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作家,現為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為中美關係史。著有《李戡戡亂記》(2010)、《國民黨員毛澤東》(2014)、《向忠發與中國共產革命》(2019)。
5月3日的高雄市議會質詢,一位市議員問關於「自經區」的問題,不管怎麼問,韓國瑜的回答都是「高雄發大財」,讓許多人看得一頭霧水。事實上,韓國瑜的回答,透露出非常微妙的含義。他不光回答給市議員聽,更是說給對岸的中國大陸聽的。
在大陸「讓利派」官員眼中,國民黨贏下高雄,在對台工作成績單上,非常具有指標意義。2018選舉結束後,國台辦立刻表態「結果反映了廣大台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在對兩岸關係性質、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我們歡迎台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這段表態,特別強調是「兩岸城市」間的交流,而非「兩岸」交流,原因很簡單,因為執政黨是民進黨,大陸不願意讓民進黨在沒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坐享大陸提供的「紅利」,所以轉而從國民黨執政縣市下手,哪些城市願意持有「正確認知」,那些城市就可以「分享和平發展紅利」。所謂的「正確認知」,自然就是「九二共識」。
在這些持有「正確認知」的城市裡,高雄無疑最受重視,一方面是韓國瑜的高人氣引起的高關注度,一方面是顛覆了過去「綠遠大於藍」的傳統政治局面。按照原先設想,「讓利派」準備大手筆針對高雄讓利,把高雄作為一個兩岸城市交流的典範,進而讓台灣其他城市排隊跟進。比如,重點採購高雄的農漁產品、大力鼓勵大陸觀光團到高雄旅行,試圖從經濟利益下手,慢慢瓦解深綠選區的政治意識形態,引起其他城市老百姓投來羨慕的目光,要求市長效仿韓國瑜,跟著喊「九二共識」,接著把風潮擴及全台灣,最終改變台灣對大陸的認同。
然而,韓國瑜貿然參選總統,破壞了這種規劃。本來計劃利用四年,給277萬高雄人量身打造的一份「讓利套餐」,忽然要增加九倍額度,適用對象變成全台灣2300萬人,「讓利派」完全措手不及。大陸雖然很大方,讓起利來從不手軟,但一下子讓利全台灣,完全失去了「分化、引起效仿、擴及全台」的戰略意義。此外,韓國瑜在四月份的一句「國防靠美國」,頓時引起大陸輿論的強烈反彈,「讓利派」也不敢貿然再讓利。現在的情況是,「讓利派」希望國民黨能贏下2020,又不希望因此丟了高雄,韓國瑜的參選,自然讓他們感到非常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對現階段的韓國瑜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大陸繼續大手筆讓利給高雄,彌補施政上的不足,本來他對高雄的承諾就是「發大財」,一旦高雄人開始有了發財的感受,完全可名正言順地參選2020,其他市政就算有所怠慢,在「發大財」的潮流面前,也完全可被接受和「原諒」。有了這個基礎,韓國瑜再去參選總統,不但不會得罪高雄選民(讓利不因韓國瑜參選2020而停止),更可以挾「發大財」成績單,贏得其他城市選民支持,最終贏得大選。
了解這些背景,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韓國瑜要重複回答「高雄發大財」。韓國瑜比誰都清楚,短期內要實現「發大財」,只能依靠大陸訂單,偏偏自己的嚴重失言,讓大陸立刻放緩讓利步調,3月份簽了52億訂單後,後續訂單戛然而止。看在韓國瑜眼裡,不論是為了實現對高雄的承諾,或是參選2020,都是十分不妙的。因此,昨天重複回答「高雄發大財」,某種程度上是說給大陸聽的,潛台詞是提醒對岸,「趕緊送訂單來」。更深一層的含義是,如果不送訂單,類似這種「要怎麼發大財」的質詢會接二連三出現,接著會有人嘲笑,「都喊了九二共識,大陸還是不給錢」,到最後,高雄人對大陸的「好感」會慢慢消散。
韓國瑜可能認為,大陸「讓利派」不願失去在高雄打開局面的大好機會,所以對他必須予取予求,甚至認為,涉台部門為了自身業績,必須無條件支持國民黨在高雄執政,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大陸「讓利派」或許主張無條件給高雄讓利,但這種立場,已受到大陸輿論和其他「堅守原則」部門的強烈反對,韓國瑜不針對「國防靠美國」的言論道歉,就很難指望對岸會無條件相挺。最近,大陸允許柯文哲開微博、熱捧郭台銘、高規格接待宋楚瑜、歡迎王金平祭祖,都在釋放一個明確政治信號:大陸絕不是非韓國瑜不可。
熱門文章》
►韓國瑜改走高空鋼索了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