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美豬美牛》蘇蘅/蔡總統,說好的溝通呢?

我們想讓你知道…按照這次開放美豬牛模式,令人擔心會複製到下次更敏感的政策,如日本核食開放。

● 蘇蘅/政大新聞系兼任教授、前NCC主委

這次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美牛豬進口,引起軒然大波,最大敗筆在於「事前完全不溝通」。

政府和民眾溝通,應該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原則。尤其這次首當其衝的還有農民以及廣大消費者,如何事前說明,應能鑑知政治人物公共道德的高下。不過面對這個敏感議題,蔡英文逃避、也違背了溝通的承諾。

第一任總統就職演說中,蔡英文認為標榜誠實、冷靜,訴求公平正義是民進黨得以重返執政的重要原因;然而這次的突襲,凸顯當立場重於溝通時,國會和民意也無法制衡政治人物的獨斷獨行。

▲ 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記者會,用12分鐘宣布明年開放進口瘦肉精美豬。(圖/記者李毓康攝)

食安焦慮 超越藍綠

歷來民意調查中,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懼一直高居不下。

2013年獲得十七項GMP食品安全認證的大統公司發生劣質油事件,近八成民眾不相信政府食安管理能力。2017年國民黨智庫委託調查,仍發現62.6%民眾不信任政府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只有三成相信。可見雖然換黨執政,民眾對政府食安管理的信任感仍舊不高。

當然台灣並非必須進口美牛美豬的單一國家。歐盟於去年8月3日通過川普口中「最偉大的美國牛肉」銷到歐盟案,歐盟並提出詳細進口數字,說明第一年增加四成五,未來七年將增加九成。

儘管歐盟官員強調銷到歐洲的是禁止施打荷爾蒙的牛肉,但國農夫協會仍表達強烈不滿,立即聲明將嚴重傷害歐洲農民,並認為此案的代價不是金錢可以衡量,而是造成對歐洲農民不公平競爭。

反觀台灣,這次蔡總統以「時空環境變化」作為開放的理由,不但難以成理,而衛福部陳時中這兩天用「人民健康沒損害」作為藉口,或農委會陳吉仲說已備好百億養豬基金,不夠將再爭取百億,都是徒託空言。

如果到農委會網站去看,除了「百億基金」等字外,什麼計劃和具體內容都沒有。再次見到一個只看到「大事」、一心誇示戰功、討好美國的政府,卻不知道體恤百姓生活為何物。

▲ 學者批判,農委會只宣稱有「百億基金」,但計劃和具體內容都沒有。(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開放美豬牛進口 贈川普選前大禮

細剖下來,很多前提問題重重。

美國豬牛進口,明明是科學的政策,卻不說明明年進口根據什麼科學評估,由什麼可信的機構評估,並揭露資訊是否透明,以接受社會大眾檢驗。

像美豬牛這類食品安全政策,能以科學為決策基礎,已是國際公認的重要風險管制精神,有什麼不能說的難言之隱?

另外,在官員口中卻把「進口大事」的「溝通」說成小事,民眾萬萬沒有想到,蔡政府給川普政府的大禮,原來要用豬農牛農生計被抛棄來交換。這又是什麼邏輯?

▲ 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要求台南市長黃偉哲瘦肉精零檢出。(圖/記者林悅翻攝)

獨斷開放美豬牛 下一步日本核食?

2008年韓國預計開放有瘦肉精及狂牛症風險的美牛進口,同時與美國簽署第一版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當時南韓反美牛示威,從溫和抗議變成暴力抗爭,也讓2010年11月台灣美國談及「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因涉及美國牛肉、豬肉銷台及我國農畜牧業權利,馬政府高層對韓國前車之鑑戒慎恐懼

這次蔡政府事前沒有和各部會甚至國會溝通,也未向農民說清楚,執意為美牛豬進口開大門。不但讓全民譁然,更完全違反2016年蔡英文在大選辯論的公開保證:「我將來,在每一個談判的過程中,我都會溝通。我會跟產業溝通,我會跟人民溝通,我會跟在野黨溝通,我會跟國會溝通」。

不得不令人擔心這次的模式,會不會複製到下次更敏感的政策,如日本核食開放。

▲ 按照開放美豬牛模式,學者憂下一步可能會開放日本核食。(圖/記者張暐珩攝)

台灣捲入美國大選風暴

蔡英文在首次就任總統致詞,十分關心食安,並提到「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困擾著所有家庭」。整個民進黨過去在馬政府處理瘦肉精美牛案時,大罵「混蛋」、「喪權辱國」、「美國殖民」的話言猶在耳,現在自己執政,又如何看待「喪權辱國」、「美國殖民」當年訕笑指責、現在卻戴到自己頭上的大帽子?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深受愛戴,他堅信「與民眾誠實的溝通是一種美德」,他曾對到白宮陳情的民眾說,「如果你失去一次同胞的信任,你將永遠無法重拾他們的尊重和尊重」。

這次蔡英文在總統府記者會,用十二分鐘宣布明年開放進口萊克多巴胺美豬,不但把自己捲入美國大選的暴風圈;她和行政團隊可以為了他們的膨風,甘願隨著美國政情角力變化起舞,但難道答應台灣民眾的溝通和食品安全,可以就此抛棄了嗎?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這

熱門點閱》

► 開放美豬美牛》苦苓/為了國家 其實我們沒別的選擇 

► 開放美豬美牛》美豬開放 是台灣融入國際社會的開端

► 開放美豬美牛》黃奎博/與其用力執政 還不如用力宣傳?

► 開放美豬美牛》美豬牛進口 可以中央地方不同調嗎?

●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蘇蘅專欄

蘇蘅專欄 蘇蘅

政大法學院教授,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精研傳播產業、傳播政策法規、閱聽人、 國際傳播環境觀察,常於國內報紙及網路媒體發表專文。目前於政大講授研究方法和傳媒生態課程。

蘇蘅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