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一人染疫、全艦無異 唯有全面普篩才能抗疫

我們想讓你知道…期望台灣潛艦官士兵都能安然度過此次疫情危難,一切健康順利,亦藉此建立起防疫的寶貴經驗!

●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2021年5月中旬,台灣在短短一週之內,新冠病毒的本土確診案例即從個位數、2位數飆升至3位數,軍隊有其不同於一般民間的特殊性,自然更要加強注意防疫。

而潛艦部隊是海軍的特種部隊之一,有別與一般的水面作戰艦艇,其特色就是「單位規模小、人員素質高、群體較封閉」,所以面對此次病毒發生的疫情,進行類似「封城」(封鎖)的方式,暫時切斷對外的實質來往,確實是比較容易執行,但是對於潛艦部隊內部的可能存在病毒(如無症狀傳播者)發生的感染問題,也相對必須具備更高的防疫措施和警覺。

潛艦面對疫情的環境風險與困境

「空間極度狹小、環境完全封閉」
潛艦內部空間可以形容為類似超大型的「鋼製寶特瓶」,由於空間完全封閉,水面航行時僅有單一進氣與排氣桅管,潛艦下潛之後,內部空氣採取空調自由循環,且空間主要多提供給複雜的裝備,生活空間極度狹小,連公共走道2人交會時經常都必低階側身讓給高階先行,即使是全天候戴口罩也難以防疫。

▲台灣茄比級潛艦上含艦長等11位軍官共用單一的廁所(圖/ETtoday資料照)

「潛艦執行航行任務時,多數是士官兵共用床鋪」
台灣現行的潛艦,僅艦長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副艦長與輔導長2人一間上下舖,而其他的軍官與資深士官長多為4人或6人的上下舖,而其餘低階的士官兵則為6人或8人一間的上、中、下三層鋪,且因為床鋪不足,多為3人共用2個床鋪所謂的「熱鋪」。

▲台灣茄比級潛艦的士官兵住艙。(圖/ETtoday資料照)

「潛艦上工作與生活彼此密切,幾乎無法分割」
潛艦內部不論是工作或是生活時的座椅都是固定,且密集幾乎無所謂間格(最多50公分左右可以側身進出),以官廳與士官兵餐廳為例,均為長條型座椅根本沒有間格可言;航行期間無多餘的淡水可供淋浴,有限數量的廁所全艦官兵共用,彼此幾乎無法分開隔離。

▲台灣茄比級潛艦的士官兵生活與用餐的空間。(圖/ETtoday資料照)

潛艦官士兵面對疫情應有的基本態度與口訣

「無情無疫、獨善其身」
防疫期間人員管制禁止休假,除非特殊的原因必須先告別家庭,做到暫時擱置親情,才能切斷疫情;在疫情還沒有控制或結束之前,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是病毒的潛在感染源,因此每一位潛艦成員都要有自我的危機意識、人人自重自愛才能安全。

「以獨攻毒、牢疫結合」
面對此波病毒若未能及時接種疫苗,目前最有效的防疫方式,就是好好老實待(呆)在單位(家裡),以「獨」才能攻毒;而這種待法,也形同另類坐牢,但是這與疫情卻是牢不可分,因此必須磨練心志忍受這樣痛苦的滋味。

「以鄰為壑、疫情別戀」
潛艦部隊駐地較為獨立,與鄰近的單位較好管制進出;此外在疫情期間,官士兵對於家庭、父母、親人、兒女和女朋友的掛念,僅能多以電話聯繫,但盡可能不要忽思亂想;因為這次遭遇的疫情,必然會打亂許多人原有的計劃(如:旅遊、結婚、生育,甚至生涯規劃),很多事可能都會被這波疫情所耽擱,而迫於無奈順延。

▲情侶 。(圖/Unsplash)

「相互罩應、漱手就勤」
隨時配戴口罩和辛勤多洗手與消毒,它成了自我保護最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因此潛艦成員務必相互照顧、監督與勉勵。

「小心疫疫、疫無所有」
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在這段防疫時間於潛艦的工作與生活,處處都得小心疫疫;儘管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上都分別在自己的寢室內,但切忌不必要的串門子、打牌、桌遊或聚會,一旦染疫重者生命和財產全無,期間傳播也害己害人。

「斷章取疫、一心移疫」
管制休假在營防疫的期間,務必完全遵守戰隊部的指示行事,切莫聽信可能斷章取義所散播的假新聞和謠言;所有潛艦官士兵能夠上下一心,背水疫戰移除所有可能的病毒感染源。

