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為何落後韓國瑜?因人物魅力過於空洞

▲備受爭議與謾罵的韓國瑜,事實上也比郭董更有討論性與凝聚人心的效果。(合成圖/記者李毓康攝、記者季相儒攝)

●鄭匡寓/獨立撰稿人

國民黨初選韓國瑜以44%大勝郭台銘27%民調平均數,郭台銘有經營管理能力、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為什麼會輸給韓國瑜?到底兩個人在這次初選有什麼差異?在我看來,從郭台銘揚言踏入政壇時,就已經出現了許多敗筆。這些原本可以作調整的地方,直到最後仍然沒有好的改變。

不夠接地氣

比較起韓國瑜,郭台銘實在是不夠接地氣啊。對選民而言,接不接地氣往往是動搖人心最大的重點。這也是為什麼選舉時節到來,候選人總會全省跑透透。新聞媒體報導時會說這是鞏固地方勢力、踩地盤,這是表面說詞,但內裡真的就是與人們溝通交流。政見即使再好,但電視新聞的三言兩語無法明確化概念,下鄉或是接地氣才能更有效打動人心。如果郭台銘下鄉數回,藍營支持群眾人們即使不看僧面也會看佛面。比起郭台銘,你不認為下鄉揮汗如雨、與人們站在太陽底下的韓國瑜更值得我們支持嗎?

廣告宣傳效果不彰

郭台銘的廣告媒體效益投放得很廣,近期內好幾支廣告都讓人印象深刻,從電視台到親子台,從娛樂節目到地方電視。但你捫心自問,除了豐富知名度外,這些廣告有讓你覺得加分嗎?沒有。素材本身不足致使浮於表面、內容直接與郭董的連結性太弱。譬如我很喜歡「媽媽微笑篇」,但如果你把郭董的身分抽掉,甚至換個人這部廣告都能成立。

仇富情感導致信任龜裂

暫且不談富士康跟血汗工廠的話題,但確實社會是存在仇富心態的。當社會的貧富差距越大,有錢人就應該更避談自己有錢這件事,財不露白。如果貧富分化的問題很嚴重了,為什麼我們還要選一個富商來成為我們的領袖?

先前郭台銘端出「國家幫養6歲學齡前幼兒」政見,如果這項政見成立是德政?而郭台銘拋出「財源不夠我也會用自己財產墊支」,有些人會問說「那麼國庫等同你銀行帳戶?」另外有些人則會說「有錢了不起!」這類言論。

所謂的政見其實就是選舉牛肉,端出來小盤被嫌不夠大氣,但端出來太過鋪張也會招惹嫌惡。如果郭董改政策「國家幫養3歲前幼兒」你會不會覺得可信度比較高一些。

情感力量不足,沒有故事

韓國瑜儘管備受爭議與批評,譬如棄守高雄首長選擇角逐總統大位,或政策語意不彰等等,會發現這些謾罵最後都會變成支持者同情他的藥引。在外力攻擊下,其實同溫層的鞏固力量就會更加深。備受爭議與謾罵的韓國瑜,事實上也比郭董更有討論性與凝聚人心的效果。

儘管韓國瑜是主要候選人,但其實人們選的是另一個人「李佳芬」。另一半的人物魅力事實上對候選人是非常加分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政治人物競選時會想方設法把另一半與家人抬上桌面,從李佳芬到韓冰,從支持到落淚。每一個媒體報導都是一個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會無意間形成支持者同情韓國瑜的理由。對等的,郭台銘給人的戲劇性就嚴重不足,從富商踏上總統大位,卻沒有歷經一番寒徹骨,沒有寫下故事很難讓人對他有認同感。

領袖人物魅力的塑造是一個高潮起伏的過程。不管是支持者或是反對者,都會記得韓國瑜的口號、接地氣的造勢活動甚至是觀感不同的政見語言、甚至他經歷過被挨罵,親人們的支持與互動等等。這些無形中構成了他的立體化,也讓更多人願意將自身對政治的祈願映射。但郭董就顯得太過表面而不夠立體,踩過的岩石不夠尖銳。

正如很多選民說的,如果沒跟人們一塊苦過,為什麼我們要相信你?

熱門推薦》

►韓國瑜勝出 挑戰才正開始

►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愛 比明星的戀情還短暫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鄭匡寓」臉書,請勿直接轉載。《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