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面臨的空防失衡迫在眉睫,對此,我方有必要積極彌補戰力間隙。首先應該立即向美國協商租借40架F-35匿蹤戰機擔任台灣北部空防的捍衛者;此外,亦應積極爭取租借P-8A海神式反潛偵察機,取代已經老舊又沒有零件更換的P-3C反潛機。
2023-05-25
由俄烏戰爭不難得知,國際環境已牽一髮動全身,尤其台海若不平靜,受衝擊最大的是南韓和日本,屆時台灣海峽無法通行,韓、日所有的航空器、船艦全都要繞道太平洋,此所以周邊國家對台海的區域穩定,始終保持高度關切及嚴肅面對。
2023-05-02
日前傳出由於運補的貨船已21天未靠港補給,馬祖列島的西莒島駐防官兵陷入只能吃白飯配泡麵的窘境,因此在金環海邊的沙灘上寫了「馬防部伙房沒有肉,阿兵哥肚子餓只能吃罐頭泡麵」、「馬祖阿兵哥主菜是白飯」等悲涼字句等待救援,好像荒島求生的故事情節上演。
2023-03-08
在軍事戰略上,攻擊是最佳的防禦,一具高空觀測氣球在二萬公尺高空在美國飛行近一星期,之前還飄流通過整個太平洋和北美大陸,美國為為何未在第一時間就採取行動,這才是值得思索的巧門,將之擴大成利己的政治事項,就是營造最佳的國際政治戰略舞台,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02-06
無論如何,都要避免在本土決戰才是正辦。因此一定要積極強化長程打擊、遠程制壓、源頭摧毀的作戰能量,以「決戰福建、決勝台海、灘岸殲敵」三道防線為戰略指導,決不讓敵人突擊上陸。
2023-01-19
空軍向美採購的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已運抵台灣,飛彈型號為HARM系列改良的E model最新衍生型,屬美軍現役飛彈的升級版,可看出美國極度重視台海情勢變化。
2022-12-12
近年來美國不似以往對台美交流保持低調,曾主動公布派遣戰鬥部隊人員來台,並釋出與我軍進行聯合演訓的相關影像,就是美軍刻意將原本應維持低調的雙邊軍事交流活動檯面化,以回應美國近年提升與中華民國軍事交流的積極作為,並同時向中共傳遞清晰的戰略訊號。
2022-12-05
中共正舉辦的珠海航展一向是年度航空盛事,外界多將此活動視為觀察中共國防科技綜合發展驗證的指標,今年尤將重點置於「殲20」戰機的近距離探索,這架號稱「第五代」匿蹤機的研發,仍出現耐人尋味處,即是否能使中共空權力量就此長期跨越台海,延伸出第一島鏈,值得關注。
2022-11-11
由於習近平贏者全拿的權力布局,亦使黨內制衡機制盡失,此種權力極大化現象將使他對國家機器的掌控更強勢主導,促使習將更加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或有進者,未來中共對外會採取更強硬的姿態,隨時可將內部的不滿壓力轉移成對外軍事冒進主義,因此台灣更須注意中共的政經走向,妥擬因應對策。
2022-10-26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提到台海議題,指出中共對台灣的態度已產生質變,不再接受目前的現狀,決心加速統一時間,若以和平及脅迫的手段不可行,將會採取以武力來達成這個政治目標。而武統的說法在中共二十大之後更成為熱門話題,但時間表的預測不是問題關鍵,重要的是台灣究竟準備好了嗎?
2022-10-21
兩岸軍事情勢變化快速,目前國軍的第一擊定義有必要調整,如共機到台灣或外島、離島上空,就已屬於飛越領空的航空器,應認定是中共挑釁的第一擊,國軍不能沒有作為,讓他大搖大擺的來來去去,因此已經不能是以誰開第一槍為第一擊,應像國防部長邱國正所表示的,認定中共航空器飛入我領空,就算第一擊。
2022-10-07
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表面上是以民族主義及烏克蘭越來越傾向歐洲國家,已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為藉口出兵,但實際上乃為轉移俄羅斯國內經濟每況愈下的民怨。
2022-03-04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擔心中共武力犯台已成美國行政部門思考的重心,而且大多數認為台灣軍力不足以應付此軍事挑戰;面對美媒的質疑,台灣官方應如何改善?
2021-10-27
中共軍機近期頻繁擾台,十月一日派出卅八架次、十月二日又派出卅九架次、十月四日又派出五十六架次奔襲至我西南、東南空域,前後都創下單日最高架次紀錄,不難看出對台升高軍事壓力的企圖。
2021-10-05
日前中共單日即派出廿八架次大批軍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和東南空域,亦是國軍自去年九月主動公布中共軍機擾台動態後,創戰機架次及規模最大的紀錄。其意義何在?
2021-06-17
強化台美之間的軍事交流,能協助雙方官員更了解彼此的思維,也可培養美國的知台人才,對促進台美關係及互信能發揮很大的功能。但有許多待辦事項要克服,要列出清單逐項仔細討論,評估全般利弊得失後再付諸行動。
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