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
藻礁公投的連署在今年二月底以後出現戲劇性的發展,現在第二階段的連署人數不僅衝過門檻,幾乎確定成案。
藻礁的議題如果繼續延燒,再加上擁核與國民黨力推的「核四公投」,可能動搖到小英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政策規劃。
▲台灣電力公司大潭發電廠空拍畫面。(圖/記者林振民攝)
不僅如此,再加上同為國民黨發動的「萊豬公投」的壓力,政府在未來幾個月如不妥善因應,可能會在這一波公投後產生更大的政治效應,甚至衝擊民進黨在2022年的選情。
藻礁公投的背景
藻礁公投的第二階段連署,自去年12月11日啟動後,超過2個多月才達到10萬份,而且因為此一議題過於專業,並且去政治化,可以說乏人問津,新聞熱度也相對有限。
然而,公投連署在近期卻極具戲劇性的被炒熱起來,不僅大量佔據新聞版面,參與連署的數目也迅速增加,短短十數日內,竟衝過了50萬,遠超過法定所需的28.9萬門檻。
▲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份數已達標。(圖/翻攝珍愛桃園藻礁粉絲團)
如無意外,將在下半年進行第三階段的公民投票。
藻礁公投的連署發展,從時間點來看大約是在二月下旬出現戲劇性的爆衝,尤其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宣佈參加連署後,不僅意味著政黨的力量介入,也更具新聞性與話題性,因此連署熱度出現戲劇性的轉折。
回顧藻礁公投的爭議,就大的脈絡來看,是在民進黨政府推動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的思維下展開的。
在經濟部的規劃下,中油預計在桃園觀塘工業區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也就是所謂的「三接」。
▲為消除民眾對於三接案的疑慮,經濟部也開始對外發送圖卡以釋疑。(圖/Facebook/經濟部)
配合非核家園的時程,預估接收站在2025年完工,2022年10月起就可以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所需的天然氣,不僅確保北部電力供應穩定,也可以減少空氣污染。
然而,因為接收站預定開發的面積覆蓋了藻礁,勢必影響藻礁生態,也間接影響多種保育類生物,包括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白海豚等,因此三接開發案引起了環團的關注。
2018年的環評會議,引發環團與政府的更大爭議,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甚至為此辭職,環團也決定發起公投,也就是發展到今天社會高度關注的藻礁公投。
民進黨與環團
藻礁公投一開始確實是由環團所發起,由於環團與民進黨的關係向來比國民黨密切,因此在民進黨冷處理、國民黨也未介入的情況下,連署熱度極低。
藻礁的議題雖然一度造成環團與民進黨的嫌隙,但尚不至於形成彼此決裂的危機。
即使到了近日公投連署的熱度暴漲,也已衝過所需門檻,民進黨內部仍決定不對環團進行攻擊,繼續說明取得諒解,並降低反對三接開發的聲浪,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因為此案與環團徹底決裂。
因此,近日接連看到經濟部長王美花、桃園市長鄭文燦、甚至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及總統府與民進黨發言人等,陸續出面說明,基調都在「尊重公投、設法取得三接開發與保護藻礁之間的平衡」。
從府院黨近日的說明來看,把環境與保育做了分類,將藻礁爭議定調為「環境與環境的對話」。
也就是開發三接是為了能源轉型、廢核與永續,但必須影響到現有的藻礁與保育,希望在能源和保育之間盡力取得環團的諒解。
但可惜的是,當連署過程出現政治力介入之後,以現在的發展進程來看,藻礁公投已經勢不可免,府院黨除了持續與社會、環團溝通之外,要如何維持能源轉型,又要止住與環團的衝突,是下個階段要思考的問題。
政黨角力
藻礁公投的發展過程,國民黨的態度也非常耐人尋味。
此案一開始由環團發動,且三接開發最早也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就啟動,民進黨政府甚至縮小了開發的面積。
再加上三接開發是能源轉型的一環,也就是配合廢核家園的發展環節,和國民黨目前關注的重啟核四,不能說沒有矛盾。
是以,國民黨最初對於藻礁公投也沒有明顯的表態與介入。