▲齊心抗疫。(圖/翻攝蔡英文 Tsai Ing-wen臉書)

戰疫絕不鬆懈 唯有全面普篩

目前疫情最令人擔心的就是「無症狀感染者,卻能快速傳播」,由於潛艦的特殊性,幾乎可以說「一人染疫、全艦無異」,因此執行全面性所有人員的「抗原快篩」或是更進一步「PCR核酸檢測」,是必須且必要的手段,現行海軍現役潛艦所有官士兵成員數也並不算多(約500至600人),執行上並不太困難。

而依據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所詳述說明,「PCR核酸檢測」的原理,是透過多次複製特定的基因,再進行放大觀測,每放大一次就是1單位的Ct值,也就是2的次方倍,面對微小的新冠病毒,透過PCR檢測才有機會觀測到其RNA的濃度。

不過,進行PCR核酸檢測,首先需要有實驗室和相關的設備儀器,而檢測報告至少要耗時90分鐘以上才能出爐;換句話說,經常至少得等到隔天才能夠拿到檢測報告,因此這樣檢測相對於病毒的傳播感染,不僅速度太慢、耗費儀器和時間成本也較高。

▲PCR檢驗。(圖/網友張郎授權提供)

然「抗原快篩」則是檢測病毒的蛋白質,報告最快15分鐘就能產出,只是篩檢結果僅能驗出陰性或陽性,無法量化數值高低,而且也無法加強放大病毒RNA的濃度訊號,在準確度、靈敏度和特異性上都略遜於PCR檢測。

另值得注意的是,當病毒量不足,接受抗原快篩的結果可能出現「偽陰性」,也就是雖然測得陰性,但人卻可能帶有病毒,也許是發病的前期或是後期。

有鑒於此,應該針對潛艦部隊所有人先行進行「抗原快篩」,糾結果有疑慮者先行處理,而後繼續分批執行「PCR核酸檢測」,這樣的方式和作為應該是保障潛艦官士兵避免最初染疫的最佳模式,且耗費的經費、時間和精力亦最少,海軍應該不要為省事而不去做。

潛艦防疫的「上、中、下」三策

依據國防部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國防部各單位的防疫作為,均依照中央、國防部各項規範,嚴格落實執行,目前各部隊仍維持正常戰備訓練及人員休假輪值,確保戰力維持與官兵生活照顧。

潛艦部隊防疫的「上策」
當然最好是停止休假全部留營管制,且暫停所有演習與集體訓練(5人以上)任務28天以上,各艦泊港裝備停息,全艦人員完全不留艦,艦體內部進行必要的消毒作業;人員並先進行全面性的「抗原快篩」,同時著手分批進行「PCR核酸檢測」,此策在執行上似乎相當困難,但卻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

潛艦部隊防疫的「中策」
即顧及潛艦仍必須正常待機運作,因此在防疫期間採取泊港待命的狀態,對此則應將原先泊港3班輪值的規劃重新在調整為6班,僅留必要的人員在艦輪班執行裝備運作,將原有集體動態的例行訓練,在防疫期間暫時改為靜態授課;但仍應先進行「抗原快篩」,同時著手分批進行「PCR核酸檢測」。

▲PCR檢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潛艦部隊防疫的「下策」
即仍顧及國防安全必要的偵巡任務,於出海前先進行全艦人員「抗原快篩」,剔除有疑慮的帶原者,航行期間一旦發現潛艦成員出現染疫病癥,立即依規定啟動應變作業程序,返回左營基地前進行艙間可行的局部消毒(如住艙與工作座椅),潛艦部隊所屬支援隊人員做好接替職務的準備。

返港後立即並同步進行疫調、分流、區隔管理等作業,持續監測與掌握人員健康狀況,密切注意接觸者可能發生的狀況。

期望台灣潛艦官士兵都能安然度過此次疫情危難,一切健康順利,亦藉此建立起防疫的寶貴經驗!

熱門點閱》

► 公衛防疫措施新思維:打破封城舊習(陳立昇、任小萱、許辰陽、嚴明芳、陳秀熙)

► 把人撞死賠更少!家屬只剩精神慰撫金 律師揭人命不如神豬的司法內幕

► 疫情下心聲》危機就是轉機 咖啡店的溫度如何維持?

► 劉宏恩/國產疫苗為何採取比歐美寬鬆標準?政府應公開說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