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民調「後蔡英文時期10大政治領袖」排行榜。(圖/ETtoday新聞雲)
● 吳崑玉/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政治聲望的「反聖嬰」現象
「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物極必反,泰極否來,由剝而復,古有明訓。在政治與行銷上也有這種現象,可愛風走幾年膩了,便會走酷酷風,最近又流行起了迷彩風。其實天道循環,跟氣候上的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一樣,太平洋一邊氣壓高,另一邊就氣壓低;今年海溫高,明年可能就海溫低。所以前幾年水災,這幾年就乾旱。
政治氛圍跟氣候一樣,大環境(社會)的氣壓與溫度,常使得某種玩法前兩年還很好用,現在卻讓人想吐,過兩年又流行起來,所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不能「一招半式闖江湖」。這些氛圍的形成因素太過複雜,很難準確預測(Predict),但外顯的某些跡象一如氣壓、海溫,可提供若干預警訊號,經由統計對照,組成「預報」(Forecast)。
▲ 吳崑玉觀察,侯友宜與賴清德等人,雖然媒體聲量安靜,看好度卻居高不下。(圖/ETtoday新聞雲)
侯賴聲量靜 看好度居高不下
ETToday的這份「後蔡英文時期10大政治領袖」民調,大致上就提供了這種政治氣象預報材料,讓我們稍可窺見現在的政治氛圍。
在這10大政治人物排比中,頭四名的侯友宜、賴清德、鄭文燦、蔣萬安,雖有不同公職在身,但在媒體曝光度與聲量上屬於比較安靜的,反而看好度居高不下。
接下來的是陳時中、柯文哲,是媒體見光率較高的,陳時中還從三個月前的第八名上升至第五名,純粹靠疫情與職務所交織成的話題關注度提升。
後段班的陳其邁、朱立倫、吳怡農、蘇貞昌,在此榜上進進出出,各有原因,反正講錯話就掉,做對事也不一定升,有點像是電腦的RAM,是處理器內外之間的Buffer,暫且只能參考用。
▲ 吳崑玉注意到,韓國瑜和趙少康並未出現在前10大政治領袖排行榜。(合成圖/記者李毓康、屠惠剛攝)
媒體聲量高、資源多≠政治聲望
這現象與政治人物們的慣性假設完全不同,甚至與過去十年流行的政治戰術也不同。政治人物或其團隊多半認定,在媒體上或網路上維持高度音量,是讓自己往上爬升的關鍵,尤其是政治實力上的弱勢者或在野黨,更要不斷製造衝突與話題,維持高音量,是政治前途的保證。
但是,三個月來音量頗高的趙少康沒有進榜,重開官方網路頻道的韓國瑜也沒有再起;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與柯P磨蹭半天還是在榜外待命;身居中華民國行政最高首長,掌握政治資源甚至超過總統,言詞又極犀利的蘇貞昌,雖然仍在榜內,卻老在底線徘徊。高音量、多資源就是政治聲望的保障嗎?未必。
▲ 吳崑玉指出,國民黨積極創造話題,反感指數卻升高。圖為國民黨罷瑤活動。(圖/記者袁茵攝,)
在野黨搏聲量 反受其害
對照另一份民調也出現類似景況。過去一年來國民黨非常積極,從反萊豬、打疫苗、搞罷免、到反藻礁,成功創造一系列話題。但在美麗島電子報二月份調查中,對國民黨的好感度只有33.6%,比上月還少了1.1%;對民進黨的好感度卻有50.4%,比去年底增加4.5%。
從負面指標看,對國民黨反感的指數高到55.3%,比上月增加0.8%;對民進黨反感的比例約40.4%,還少了5.9%。而且除了民進黨支持者明顯增加外,泛藍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支持度一路下跌。
看起來,國民黨的「逢綠必反」、民眾黨的「聲量為王」,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反受其害。那幾位凡事悶不吭聲,不願表態的藍綠諸侯,反而看好度高居不下。侯友宜、賴清德兩位,甚至與後面的追逐者間,看好度相距十幾二十趴,形成了一道「牆」。
立法院各政黨常有個迷思,認為在野黨就是要不斷攻擊,沒有「逢X必反」,就不像個在野黨。但現實上,經過選舉與疫情爭吵,大眾對這些無謂的口水已經膩了厭了,希望回到務實作為上討論可行方案,而不是先站定敵我立場,標定挺誰損誰,接著談怎麼打的「幫派政治」邏輯。
▲國民黨春節前宣布反萊豬連署破50萬。(圖/記者屠惠剛攝)
國民黨過度政治操作 被當「來亂的」
換言之,現在政治氛圍,正處於一種西太平洋低氣壓的「反聖嬰現象」,原因是今年沒有選舉,要到明年(2022)年底才會進入兩年一度的選舉季,大家對沒有決定性的事情,抱著「關我屁事」的心情,過度的政治操作,反讓人看穿這人就是「來亂的」,從而讓反感陡升,支持度與看好度都下降。
國民黨不妨靈活點,在大家厭膩藍綠惡鬥,對大陸好感度降到9.2%,反感度高達8成(79.1%)的狀況下,別再開口閉口都是兩岸關係。對於藻礁及用電,國民黨可以提出上、中、下的綜合處理方案;對於缺水,可參考李鴻源的建議,提出八里污水廠再生等計劃;對於國防與兩岸,也更該劃定紅線,該硬則硬,而不是把自己做得像個中共代理人,「兩個凡是」的應聲蟲。讓大眾更多看見國民黨理性、科學、專業,更具執政能力,才會是反聖嬰氛圍中較能累積好感度的策略。
雖然相較於傳統民調,這份用手機簡訊進行的民調不見得能夠作為真實狀況的指標,但仍能從中窺見一些現實氛圍的傾向。多少積極運作想當King或自稱想透過掌握黨權當King-maker的人,看好度還不如一個不太吭聲,遠離政治鬥爭的諸侯,而且他下次可能還得再選一次新北市長。這樣的對比,顯示出各方政治判斷力的落差,有意問鼎大位者再不調整戰術,恐將回天乏術。
熱門點閱》
► 以色列疫苗採購奪冠,為何台灣不行?台灣生技人才出走的警訊(黃韻如、高子翔、蘇育平、鄭如韻)
► ET民調》吳崑玉/鄭文燦五成支持無法轉移 韓國瑜反彈力道異常強勁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國民黨的「逢綠必反」、民眾黨的「聲量為王」,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反受其害。那幾位凡事悶不吭聲,不願表態的藍綠諸侯,反而看好度高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