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薛承泰/蔡政府眼中的同胞、對手、敵人

▲如果蔡政府要把對岸當「敵人」,認為中共既用武力威脅又有政治力無孔不入,那就要拿出辦法來對付敵人而不是內部同胞。(圖/公視提供)

●薛承泰/台灣大學教授,前政務委員。

一般來說,對手是競爭的對象,敵人是以消滅為最終目標。大選期間不同的陣營,彼此是以對手相待,還是以敵人來對付?至於是否為同胞,看來是選後的事。

在總統大選辯論會上,韓國瑜曾形容最近三位總統,最後「失敗」乃因陳水扁「貪」、馬英九「軟」、蔡英文「空」。相信這三位「總統」都不會同意這個說法,但也不必緊張,因韓國瑜喜於用簡單的字句來說明複雜的現象,不論其用字如何,看起來比較接近「庶民」。此外,韓在大選時「敢」評論同黨前總統,也算是異類;相較於,陳水扁公然打擦邊球,蔡總統視而不見,韓算是有勇氣了!

雖然韓國瑜事後解釋馬英九的「軟」,是「人善心軟」,但為何會導致2016年的大敗呢?難道是因為馬沒有把當年的民進黨當成敵人,而是像球場中的對手嗎?他以765萬票當選而自許為「全民總統」,於是從八八風災親自南下勘災起,即展現對同胞的謙卑與再謙卑,尤其是對「不支持者」還付出較多的關注與寬容;君不見他任內八年,撥給台南高雄的補助款從不刁難!用人也是,內閣成員也不太分顏色。

宛如在球場上,馬一向遵守遊戲規則且律己以嚴,卻有點寬待對手,這多少會引起黨內人士的不滿與擔憂,因為他們發現,「對手」仍是把馬當「敵人」!果然,對手吃定他的「心軟」,終於在馬第二任爆發「洪仲丘」與「太陽花」等事件。如果拿最近發生的「網軍與外交官之死」以及倉促通過「反滲透法」來比較,儘管對國家影響更甚於前,何以民進黨執政不會發生大規模抗爭呢?除了心的軟硬,這背後當然要有人來論述、組織、並動員,知識分子是關鍵之一。

▲在總統大選辯論會上,韓國瑜曾形容最近三位總統,最後「失敗」乃因陳水扁「貪」、馬英九「軟」、蔡英文「空」。(圖/公視提供)

國民黨自退出校園之後,幾乎與青壯知識分子脫節了。原因之一,和國民黨大老們自認為黨內已「人才濟濟」,世代交替「急甚麼」?他們沒想到這個斷層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校園的政黨輪替」。其二,民進黨積極培養與傳承,不僅在校園中支持者漸多,資源也能巧妙連結,並有計畫地傳散到新的世代。這個現象直到近年來才有些改變,可是民進黨已能夾其執政優勢,假轉型正義來消滅敵人了!

例如,在馬政府時期,知識界「反政府、拆政府」氛圍高漲,「知識界要站在權力的對面」這句話,成為莫之能禦的「價值」;而蔡政府這四年,這句話消逝了,反而出現「協助改革者來清除反改革的勢力」!這不就說明部分知識分子已陷入「可悲」與「可憐」的情境中。如果是基於「名利」考量,那是「可悲」;如果是基於「欺善怕惡」,那是「可憐」!因為有權力的人永遠都說自己是「改革者」,若進一步將「異己」視為「反改革」或「餘孽」來對付,就是「內部的敵對化」。

在多元社會中,知識分子有顏色關係不大,但不能是選擇性的正義,因那會促成威權甚至專制!

回過頭來看當前兩岸關係,國民黨傾向將對岸當作「對手」,可以和平競爭也期待共存共榮;即便是川普面對中共與北韓,雖有緊張卻都試圖透過協商來解決,不是嗎?如果蔡政府要把對岸當「敵人」,認為中共既用武力威脅又有政治力無孔不入,那就要拿出辦法來對付敵人而不是內部同胞;最近又說,要維持兩岸的文化、宗教...交流,兩岸又好像成為「同胞」了...。這或許是嘴砲,就是「空」吧!

熱門推薦》

►投票前不可不知的「七議題」

►只有民進黨的「親中」不叫賣台

►看更多【薛承泰】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薛承泰專欄

薛承泰專欄 薛承泰

台灣大學教授,前政務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