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竣民/上級「突發奇想」下級「以拖待變」 聯兵營是可恃戰力?

▲聯兵營在編成典禮剪綵之後,真正要面臨的後續問題才正式開始。(圖/裝甲564旅)

▲▼雲論主筆黃竣民。(圖/黃竣民提供)●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主編。

國軍即將於今年4月1日成軍的「聯合兵種營」(簡稱聯兵營),也是現任部長決令執行的「可恃戰力」專案,隨著各單位陸續編成之後,卻遭媒體披露仍處缺裝、欠人階段,許多納編的單位根本還是停留在「有編無裝」、「有缺無人」的紙上狀態。這或許也凸顯出國軍在歷次「精X案」以來,一直為外界所詬病的問題,就是一直沒有以務實的心態在面對軍事事務革新。

▲聯合作戰一直都是各國戰力水平的觀察指標,也是各國致力的目標。(圖片/青年日報)

與國外相較,牽動到部隊編裝的議題本來就茲事體大,戰時還好,承平時期得經過漫長又複雜的人裝整備、組織修訂、準則編撰、測評驗證…等戰術檢驗與行政作業,這些絕對不是一蹴可及的工作,怎麼可能說改就改,看在軍事觀察家的眼裡如同玩家家酒般的隨性。

而在這種急就章的壓力下,用參謀們短時間硬擠出來的編裝產物,說不會有問題也才真會讓人感到意外!畢竟各國在部隊編裝上的研擬時程,從構想、假編成到測評…等一系列的驗證過程,在無戰爭條件下沒搞個5-10年,怎麼可能草率地就端上檯面輕鬆剪綵?

光是以美國、英國、德國陸軍的編裝調整案與我國相較,就不難看出這中間的落差,也難怪「精X案」已經都執行過幾次了,部隊永遠還在「有編無裝」;連作業所要依循的準則都還沒完成修訂,又已經要面對下一個「精X案」了,想到這就哭笑不得!

眾所皆知依循「打、裝、編、訓」的原則,一直是國軍建軍備戰的準繩,但從這些作業程序上的瑕疵,卻也明顯地讓國人發覺到軍隊在這方面上的急功好利;說白了,其實打從內心就是賭著不會有實戰驗證的那一天到來!不然在軍隊戰力基礎的編裝作業上,不會單純地以外軍編裝表為參考,然後就這樣囫圇吞棗的照套,反正等鋒頭一過(部長換人、演習結束…)又有誰會在乎過這些隨性所想出來的「軍隊改革」?

▲聯兵營的後勤壓力,對爾後的官兵都是很沈重的考驗。(圖片/青年日報)

我國軍(兵)種在基礎的聯合(協同)作戰上一直跟不上腳步,即便陸軍已經經過多次的組織調整案也成效有限,這些從整體的聯合演訓次數即可看出。如果以官方的資料來檢視,一年之內根本無法將現有的野戰部隊採用實彈演習的方式輪訓完一輪,這還只是旅帶營級而已;也就是說同一旅內還有其他作戰營都是沒上陣磨槍的。

撇開訓練場地的限制因素不談,陸軍究竟一年能有幾支作戰營真正具備聯合作戰的水準(空/海軍的機/艦可以直接呼叫到火力申請、跨軍種支援…)?這些答案可能會令人感到沮喪!也別以為在恆春聯訓基地的演戲劇本會在實戰中上演,那種想定脫離現實太多,與部隊依排練戰位而演出的火力展示,距離真正聯合作戰等級的要求還差得很遠,實在無須自我滿足於現狀。

▲國內無人機的操作已越受到使用限制,相關訓練得另想他法。(圖片/摘錄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簡報)

如果現在推出的聯合兵種營還是這樣的做法,那也實在很難令人會覺得跟以往的組織調整案或編裝調整案有何差別,既然如此,對於這種部隊新名稱的期望值固然就不高,也不會引起多大的支持迴響。

舉例來說,媒體日前的報導,「納編聯兵營的海/空軍聯絡官沒有到位,無人機有編制,但沒撥交裝備……」,即可看出,陸軍對於情報、偵搜原本就不甚重視,以為編了無人機就能滿足這一切,殊不知先前銳鳶無人機在操作上的慘痛經驗與教訓,若想要營級就能操作小型戰術無人機,擔任砲兵前進觀測、射彈修正、戰損評估…的想法也似乎過於一廂情願。

審視近期本島各縣市政府對於無人機所公佈的管制辦法,如果與軍方在裝備使用上不相符合,如何達成當初建案的預期效果與改編精神;例如就各縣市極度有限的空域使用下(可查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相關規定),即便陸軍在國內以商購112套(每套包含2架無人機、機動型可攜式導控站及單兵操控平台等附件)旋翼型無人飛行載具的方式,想解決當前無裝備的困境(尚不討論軍規與商規的技術規格與價差),又能展現出多高的訓練成效?

▲軍規無人機與民用型仍有許多技術規格上的差異,尤其牽涉指管通情等敏感項目時就很難一體適用。(圖片/黃竣民攝)

這些在編裝調整方案構想階段,有無事先考量過政府的相關法規即是一例,不然光編人與裝,結果仍然無法施訓還不是白搭。舉德國國防部近期放棄大型無人偵察機的採購計畫即是一例(原本寄望由MQ-4「人魚海神」式無人機系統取代「歐洲鷹」的計畫,在花費數年與平白燒掉近6億歐元之後,由於北約民用領空飛行上的適航規定等諸多因素,而招致整個採購計畫得終止)。

除此之外,就先不談還有的防空排、反裝甲飛彈排、迫砲排、狙擊組…的訓練與整合,這些皆非現實狀況下一位中校營級主官可以掌控,姑且不論這些新準則何時能修訂/編撰完成,光是這些特業兵種加入後的訓練與測評作業,都得分拆灑在本島四處(遷就於兵科專業的訓練場所致)就當前軍方做事的態度是如何敢讓部隊長分權負責,就已經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更何況是要進聯訓基地測考,實在不敢期望這些裁判官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聯兵營牽涉更多特業兵種的專長,如何在異地施訓到戰力整合,將是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圖片/青年日報)

檢視陸軍這種聯兵營,從長官的突發奇想到編成,在時程上也算是一項另類的「軍事奇蹟」了!但與國外軍隊相反的是,我國的部隊總都是在長官編成典禮剪綵之後才開始頭大,畢竟「天馬行空、突發奇想」並不適合於務實的國防事務啊!或許上級長官會認為先做再說,後續再採用「滾動式檢討」加以改善,其實在現實上下級也只是以拖待變而已。

面對未來發展,檢視聯兵營的戰術有無準則可依循、組合訓練有無明確標準、指揮管制有無實效、後勤維保有無系統、兵員有無軍職專長(MOS)、裝備何時到位…的種種問題,彷彿又令人回憶起先前還殷鑑不遠的案例。

對於軍隊為適應威脅變化所衍生的軍事改革當然是國人所樂見,但千萬別讓「可恃戰力」淪為「可弒戰力」,這才是軍方要戮力避免的結果!

熱門點閱》

►黃竣民/恢復徵兵制是提升戰力?還是另一齣鬧劇?

►尤里安/衝著美軍基地來 日本防衛省頻繁攔截解放軍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黃竣民專欄

黃竣民專欄 黃竣民

「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主編。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