然而,隨著重啟核四以及萊豬兩案分別成案之後,國民黨的態度出現轉變,黨主席江啟臣大動作的參加了連署,點燃了藻礁公投的新聞性與話題。
▲為拚藻礁連署過關,先前江啟臣號召大家早點交連署書。(圖/翻攝江啟臣臉書)
也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參加連署後,連署的熱度與新聞版面急遽增加,在短短的十數日內,連署人數是過去兩個月的三倍以上。
一個很簡單的氛圍就此形成:把藻礁與萊豬兩個議題,默默的導引成「討厭民進黨」的情緒宣洩。
是以,藻礁公投最終仍免不了染上了藍綠對決的顏色,和萊豬、核四兩案一樣,變成了國民黨與民進黨政治角力的議題。
回到能源轉型的立場來看,三接是為了確保北部的供電穩定,並配合廢核與降低空污的開發案。
▲核四廠。(圖/台電提供)
和重啟核四的公投案雖無直接關連,但都在能源轉型的脈絡下進行爭論。
國民黨在此時介入,一來增加一個公投案可以增加對民進黨的壓力,二來藻礁議題也具有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的正當性,三來更可以技術性破壞民進黨對「非核家園2025」能源轉型的承諾。
因此,儘管環境與保育向來不是國民黨關注的社會議題,在日前動員萊豬公投的連署達標後,最終也順手推了一把藻礁的連署。
四項公投成為2022前哨戰
以目前的進程來看,八月底很可能有四個公投案被提出: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反萊豬、珍愛藻礁。
四個公投提案中,國民黨或直接發起、或間接動員,都勢必操作成藍綠對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18年當時基層選舉與大選同時舉行的政黨競爭氛圍。
和2018年不同的是,當時是公投與選舉同時舉行,造成了民進黨的潰敗,而此次與2022年大選脫鉤,只能看成是2022年選舉的前哨戰。
▲由國民黨發起的「反萊豬」及「公投綁大選」兩項公投案,9日在公投發起領銜人江啟臣、林為洲及一票國民黨籍立委的護送下,將超過百萬件的公投聯署書送至中選會。(圖/記者湯興漢攝)
雖然降低了以公投影響選舉的力道,但基於政治動員的延續性,仍可把四項公投視為2022年基層選舉的重要風向。
在2018年,民進黨做為中央的執政黨,在兩年內發動眾多改革議題,引發社會上各種既得利益與保守派的反撲,是最後基層選舉潰敗的原因之一。
如今公投的議題雖然不一樣,但氛圍與結構卻有些類似之處,執政的民進黨不得不謹慎面對。
核四與公投綁大選的議題,或許在社會價值上不容易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但反萊豬以及珍愛藻礁,一個是民生健康、一個是環境保育,都有議題操作上的正當性,很容易引發共鳴。
▲ET民調。(圖/ETtoday新聞雲)
如果民進黨不能提出有效的說明,2018年的結果自然很有可能再次發生。
負責的改革與公投
從2020年總統大選以後,受到民粹選風造成社會極化的影響,加上韓國瑜的罷免案以及後續深藍支持者在若干選區持續推動的報復性罷免,台灣社會一直處在政治動員的氛圍中,藍綠之間也未見和解的跡象。
此次藻礁公投,最終也染上了政黨角力的影響,免不了加劇政黨間的對立。
對於在野的國民黨而言,發動公民投票來反對既有政策,要思考的是在這些議題反對的背後,那麼國民黨的主張是什麼?這些議題如果是國民黨執政,要如何面對?
▲台電大潭電廠7-1機組。(圖/記者馮建棨攝)
對於執政的民進黨來說,則是要思考在推動政策以前,儘管必然造成反對,但仍要持續的溝通、將決策透明、降低對反對者的傷害,才能降低改革所形成的後座力,對政府造成的負面影響。
簡單來說,在野黨要發動公投作為杯葛手段很容易,執政黨要推動改革達到目的也非難事。
但兩黨都應以負責任的心態來面對公投和改革,否則公投、改革的循環,只會持續加深社會的對立,無助於多元民主的發展。
熱門點閱》
► 1.9兆紓困案》翁達瑞/美國政府「劫富濟貧」 我不領補助金!
► 1.9兆紓困案》李沃牆/史上規模第二大!美國未來三大影響一次照過來
► 軍事家/中國在阿富汗境內情報活動受挫—大國角力下的阿富汗賽局
► 陳清河/如何讓讀者認同媒體?營造客戶主動參與「數位敘事」是好方法!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原標題為「藻礁公投引起的政治效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但兩黨都應以負責任的心態來面對公投和改革,否則公投、改革的循環,只會持續加深社會的對立,無助於多元民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