給出具有競爭力的待遇,這些是三方必須努力追求的。

▲▼總統賴清德偕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召開記者會。(圖/翻攝直播)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圖/翻攝直播)

●陳亮智/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政治學博士

2025年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灣「台積電」(TSMC)董事長魏哲家於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未來將在美國新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以強化美國的高階半導體生產鏈。此消息一出,立即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方面引起震撼,同時也對區域安全及美中競爭激發廣泛的討論。究竟我們應該如何解讀並評估台積電此一最新對美投資案對台灣的影響?

美國的邏輯

首先,本文所欲說明的是,台積電此時宣佈對美新投資案不應該是偶然,而是計畫中之事。雖然外界無從掌握川普政府與台積電是否就此交涉協議的證據,但是就邏輯推論來看,新投資案完全符合川普的競選政見與施政方向。

姑且不論川普希望「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成效如何,目前看來,「高科技製造」回流美國似乎也成為川普的另一個希望。與前者相似的,這樣的產業回流能為美國本土創造就業機會與經濟產值,特別是當紅的科技必需品—半導體與晶片。

其實,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不論是要求或鼓勵台積電進行此一投資,基本上都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一方面,基於美中科技競爭的日益激烈,華盛頓勢必提升與強化「科技圍堵中國」的戰略。而台灣在此項目上具有強大的優勢,其成為美國所積極爭取的對象是屬合理。

另一方面,若是半導體與晶片的供應能逐步地從美國國內提供,而非完全或大部分地仰賴外國,特別是台灣,這確實也可以降低美國在此產業的國際依賴。

台灣的顧慮

然而,對台灣來說,我們所欲知道的是,究竟這樣投資案的後果會是什麼?而它則包含以下一系列的問題,第一、此案為唯一的case,以後不會再有?還是非唯一的案例,以後還會有,而且還會擴及其他的高科技產業?

第二、此案會不會淘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最終讓台灣的「護國神山」泡沫化?

第三、如果台灣沒有了台積電,也沒有其他高科技產業,那麼台灣還剩下什麼戰略價值?

第四、不論是抗衡中國或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川普2.0的總體巨型戰略(grand strategy)是什麼?而它對台灣在此當中的定位,期盼台灣肩負的責任,以及希望台灣做出的貢獻又是什麼?

▼台積電此時宣佈對美新投資案不應該是偶然,而是計畫中之事。(圖/記者高兆麟攝)

▲台積電。(圖/記者高兆麟攝)

「華盛頓—台北—新竹」的戰略互信

針對台灣方面可能的顧慮,很巧妙地,賴清德總統於3月6日下午偕魏哲家董事長召開記者會,就台積電將在美國擴大投資進行談話。賴總統表示此案為台積電、台灣與台美關係的共同時刻;魏董事長則強調「立足台灣,佈局全球」,「不會影響對台灣的投資」。

或許這樣的表述已說明台灣政府與台積電的立場,但是華盛頓、台北與新竹必須真正地建立起有關半導體科技的戰略互信,特別是向台灣民眾與產業界展現堅強、前瞻與互惠的Commitment,一如魏董事長所強調的台積電企業責任與「誠信正直」。然而,三方也必須認知到,Commitment是體現在行動上,而非言語上。

換言之,如何讓核心技術仍留在台灣,長自台灣;如何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持續升級與保持優勢;如何永續培育半導體專業人才,並且給出具有競爭力的待遇,這些是三方必須努力追求的。

我們當然也知道,台灣與台積電在上述方面皆保持著優勢。短期之內(5-10年),此一結構要出現根本性改變的機率並不大。但須知,就長期來看,其未知與變數則難以預料。

另外,在川普2.0當政的當下,倘若美國對台積電與台灣政府施壓,要求更多的投資與技術轉移,則台積電與台灣政府如何應對這樣的壓力?有其他好的或更好的解決方案?

世界局勢變化之快速,其實也相當詭譎。過去,我們希望創造更多的外國投資,如此在高度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的結構下,任何危及台灣安全的力量將受到這樣相互依賴結構的限制,也就是國際力量會制衡中國武力犯台。

如今,在台美相互依賴中,我們卻擔心美國可能因為單一關鍵產業的過度依賴台灣,從而要求改變這樣的依賴關係,進而削弱台灣的優勢,甚至危及台灣的安全。

總而言之,有關「華盛頓—台北—新竹」的三方平衡,只要有稍微可能的優勢流失或負面發展,前述的顧慮與疑問便會再次地被喚起,或者它們從來就不曾消逝過。

▼在川普2.0當政的當下,倘若美國對台積電與台灣政府施壓,要求更多的投資與技術轉移,台積電與台灣政府如何應對這樣的壓力。(圖/翻攝直播)

▲▼總統賴清德偕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召開記者會,握手合照。(圖/翻攝直播)

►►思想可以無大--喜歡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百年追思 中山思想在台灣的傳承與啟示

►用「護國神山」換美國安全承諾? 賴總統請別單邊押注!

►川普總統強勢回歸 為台積電帶來「震撼教育」

►家暴該斷就斷! 為自己勇敢一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